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增长背后:劳动力总量减少、供需失衡

资讯 时代财经网    2019-06-02 15:42

业内认为,企业招聘、用人成本在不断攀升,而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减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逐渐受到市场认可。

连续3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率。

人社部近日公布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69%。在招工难、就业难的情况下,为何人力资源服务业在高速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增长,很大部分来自于招聘服务和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等业务的发展。”中南农业科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尹华北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在企业用人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减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需错位

实际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增长,凸显出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方龙早在2013年就指出,中国人才市场呈现二元化特征,具有基础性或通用性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困难的局面;而企业对于掌握较高知识和技能的专用性人才也存在招聘困难。

目前,这种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公布的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在2018年,通过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的岗位约2035.8万个,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343.7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逐季度上升。

尤其在制造业领域,技术型人才长期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其中,2018年四个季度制造业的用人需求均占总需求33%以上。

而相比之下,人社部数据显示,2018年通过网络发布的招聘信息有3.60亿条,求职信息有7.29亿条。

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陈爱吾告诉时代财经,线上招聘的求职者以大学生局多,网上招聘的岗位供不应求反映了就业难的情况。

众所周知,由于高等教育普及等原因影响,中国大学生作为劳动力的主力军之一不断涌入就业市场,几乎每年都刷新一次“最难就业季”。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将到834万人,再创近十年毕业生人数新高,而大学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近几年来都维持在77%左右。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存在。

陈爱吾指出,大学生的就业窘境与目前大学的培养结构有关。他认为,大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忽视职业技能,导致大学生技术活干不了,同时就业观念的变化也使他们不愿干苦力活。

在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下,业内认为,企业招聘、用人成本在不断攀升,而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减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逐渐受到市场认可。

劳动力减少

除了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向时代财经指出,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预期在不断减少,而劳动力的需求一直保持稳定态势。

陈爱吾认为,劳动力人口下降,导致劳动力成本加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中国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7亿人,比上年减少470万人,首次跌破9亿大关,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七年下降。

时代财经梳理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达到9.41亿的峰值后便开始持续减少,从2011年到2018年,中国劳动力数量减少4343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也使得流动人口和进城农民工数量不断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2.41亿人,这是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在2014年达到2.53亿的峰值后,连续第四年减少。

相应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进城农民工为1350万人,较2017年减少204万人,下降1.5%。其中,珠三角的农民工比上年减少186万人,下降3.9%。若再考虑到产业转型,农民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使得2018年制造业流失的农民工达到2.0%。

陈爱吾指出,企业工资不高是造成农民工不愿意进城、进厂的原因。

2018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虽然2018年制造业农民工月平均工资的增幅虽然最大,达到8.4%,但仍低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在这种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除了要花钱招聘员工,还要花钱留住员工。例如付出更高的薪资,还提出免费食宿、娱乐设施、生日聚会、借支工资等多种方式,从而加大了对招聘市场、人力资源结构方面的资金投入。

尹华北表示,人力资源公司的存在对于推动农民工进城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为用人单位提供农民工就业信息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农民工的劳动争议。

实际上,在劳动力供需失衡,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今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目标:三年内将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可以看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提高劳动力素质已成政策趋势。作者:柳军 实习生 梁施婷

【以上内容转自“时代财经”,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时代周报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3965LC

责任编辑: 3965L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