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专家学者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影视剧艺术发展”

资讯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7-01 16:17

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前夕,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创造影视剧艺术的辉煌:建党百年与中国的影视剧艺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系“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十八讲,并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举办。

专家学者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影视剧艺术发展”

开幕式环节,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高等教育出版社戏剧与影视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络员潘亚文和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骆平先后致辞。

周星在致辞中详细阐释了本次学术研讨会设计的初衷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前夕召开的重要意义,并期待会议研讨在专家们的思想碰撞中取得重要成果;潘亚文高级编辑介绍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出版功能,运用好党在实践中积淀的丰富资源,坚持做好高品质教材出版工作,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并介绍了《建党100年经典影片鉴赏》的出版进度及相关情况;骆平表达了四川师范大学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下,学院师生力创艺术高原、勇攀高峰的决心。

随后,来自全国9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4位专家的线上线下主题发言开启。

专家学者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影视剧艺术发展”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从三个时间维度,对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影视艺术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和中国影视的百年形成了互文关系;第二个是现状问题,党对影视艺术领导、规划和推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有效的提升;第三个问题是面向未来,站在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全新节点,对于党和艺术的关系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艺术总监饶曙光提出,当今的电影创作要找到一种创新的表达、要有品位、要坚持红色的基因,让新的红色的经典电影赢得更多的观众,赢得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有机统一。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学院院长、现任第13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12届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厉震林围绕“建党百年和电影表演的关系”这一主题发言,他表示,党的关爱和指引是中国电影表演发展指路明灯,是电影表演美学不断从初立、打磨、闪光到至今,最终触及民族电影表演体系,乃至构建中国电影表演学派话语体系的精神指导。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宣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孙立军,以动画电影《小兵张嘎》为例,就如何将英雄故事创作与青少年成长结合,如何建设好富有特色的革命影视教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进行了观点分享,特别是认为建设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理上树立红色理想至关重要。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张阿利思考认为,结合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建党百年重要的历史节点,如何在课程内容以及思政结合方面去传承历史红色的基因、如何促进新的发展,是作为影视学专业和学科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特邀专家、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周安华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电影发展的新境界提出了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电影事业的通知;二是进入新中国伴随与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执政体系最终构建完成,中国电影完成从个体电影到革命电影的华丽转变;三是新中国电影的革命气质贯穿始终。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陈旭光梳理了“新主流电影”的发展阶段,认为“新主流电影”在美学格调上有一种青年戏剧性和青年时尚性,既满足了国家主流文化要求、满足了市民文化、青年文化等多元文化消费需求,达成了文化消费上的青年亚文化表达和青年美学的再生产,满足各个年龄阶层、各个阶层、各个网络领域最广大观众的消费需求。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志忠认为,“建党”影视作品一直能够长写长兴,成为影视的“长青树”的原因有二:中国共产党的美学理念对电影的传播功能的形塑,更主要呈现为生命的信仰、生命的理想、生命的激情,在这样的意义上,极大的提升了电影的文化品格与审美品格;电影始终跟着时代电影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的改变、社会的需要来彰显电影的使命,这种时代的精神或者时代的主题、主旋律就具有了一种特别激动人心的力量。

骆平围绕“历史真实与文本重构,主旋律影视剧革命叙事研究”的主题进行发言,认为革命题材的作品尤其引人瞩目,这类作品以艺术和诗意的手法呈现了历史的坚守与指涉,更具冲击力。同时以强劲的情感结构和叙事范式,传播了主流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主流影视剧主要通过传播政治文化来形塑政治认同的创作与传播理念。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武汉大学艺术系主任,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彭万荣认为,中国电影出现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电影的性质,即“三性”:一个是人民性、一个是革命性、还有一个就是自觉性。无论从内容、形式、人物还是风格,都依赖于中国的电影人在中国国产党的领导下,于新的世纪进行再创造和再书写。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张燕以香港电影为切入点,梳理了百多年当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存在多元意识形态拉锯当中,香港进步电影作为新中国文化战线的延伸,在香港银幕上巧妙的铸牢了文化意识形态隐性防线,呈现出人民性、文化性、娱乐性等综合一些特点。香港电影卓有成效的完成了进步意识形态,形而上内制和形而下形塑,不断的随时代发展革故鼎新。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爱君从儿童题材电影角度展开,认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长期以来是儿童影视剧的核心表达,以中国共产党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的革命历史题材,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与红色经典军事题材一起成为影视题材的一个重要构成,表达了当代中国前进的方向以及精神状态的趋势,代表着一个民族一定时期的精神摩尔加盟。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秘书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任晟姝回望分享了中国戏剧百年发展历程,在迎来中国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剧作家用手中笔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把激情和感悟化为了一部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戏剧的表现和舞台的魅力,让观众对恢宏的时代有了更鲜活、更丰富的舞台记忆。

主题论坛结束后,周星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角度、多个层面对中国影视剧建设的理论指导价值做了多角度的具体分析,汇聚起来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影视剧发展密不可分,也为今后戏剧影视学的专业建设路径带来了全新的启发和引领。

(图片来自主办方)

 

责任编辑: 4134ZXH

责任编辑: 4134ZXH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