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中国企业文化量化管理流派创始人刘孝全先生

资讯 TOM    2018-09-28 14:09

——记北京科技大学企业文化导师刘孝全先生

“真正的大师,其实就是一座桥”。第一次见面时刘老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中国企业文化量化管理流派创始人刘孝全先生

作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企业文化名家,按理说刘孝全老师应该是各类论坛、媒体的坐上宾,但是在这些富丽堂皇的主席台上却找不到他的身影。每次联系不是在企业现场辅导就是在地方上指导。终于在春节前的一个午后,在皇城根的一座四合院里,记者采访到了风尘仆仆归来的刘孝全先生。之所以想采访他,是因为在采访企业文化话题时,常常听到这个名字,查阅了资料后才发现,原来他就是十年来埋头拉动中国企业文化这架“牛车”的民间高手。

中国企业文化量化管理流派创始人刘孝全先生

2003年以第一篇文化量化管理的文献拉开了中国文化量化时代的大幕……

2004年以首创的企业文化测评工具引领中国进入文化量化管理实践阶段,又以第一个讲授文化量化课程的专家,为我国播下了文化量化管理的人才种子……

2006年,受人社部委托独自制定了我国第一套企业文化评价国家标准,从此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混乱不堪的局面开始逐渐好转……

2008年,以独创的主动式文化咨询模式,完成了文化从空想到现实的转变,结束了“企业文化无用论”的历史……

2013年,代表中国咨询公司,在竞争中第一次真正击败了多家国际著名咨询公司,成为民族汽车的高度信赖的文化合作单位……

迄今为止,刘孝全老师创造的企业文化咨询的单价和连续总价,让同行们既觉得不可思议,也无法超越……

中国企业文化量化管理流派创始人刘孝全先生

面对这样的专家,很多人都会本能地叫声大师。但是,刘老师却打断了我,说:“没有大师,我只是一座桥,一座愿意躬下身来,安安静静地等待我的情人,等待每一位彼此张望的有缘人从我的身上从我的心里走过,为此我愿意修行百年,或者更多”。

好一座朴素的桥,让我一下想起江南水乡的那些高高的石桥,几百年默默伫立在风雨中,让隔岸的烟火共度同一片人间。

文化量化:让文化与科学共度管理的桥

深受儒释道影响的中国文化中一直注重“悟性”,造成了中国文化以不可言说的意境和玄机为底色,这样的文化如何与追求实效、讲求共享和逻辑的现代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如何与现代学科体系想贯通,一直是企业管理乃至各类学科融合的难题。“常常是文化听不懂科学,科学又瞧不起文化”,刘老师说,“如果不能让两者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永远是虚无缥缈的孤魂野鬼。”

作为一个就擅长理科的文科生,早在北京市政协机关工作时,他既醉心于文化又痴迷于计算机,作为人事室的干部却又以精通计算机而成为政协主席心中的爱将,自主开发的政协委员管理系统,成为全国各地政协观摩学习的对象。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开发企业文化测评工具埋下了重要基础。

2003年,我国第一套企业文化测评系统、文化量化课程推出后,国内不少著名专家公开反对,甚至有人提出“能量化的就不是文化”。但是,实践证明,企业,尤其是注重实效、讲求科学的现代企业非常需要能够让文化融入科学,让心灵融入管理的这些工具。市场反响越来越好,一直到2006年,企业文化量化已经成为历史趋势,不可阻挡,最终,以企业文化评价国家标准的形式一统文化乱局。

几千年来,文化与科学老死不相往来的中国传统,在刘孝全“文化量化管理”的这座桥上,慢慢地融合了……

著名理论家贾春峰说:刘孝全的文化量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文化转化:让文化与劳动共度价值的桥

文化量化只是解决了认识论的隔阂,但此时中国更迫切的问题是:文化如何从虚变实,从无用变有用?几十年来,无论是传统的政治工作还是时髦的企业文化,都不能让文化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最终企业只能编写口号,手册,美化一下形象和环境,磨洋工、扯皮、不负责任、滞销、恶性竞争、投资失败等实实在在的管理、经营问题却不能纹丝不动。以致后来很多人一提文化,就摇头直说:太虚了,没用……

