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语言是一种本能,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

资讯 TOM    2018-11-26 13:50

世界顶尖的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了20多年书,成名之作《语言本能》让他风靡世界,“我从未见过对语言不感兴趣之人,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仍旧是个秘密”。

神奇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呢?平克教授提出明确的观点: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

佐证他观点的还有几位大咖: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语言是掌握一项技艺的本能倾向。

达尔文的追随者、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语言和思想都是人的本能。

所以,说你呢,对,就是你,当你阅读这些文字时,或者当你听到你妈妈喊你吃饭而很不情愿地放下手机时,其实正在做自然界最神奇的事情。我们人类这个物种拥有一项超凡的能力——可以精确地描绘出大脑中的想法与事实——这种能力就是语言。

语言是一种本能,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

花1/2秒理解一句话,语言类节目延绵不绝

这种能力显得如此稀松平常,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语言的神奇之处。我们唱歌、我们跳舞、我们变魔术,都可以成为屏幕上的综艺节目,那我们说话呢?

人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超乎想象。一句话从说话者嘴里说出,到听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二者间隔短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2秒,还有些人能更为快速地理解,只需要1/4秒——我觉得《奇葩说》里那些“奇葩之王”都有这个速度。

既然语言对人类如此友好,语言类综艺节目顺应自然,此起彼伏,如同一条延绵不绝的正弦函数(你非要说是余弦函数也可以),其中访谈、辩论、脱口秀,占据了语言类节目的大半壁江山。

访谈节目作为最老牌的形式,从《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到《锵锵三人行》《十三邀》《朗读者》,江山代有人才出,以强调语言和思想深度为标榜,时常引发关于被访谈者及话题的深刻讨论。

辩论节目有一座高峰,就是上世纪90年代华语辩论的最高赛事“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论是比访谈更纯粹的语言节目,没有煽情——就是辩论,没有影像——就是说话,没有明星人物——即便到后期出现“明星辩手”,也是完全基于语言的魅力而产生的。在电视的黄金时代,“国际大专辩论赛”让很多80后第一次知道,原来话是可以这样说的。

据说,当年辩论队的男生都特别招姑娘喜欢,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教我如何不爱他。

可惜,好景不长,辩论赛的没落比电视媒体的势衰来得更早。自“国际大专辩论赛”悄无声息十几年之后,等观众朋友们再次愿意每周等着看两队人辩论,那已经是坐在电脑屏幕前,或者干脆在早高峰的地铁上对着手机,看一集《奇葩说》。

语言是一种本能,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
语言是一种本能,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
语言是一种本能,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

语言是一种本能,越年轻越强烈

辩论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公元前古希腊中周游世界,以传授修辞、语法、论辩知识为职业的智者,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为诸侯纷争、天下存亡奔走呼号、运筹帷幄的纵横家,曾经的辩论大家让我们高山仰止,而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辩论从高规格的语言艺术到完成本土化,让众多年轻人接受并爱上,也不得不感谢一档节目《奇葩说》。

辩论发展到今天,观众已经不在乎谁输谁赢,我们看节目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享受语言带来的快感——别忘了平克教授说的,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

这种本能,越年轻,越强烈。

从用户的年龄标签来看,《奇葩说》到了第五季,80后观众的比例明显下降,95后群体大大增加。可以说,《奇葩说》在为90后00后重新定义什么是“好好说话”。和那些为脱发烦恼的80后大叔不同,他们喜欢的不是莎士比亚式的波澜壮阔的排比诘问,也不是引经据典、聱牙诘屈的旁征博引,而是听到即懂得。这又和平克教授的一个理论不谋而合:记忆负担轻的语言,才是好语言。

只有论文才爱用一眼望不到头的从句,口头语言的魅力之一就在于简短有力,掷地有声。一大表现就是,我们都爱“金句”。

蔡康永:评判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是说是否能拥有什么,而是是否能拒绝什么。

高晓松:一百个“我爱你”难换一句“我爱过你”。前者让人笑,但不一定真;后者让人哭,但是真情。

马薇薇: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

肖骁:我不能说是帅,我只是美出了自己的风格。

……

语言类节目的趣味性,在互联网时代是几乎不可回避的。

每个学传播的人都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媒介理论家之一麦克卢汉,因为他说了一句话——媒介即讯息: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所以,电视上的《朗读者》,依然以极具古典美的方式成为观众心中的文化标杆,而当语言类节目到了互联网上,从形式、内容、风格,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奇葩说》的节目内核依旧是用语言艺术传递思想价值,但它的形式是多变的,在争辩某个话题的大前提下,它可以有多变的赛制,而非古板的一辩二辩三辩;它的内容也许没那么宏大,但都是和年轻人息息相关的;它的风格是幽默的,拜托,现在的年轻人不想听你讲课。

在娱乐之外引发思考和讨论,寻找些许弦外之音

说到底,《奇葩说》这样的语言类节目能够长盛不衰,要感谢语言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的语言是一门艺术。

从理论上说,口语传播具有“协同效应”,也就是“1+1>2”。两个人辩论,观众看到的并非双方,而会觉得他们是一个整体。这种“协同效应”有效整合了交流中除了“内容”之外的叙事,双方的表情、语气、眼神交流,甚至一个呼吸停顿,都会让观众get到更多的点。

在《朗读者》中,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带来的《父与子》,汪明荃和罗家英带来的《老夫老妻》,观众感受到的绝对不仅是文本本身。

口语传播也具有“涵化效果”,即有助于观者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有人质疑,《奇葩说》的辩题娱乐化,生活、爱情类选题太多。但正如马东所说,我们需要面对生活中的“真问题”,“真问题”同样是有价值的,有深度的,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有真实的力量感。 表面上似乎比较琐碎——“生活在外地,我过得不开心,要不要跟爸妈说?”“TA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话吗?”“爱先说出口,真的就输了吗?”,但内核讨论的还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如何在这个世界自处。

而且,口味已经被培养得越来越刁钻的年轻人,并不一味追求娱乐,他们愿意看你说话,必须偶尔得被戳中几下小心脏。#李诞谈键盘侠##高晓松谈什么是好的感情##高薪不喜欢低薪很喜欢的工作选哪个#……这些登上微博热搜的《奇葩说》热门话题,小切口之下反映的是年轻人的共同焦虑。

马东曾经说,《奇葩说》的初心,就是给年轻人做一个娱乐节目,在娱乐之外还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甚至能让大家去寻找些许弦外之音和能够沉淀下来的意义——如果能有,那就是意外之喜。

语言是一种本能,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了,能说明语言的伟大:人类曾经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能够同心协力建造一座直逼天堂的高塔,这让上帝感到不安……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巴别塔》,它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幸好,看完了以上文字的你们,使用的都是同一种语言,说不定还看过同一档语言类综艺节目。在抛却了灯光舞美服化道之后,享受一场纯粹的由语言带来的视听筵席,这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的幸运。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