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十二年上下求索,海信激光开启中国彩电“技术自立”发展道路

资讯 TOM    2019-05-29 16:16

从黑白到彩色,从奢侈品变为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家电,从曾经技术一度依赖于国外到自主研发奋起直追。改革开放这40年,也是我国彩电行业腾飞的40年。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更新迭代,中国彩电行业又步入了全新发展道路,彩电企业大屏、高端显示的竞争大幕拉开,消费者也逐渐将需求转向了75寸、80寸以上大屏领域。

在当前众多的大屏幕产品中,激光电视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激光电视是采用激光光源作为显示光源并配合前投影显示技术成像,配备专用投影幕,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投影显示设备。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8年海信激光电视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在80寸及以上销量占有率达53.76%,可见激光电视发展势头做之迅猛。

十二年上下求索,海信激光开启中国彩电“技术自立”发展道路

作为中国电视行业的先行者与擎旗者,海信从2007年开始就远见卓识地对激光显示技术排兵布阵,并于2014年在全球率先发布激光电视。如今经过几代产品的更迭,海信已经引领了整个激光电视产业的发展。鲜为人知的是,在激光电视成为气候之前,海信的自主研发之路是一个在困境中“摸黑前行”的故事。

从“0”到“1”,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地位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电视机属于后起之秀,在显像管显示和平板显示时代,由于核心技术缺失,中国电视企业一直受制于国外巨头,被外商赚取大额收益。20世纪90年代,激光电视技术这种新型彩色电视显示技术开始出现。这对于中国电视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能否在国际激光显示争夺战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此一举。

一直专注画质和显示技术的海信,看到了激光显示技术可期的未来。为了不再被外国技术牵着鼻子走,海信毅然踏上了激光电视的研发之路,当时,显示领域的标准制定大多还是由日韩国家主导,在国内激光电视尚属一个新的领域,所有的关键技术都需要自己探索。这注定是一条“窄路”,而海信需要在这条“窄路”中摸着石头过河。

2007年,海信开始进行激光显示技术的储备,并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由海信电器首席科学家刘卫东担任课题组组长,刘卫东是首个在显示领域担任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的中国专家,此后,在这个项目里面,他带领这支研发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题。

郭大勃是最早加入研发的成员之一,这位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来就踢到了“铁板”,“一开始,我们研发出来的整机像早期的计算机一样是个‘庞然大物’,而且功率高,完全不适合作为家用产品,虽然我们看准了这个技术有前景,但是技术解决方案是什么,完全没头绪。”

就这样,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反复试验,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地试错了4年,研发团队终于确定了“激光光源+超短焦镜头+抗光屏幕”这条激光电视技术路线。研发团队成员之一,现任海信激光显示公司副总经理刘显荣回忆起这段“摸黑”探索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当时研发团队在具体技术实现方案上一片空白。走了许多弯路,吃了很多苦头。”

十二年上下求索,海信激光开启中国彩电“技术自立”发展道路

幸好经过4年的努力,技术路线的确定,让整个项目往前迈出了一大步。这时,海信开始将重心转向“量产”,让实验室里的技术走到生产线上。然而在试产过程中,摆在技术团队面前的又是一个难啃的骨头,“那时研发团队对实际产品的产业化了解得太少,缺乏量产的经验”,一位早期参与研发的技术人员回忆,试产过程中,曾为了解决产品某一可靠性问题,前后试验了11种方案都失败了。

2012年,在投影模组研究和开发领域浸泡了20年的李文宗博士带领的7人专家团队加入,一举解决了激光投影技术所需的电路、散热、发光、机械等技术难题,才使得激光显示技术的量产化有了可喜的进展。

从实验室技术模型到样机、从样机到可量产的产品,这条路,海信的技术研发团队又步履维艰地走了3年。4年又3年,从2007年到2014年这整整7年的时间里,海信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2014年9月,海信推出了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100寸超短焦激光电视,这项独立研发的技术终于变成了一个可量产的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凭借在激光显示技术上独树一帜的开拓性创新,海信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电视显示技术的长期垄断地位。

