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锂离子电容器,具有众多储能优越性,但可惜的是,其关键产业技术及高性能原材料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
而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或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要突破。
据悉,该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通过开发高容量和高倍率的正负极核心材料,负极可控工业化预嵌锂关键技术、可修复高稳定性负极表面SEI膜的构建,先进的高效电荷传输的正负电极制备技术以及可控的穿孔集流体设计技术等,成功研制出了长循环寿命的碳基锂离子电容器单体。
试验结果表明,其单体实际容量780F,高倍率(100C)循环10万圈容量仍然保持95.7%以上(专利CN202011465356.4;CN202011465546.6),性能惊人。
而在具体的产业化应用落地与技术国产化方面,该研究组此前已参与联合申报了山东省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与山东水发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容器单体应用于轨道交通、家用汽车的能量回收及风光储等领域。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