文化如何才能真正产生实效?从2005年以来,刘孝全老师每年要花三分之二的时间,泡在企业现场与基层工人、中层、高层领导进行互动,探索文化与各个领域相融合的“桥”。

正如德鲁克所言:现场是一切的根源,正是基于大量的现场积淀,刘孝全老师一阵见血地指出了那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丑陋的、虚伪的文化,并将其总结为窒息鲜活文化的“盔甲”,每一次讲座,刘老师都在疾呼:“在沉重的盔甲窒息下,文化已经奄奄一息,每个夜晚只要我们静下心来,都能听见他们痛苦的声音,让人难以安寝”。

“要将文化从修辞主义、灵感主义、招标主义、载体主义、奖杯主义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必须还原文化最朴素的本来面目,还原到最朴素的生存智慧上来”。

为此,2008年,刘老师制定了主动式文化提升模式,通过12个阶段,四大步骤,100多项融合中国智慧的工具、技术、模型和量表,以及数百种精彩案例,由浅入深地带领企业的人员,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提升,逐步达到“解放自我,释放价值”的文化自觉状态。

十年来,为联想集团、奇瑞汽车、中国移动、中国兵器、中国核工业、中国寰球工程、中国建行、东软集团、方太集团、深圳和宏、华北电力、西安庆华、威海供电、厦门烟厂、龙烟烟厂等单位,现场辅导了高层领导、中层骨干和基层员工,引导一批批优秀人才通过文化提升自我,打开工作、生活的人生局面。弟子遍布各地,尤其在北京、厦门、芜湖、济南、杭州、深圳等地更为集中,其中不乏成功人士和同行专家。

在为企业辅导的同时,刘老师开始将更多的精力开始用于推动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变革以及社会、政府和党建创新等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例如政府管理机党建创新方面,指导了人民政协职能优化项目、政协机关组织机构改革,中国石油系统(胜利油田)机关党风建设量化评价、中国共产党党员模范力管理系统,卫生系统职业道德量化评估,山东省人社厅机关文化建设,朝阳区街道与社区服务发展规划与评价系统,其中党员模范力系统工程已经通过《内参》上报中央领导。此外,在产业管理和地区发展上,为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辽宁法库县、湖北恩施、孝感、贵州玉屏、广东韶关、安徽桐城等指导基于文化的国际城镇化发展规划,尤其是为湖北恩施提出了“打造全球抗癌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最是令人拍案称奇。

国内最早涉足营销策划的专家周雪涛等老师,一直认为刘老师以先贤遗风周游当代企业,堪称企业界孔子式人物。对此,刘老师说:其实,我只是希望文化与生产、劳动,与生活,尤其是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间不要生死相别,我愿意做一座桥,让处于分裂的文化和现实,融为一体,饱满而幸福。

文化简化:让中国与西方共度思想的桥

数十年坎坷经历中的博学、深思加上力行,让刘孝全老师对宗教、文化、人性、国情及人类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尤其是近些年在以西方管理语言融合国学精髓提升人性的过程中,刘孝全先生越来越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一致性、共通性的特点。

一个桐城派的后裔,以马列主义哲学的功底,长期浸淫在宗教、文学、诗词书法等领域,整日奔波在现代经济管理的第一线,“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不同文化的载体,熟悉他们各自的语言,整天在承担着沟通工作,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将东西方的文明融会贯通,化成一座桥,让我们共度同一个人间,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

“人类思想之间的隔阂太多了,甚至同为一宗,也分成各种门派,佛教、道教、太极拳等等,尤其是东西方的思想,直到今天相互之间仍然格格不入,谈国学的不睬现代西方学科体系,谈中医的反对西医等等,我希望能在它们之间找到一条线索,能够让大家从此命为一体。”

穿过各种思想的背后,深入到东西方思想的底层,刘老师找到了更为简单的文化脉络,自成体系,而且已经经过十年的实践检验。2013年,刘孝全老师将此心血凝练成6500字的精髓,命名为《文化三经》,分为上篇《文经》、中篇《化经》、下篇《功经》,其中核心是以三性十二元破解了文化的“基因密码”,属于国际原创思想体系。其核心带领各层学生通过主动式文化提升完成自我觉醒的精髓,也是近些年创造咨询界天价奇迹的“秘诀”,更是能打通传统国学、现代西方学科、宗教及马列主义的“法宝”。