一鸣惊人到更新迭代,激光电视渐成消费潮流

海信首款激光电视推出后,引起了业内不小的轰动。随后几年里,海信不断对产品进行技术升级:从1080P到2K再到4K,从单色、双色到今年推出的三色,如此快速的更新迭代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成为这种新形态产品的尝鲜者。

在业内,激光显示被誉为“人类视觉史上的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激光显示能够近乎完美地还原色彩。研究显示,人的肉眼能分辨自然界的100万种颜色,而液晶屏幕只能覆盖人眼色域范围的60%。所以,用手机和相机拍的照片或是液晶屏上呈现的图像,总会和人眼所见的有所差距。而激光显示的色域覆盖率达到人眼色域范围的90%以上,换句话说,人们可以通过激光显示终端看到的画面,最接近真实的世界。

十二年上下求索,海信激光开启中国彩电“技术自立”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海信激光电视所拥有的护眼优势也是其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机、液晶电视都是直接发光的产品,而激光电视则是像自然界各种物体反射阳光最终成像进入眼帘一样,通过屏幕将光线反射到观影人的眼中,柔和舒适。

杭州的李先生在回顾起电视选购过程时,他这样说道:“我选购激光的原因,最主要是信赖海信的品牌。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激光的视听体验也是非常震撼的。画面呈现清晰,长时间看也不累眼,超出我的预期。”

综合来看,激光电视的种种优势使其快速占据市场成为必然。2018年5月,海信推出了80寸激光电视L5更是推动了激光电视行业的普及。L5的屏前亮度最高可以达到400nit,观看距离仅需3米,加上19999元的定价,这台激光电视一举解决了长期制约激光电视产业普及的亮度和价格这两大消费痛点。根据中怡康统计数据,在2019年未见回暖的国内彩电市场,海信激光电视的表现依然十分亮眼。今年1月份,海信激光电视销售量同比增长了436.73%,占80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市场的比重达到48.8%,领先优势明显。

从推出至今短短数载,历经几代更迭的激光电视从“高不可攀”的产品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彩电消费市场的主力和潮流,并且在未来,这种趋势将持续扩大。

掌握技术主动权,致力联手打造激光电视大国

经过十余年的坚守和努力,海信把一个产品做成了一个产业,从一个企业影响到一个行业。可以说,激光技术真正承担起了电视产业技术变革的历史使命,成为撬动彩电市场消费升级的“武器”,真正满足了全球用户更新换代的刚性需求。

因此,越多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激光电视上布局。目前,全球有20多家企业推出了激光电视产品。其中,既有传统彩电企业,也有老牌投影企业,更有以互联网为销售渠道的新兴创业公司。跨界属性令电视行业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随着入局者的增加,竞争势必变得白热化。可以说,激光电视市场正风起云涌。

十二年上下求索,海信激光开启中国彩电“技术自立”发展道路

面对这场巨变,海信有足够的底气。目前,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已经申报了761项专利,激光光学引擎100%自制,从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实现了完全自主运营。作为先行者,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让海信领先行业至少一年的时间。不仅如此,海信还正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更多厂商融入这场电视巨变的潮流,并愿意为新进入者提供从技术到产业资源整合的全方位服务。

在激光显示市场的这场竞争中,海信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放眼全球显示技术“大洗牌”这个大背景,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激光电视产业,正在悄然打破日韩企业几十年的统治,走出了一条以中国企业为主的新的道路。海信要做的,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坚守产品和技术创新,将电视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曾经筚路褴褛的研发之路,让海信激光电视十二年终磨成一剑。未来,海信将和更多同行携手,向更高画质、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发力,共同推进激光电视的快速迭代发展,以此让我国真正成为激光电视大国,引领世界激光电视的发展。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