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三个字无疑站在了风口浪尖,作为国际公认的新能源标杆,屡屡被点名绝对不是好事,尤其是在其国内4月的销量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唱衰特斯拉的声音不绝于耳。关于这点,许多人将“担心安全隐患”做为托词,的确业内曾有销冠车型因为碰撞安全而销量翻车的先例,不过我认为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非特斯拉品牌的真正崛起才是关键。
横空出世
我说的正是极氪001,它的出现引发了业内外的集体高潮,其实今年上海车展之后,我已经隐约感觉到了极氪001那超高的潜力,而随着近日极氪001更多体验放出,这款车型从“疑似真香”变为了“真香”,如果几年前大家对于自主新能源的期望是接近特斯拉,那我觉得极氪001至少已经可以和特斯拉扳扳手腕。
极氪001的出现对于不可一世的Model 3来说貌似有些“不讲武德”,中大型车的定位、超过3米的轴距、轿跑车身、相当有档次的内饰、长续航/高性能二选一的入门车型、全系标配智能驾驶辅助、入门车型才28万。。。再看看近日还涨价了的Model 3,极氪001有多厚道无需赘述。此外还有一点容易被消费者所忽略,特斯拉引以为豪的高阶自动驾驶,需要64000元来选装,这样一比,Model 3似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勇于破圈
其实事情并不是那么单纯的,其实特斯拉还是那个特斯拉,它的江湖地位暂时还不可撼动,至少品牌力是。只是在新能源时代,不能简单以燃油车的思维去量化一台车。例如以Model3 25万的入门价格,如果按燃油车的逻辑,一台豪华品牌中型轿车合情合理,但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电池的特殊性,其实在新能源车型上级别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你不能简单的以大小来衡量一台新能源车型的溢价,不然你就会认为ModelS的售价理所当然。是的特斯拉的思维便是用一个相对入门的价格增强品牌占有率,而拳头产品则提高溢价,这是燃油车时代传下来的潜规则,但极氪001就打破了这种所谓的潜规则。
表面看来,极氪001的性价比真的无出其右,28万的“帕美”人见人爱,但相比起它的产品力,我更愿意用“先驱”两字来形容它,因为它用最直接的价格来告诉我们,目前花20多万你能买到什么级别的新能源车型,你可以不用忍受“翔”一般的内饰、形同虚设的后排、价格上天的自动驾驶、傲慢的售后。正是这份勇于突破“潜规则”的决心,让我们看清了2个真相:1.特斯拉不是无敌的,是可替代的。2.新能源车成本还有不小的空间。
差异化竞争
从某些方面来看,我认为极氪001走的同样也是差异化路线,就如同理想的增程以及蔚来的服务一样,极氪001瞄准的就是30万级别的新能源轿车,它的差异化体现在用更高级别的产品力,去挑战Model3原先的霸主地位,而不是用价格战解决问题,这是它更为睿智的地方,也是小鹏P7之前没有实现的愿景。
我不知道极氪001的利润空间有多少,可能暂时并不大,但在目前,它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高关注度和预定量)。相对于其他自主品牌与新势力,我更为看好极氪品牌,因为从研发能力本身来看,极氪001已经展现出了相当的优势,它很好复制了理想与蔚来的成功公式,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未来的002甚至003恐怕才是真正的“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