2013年,南京著名书家陈金纯先生以小楷历时三月将《文化三经》全文抄录一遍后,赞叹:自唐之后无人写经,抄完《文化三经》后,再看诸学,如高山俯瞰,一览无余。

为什么要把核心的“机密”公布于世,对此,刘老师说:“智慧并不是我的,我只不过是个发现者或者转述者而已,智慧是天地的,应该为天地间所享。尤其是让每个平头老百姓都能所享,通过它能轻松提升自身素质,而不要让素质成为少数精英的专利,以此为弥补传统国学的大弊,也算是作为桐城派的修补或复兴吧,如能由此开启后桐城派新风,也是不枉作为一回桐城人”。

一部巨著,只有6500字,的确超出现代人的常识,在我印象中,思想巨匠都是著作等身,为何《文化三经》只有区区6500字?

“所谓经典,就是力求不着一句废话。目的还是为了能流传后世,我希望百年后还有人能看它,而且看完后还有收获,而不是一本厚厚的书,看完后发现管用的就那么几句。其实《文化三经》还有专门给普通老百姓看的白话通俗本,那是25000字,上过小学的都会看得懂”。

“因为,只有简单,才能融化复杂,如同水一样。我就希望《文化三经》是一杯来自中国的水,能融化东西方的精髓,供应全世界。百十年来,一直是我们吸收西方的文明,今天的中国,也应该到了反哺世界的时候了,希望我们都能尽自己所能”。最后告别时,刘老师这样告诉我。

走出四合院,天色渐暗,但是我心中有个清晰的声音在回荡:中国思想,反哺世界。再回头看看胡同深处,仿佛有三座桥在渐渐升起……

附:刘孝全老师近些年有影响的著述名录

《人民政协职能变革研究》(2001)、《企业文化精确推广系统》(2002)、《组织文化测评方法综述》(2003)、《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历史总结》(2004)、《企业文化系统管理》(2004)、《企业文化审计》(2005)、《从建设到管理,中国组织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2005)、《中国企业文化评价标准》(2006)、《打破企业文化五重盔甲》(2008)、《创意农业的三重视野》(2009)、《中国经济的未来最大变量》(2009)、《信息文化的本质》(2010)、《基层文化管理模式》、《党员模范力管理工程》(2012)、《近了时代,远了本质——白酒产业十年总结》(2013)、《文化三经》(2013)等,迄今为止,刘孝全先生仍然是国内企业文化量化与系统管理领域的唯一讲师。

采访后记:

走进长青基业大门,别有一番情调。北京西四北大街中毛家湾胡同的一家四合院内,门廊葱翠,水声潺潺,进入堂内,美丽典雅的王老师会热情的招待您品一品普洱或者铁观音,清香的茶气伴着美女的笑靥,让人深切地体会到那种文化带给您的脱俗的感受。

听王老师娓娓道来长青基业的故事,我们被深深吸引。浓厚的责任感、深邃的思想,疲惫苍凉的心灵着实洗礼了一下。灵魂小憩,思想更新之后,重新坐下来以文字再现刘老师的智慧闪光。尽管笔墨生涩,尽管江郎无才,但诚挚使然,必将描摹客观真实为读者所爱。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平盛世的表象下却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思想变革。中国优秀文化毕竟是农耕背景下的历史繁衍,其实中国从来都未进入过真正的商业社会,即使现在。但是西方文化的进入已经是不可避免,因为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法制下的交易,表现形式却是交易下的法制。那么如何使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这块土壤上科学合理的交融,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不但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一种考验。这是一个命题,还需要准确的答案,我想未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定是融合东西方精髓的新文化。在中国企业实现文化价值的进程中,无疑,刘孝全老师是走在最前面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座安安静静的桥,我们也愿意跟随老师身后,尽一些绵薄之力,为中国的企业前行做几块桥头的砖石。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