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广大市民:北京路侧停车收费,请擦亮你的眼

资讯 TOM    2019-10-29 17:31

按照计划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城六区和通州副中心已经有多条道路实现路侧停车收费,越来越多的路段将告别人工收费的形式,采用高位视频等方式。市民可以通过“北京交通”APP绑定身份,及时缴费。目前的情况如何,广大的有车一族们也有不少话要说。

电子眼成了近视眼?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佟先生,最近接连收到异地停车通知,但他并没有在其它城区停车的经历,这让他特别纳闷。通过12328热线反馈相关问题,经核实原来是电子眼把“京N”识别成了“京M”,他还听身边很多朋友这种相近车牌识别错误的情况很多,比如将“京E”与“京F”识别错,为此有的小区居民还特地建了群,随时通报自己的“遭遇”以及经常出现错误的位置,建议其他人不要停。“虽然可以通过申诉退款,但是肯定耽误时间啊”佟先生向记者抱怨。

这样的错误并非少数,据统计每天都有约几百个类似因为设备识别错误导致市民“被停车”的情况出现。记者随机回访中还发现有些被法院暂扣的问题车,因为遭遇了车牌识别错误,导致被扣押车主认为法院工作人员私自挪用车辆,严重损害了政府机构的公信力。

停车两小时,收费1千多

市民李先生在宣武门西大街东段电子停车位就收到了巨额停车订单,2月6日他在该路段仅仅停车2小时,但几天后他查询订单显示,停车时长达到3天4小时30分,需缴费620.5元,当时他以为是显示错误,没想到订单并没有恢复正常,而是一直累积到了7天23小时13分钟,收费1468元。

明明停车只有两小时,为何却收到7天的费用清单呢?参与相关视频采集电子眼设备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路边平行停车场景下,视频采集设备抓拍识别的最佳时机都是在车辆将入未入、将出未出那一刻。入场时,抓拍早了无法表达车辆占用车位的意图,晚了车辆已经入位、因为前车遮挡无法看到车牌,不能作为停车证据;出场时,抓拍早了没用,晚了车辆可能已经驶离。因此,李先生的车可能就是因为设备问题没有拍摄到车辆驶离车位的相关图片,导致订单不能自动结束而持续计费。

今年6月新华社《半月谈》栏目曾报道,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仅半年时间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通州区道路停车电子收费中约有超2万次订单的结果存在问题,导致市民通过相关渠道投诉,这组数据还只是致电反馈问题的市民,可能还有大量被误收费的订单车主浑然不知。记者从主管单位了解到最新统计的客户投诉数量中,最高的城区各渠道投诉累计已超过3万,全市整体数量接近10万。

电子收费因人工收而“废”

2019年10月22日《北京日报》曾以“路侧停车电子规范收费是否全覆盖?记者调查后发现——部分路段名为电子实人工”为题对我市核心地带的停车收费情况就行摸排,调查发现有不少路段被“打回原形”仍然充斥着大量的人工收费员手持POS机进行收费,并可以“议价”甚至“包天”。

在朝阳区东大桥路上,记者也发现原本路旁矗立着橙色的收费公示牌——这标志着该路段实行电子停车,仍有人工收费员询问停车的车主“停多久”,不远处的路杆上也只有视频补光灯却看不到视频摄像头。记者向停车收费员询问,其自称是正规收费,设备何时拆除的也不清楚,目前就是采用人工收费形式,据了解该路段是朝阳区最早实施电子收费的区域,当时使用的是视频桩的形式,随后记者也在很多区域发现了类似情况。

专家:路侧停车值得肯定,智能要持续优化

业内专家表示:我市路侧停车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初衷是倡导“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实施以来很大程度解决了黑收费、议价、停车费收取困难等现象,是一项很实用的惠民工程。但面对北京全市海量的路侧停车订单,“电子眼”的持续运营实力,是否能承载北京多城区数万个车位的持续管理,并控制较低的错报率是极大挑战;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的对市民的影响更需要被重视。

同时,政府管理者应优化评估手段、并根据市民反馈,督促“电子眼”们控制错误率,有条件采用“末位淘汰”让更多优质的设备厂家和过硬的技术标准进入行业,切实让中国智造融入到北京的智慧交通,是摆在主管单位和运营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