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到人类与黑猩猩和其他类人猿的区别时,你可能会想到我们的大脑,或者我们是两条腿直立行走的事实。但我们人类还有另一个特色:用水效率。
这是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这项研究首次精确测量了人类与我们最近的动物亲戚相比,每天流失和补充的水量。
无论是出汗、上厕所,甚至呼吸时,我们体内的水分都在悄然流失。这些水分需要补充,以保持血液容量和其他体液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3月5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每天的“用水量”,要比我们的近亲动物少30%-50%。换句话说,在灵长类动物中,人类进化出了“节流”模式。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杜克大学进化人类学副教授赫尔曼·庞泽(Herman Pontzer)说,我们身体保存水源的能力,在远古时期就发生了转变,这可能使我们的狩猎-采集祖先,能够冒险远离溪流和水洼,去远得多的地方寻找食物。
特别是早期人类开始在干旱的稀树草原生存时,即使只是能够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生存一段时间,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该研究比较了309名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从农民、狩猎采集者到上班族)和72名生活在动物园和保护区的猿类的耗水量。
为了在健康范围内保持体液平衡,一旦出汗失去水分,身体就会发出口渴信号,告诉我们该喝水了。而喝下超过身体需要的水,肾脏就会排出多余的液体。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一方面计算了每个人通过食物和饮料摄入的水,另一方面计算了通过汗液、尿液和胃肠道流失的水。
当他们把所有的输入和输出相加后,他们发现平均每人每天要处理大约3升水,也就是12杯水。而生活在动物园里的黑猩猩或大猩猩,则要消耗两倍于这个水量。
研究人员对研究结果感到惊讶,因为在灵长类动物中,人类具有惊人的出汗能力。在每平方英寸皮肤上,人类的汗腺是黑猩猩的10倍,这样一来,一个人在一小时的长时间锻炼中出汗,就有可能消耗超过半加仑(约3.8升)的水。
此外,大型猿类——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都过着懒惰的生活。大多数猿每天休息或进食10-12个小时,然后睡10个小时。他们每天只活动几个小时。
但研究人员控制了气候、体型、活动水平和每天燃烧的卡路里等因素的差异。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人体的“节水”机制和模式是真实存在的,而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居住的地方或他们的体力活动。
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某些东西发生了变化,减少了我们身体每天用来保持健康的水的使用量。
这种生理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根据这些数据提出的一种假设是,我们身体的口渴反应被重新调整,因此,总体而言,与我们的类人猿亲戚相比,我们消耗每卡路里所需的水更少。甚至在婴儿时期,早在我们的第一种固体食物出现之前,人类母乳中的水与热量的比例,就比其他类人猿的母乳低25%。
另一种可能性也摆在我们面前:化石证据表明,大约160万年前,随着直立人的出现,人类开始进化出一个更突出的鼻子。而大猩猩和黑猩猩的鼻子都很平。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差异因素:我们的鼻腔通过冷却和冷凝呼出空气中的水蒸气来保存水分,在鼻腔内部将其转化为液体并被重新吸收。而拥有一个更突出的鼻子,可能帮助早期人类在每次呼吸时保留更多的水分。
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