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我们该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致良知?

资讯 Tom    2018-05-16 09:22

大道至简,“良知”二字虽然简单,但却囊括了阳明心学的精华,实践起来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实践到位,则大可彻天彻地,近可彻一身,如果我们还为蝇营狗苟之事烦恼,说明我们在致良知的路上还有很多功夫要下。那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下功夫呢?

我们该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致良知?

笔者曾经听致良知四合院学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地方官常听王阳明讲学,却常常苦恼于不能抽出时间专心修行。但王阳明告诉这位官员,这种想法很荒谬,“工作即修行!”这是王阳明给这位官员的回答。那么如何能做到边工作边修行呢?对此,王阳明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听了这里,我若有所悟,虽然讲的古人做官的道理,但对我们现代人同样很有启发意义。

今天的人们为了生计终日奔波,早已忘了人生修行这门课。

在大多数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不过为了糊口、讨碗饭吃,俗气的很,但不得不为;而修行显得“高大上”,远离尘俗,普通人即使想为却不能也。

在普通人看来,修行就应该离群索居,最好是去深山老林,静坐、冥想,采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方能成圣得道。

我们该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致良知?

但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工作情境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虽然我早知道这些道理,但却从未真正做到过,我相信很多人与我有同样的感受,知道却做不到,我们总以为这是自身毅力的问题。但与致良知学员交流过程中,我才明白像我这种状态并不是真正的“知”,因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这就是“知行合一”。我知道自己在修行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位致良知四合院学员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同样有一位官员,按照王阳明的教导进行一系列的修身之术,三个月后,他发现,他不但了解了百姓的好恶,还得到了百姓的真心,百姓纷纷在背后说他是好父母官。

他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修身不但可以养性,还能提高工作质量。”比如,把百姓厌恶的事情祛除,我有就有了惩恶的快感;让百姓得到了很多好处,我也就有了能遏制欲望的能力;顺应了百姓的心声,我也就舍弃了自己的私利;经常告诫他们要遵守法律,我也就有了时常警惕自己的心;解救了他们的苦难,我心情很好,也就祛除了心病。看到百姓人人都圣人了,我其实也就是圣人了。

后来,他又去见王阳明,问王阳明,工作和修行的关系。王阳明说:“修身和工作,其实是一回事。修身是为了工作质量提高,提高工作质量来自于修身。修身是体,工作是用,致良知就是其中诀窍。”

这也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工作中修行是帮助我们提升心性和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了我们的灵魂层次,光明了我们的良知。

据这位致良知四合院学员讲,在修行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并非易事。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时我们需要与同道者一起,相互交流、砥砺,才能更好前行,致良知四合院就是这样一个场所。

责任编辑: 3858NCY-BD

责任编辑: 3858NC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