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百年恰是风华茂 | 以数字转型之火,燎中华农耕大地

资讯 TOM    2021-07-05 13:38

从浙江南湖上飘摇的小红船,到如今成就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在风云激荡间走过百年,我们于其中亲历和见证着建党百年的风华。

值建党百年之际,佳格天地CEO张弓受邀登上北京卫视《恰百年风华》建党百年特别节目,从“新农人”的角度,讲述百年发展下科技赋能农业成果。

百年恰是风华茂 | 以数字转型之火,燎中华农耕大地

01 久有凌云志

大家一说到农业,可能都会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这种传统的耕作场面,但其实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已经成为农业最大的推动力。

其实几十年前我们就能看到欧美的现代化农业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个农场的土地大多在万亩以上,集约程度非常高。

这样的大农场,美国的农民可以通过相关的数据网站获得哪块土地上出现了具体什么问题。同时也能够通过相关的卫星定位系统,让他们的农机在农田里面做到精准的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也能够做到精准的农业操作。

百年恰是风华茂 | 以数字转型之火,燎中华农耕大地

对此其实我非常触动。我一直在想,相关的这些新的科技手段能不能应用在中国。

我们国内的情况是如何的?

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我们是一个持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民族。我们长期以来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因为土地面积小,所以我们国内农民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在传统意义上是高于美国的。

一家一户到底需不需要相关的数字化管理?我们的农业提升的方式到底是什么样?

02 旧貌变新颜

2000年前后,国家推出了相关的农机补贴。土地流转政策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农业规模化的进程。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这张从天上的卫星拍到的地面。

这个是东北吉林长春龙嘉机场附近的一片耕地。这上面我们会看到有深深浅浅的不同的色块,那些就是不同的地块,上面种着不同的庄稼,他们隶属于不同的农户。

百年恰是风华茂 | 以数字转型之火,燎中华农耕大地

由于耕作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即使在东北这样广大的区域,我们这些地块仍然是以分散为主。那我们相关的卫星技术是不是能够应用在这些破碎化的土地上?

如何解决相关技术本地化的问题,成为横在我们创业历程当中的一座大山。

首先第一点就是如何把一个个小块地勾画出来。如果这些破碎化的地块靠人画,那消耗的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的这样的成本。如何去实现这些地块的边界的确定?是不是能够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去解决相关的应用?

那我们就探索性的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进行解译,开发了全球首个基于分散小地块的数字化智能识别算法,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自动化地勾画出每块不同的土地,就让我们在破碎化土地上面的数据分析能够真正地落实到每一个地块上。

百年恰是风华茂 | 以数字转型之火,燎中华农耕大地

我们还开发出来了不同的人工智能算法,例如对农作物进行分析。我们去分析它的健康情况、分析它的病虫害,乃至我们去识别猪牛羊这些畜牧的健康情况,甚至我们农村的土地建设、包括相关的设施服务这些。

2000年之后,随着我们的遥感卫星高分系列和资源系列的组网运营,我们也迈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这些相关的卫星体系,包括我们自己的定位卫星——北斗卫星体系,为中国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提供了科技的基础。

百年恰是风华茂 | 以数字转型之火,燎中华农耕大地

如果大家去田间地头先看到的事情是什么?是社会化服务在全国大地遍地开花。

什么叫社会化服务?

我们的农业服务可以是一家一户的,比如说用我自己家的农机来耕自己的地、来收自己的。但是这样的效率是很低的。比如在美国,一个农户可能也是成千上万亩的地,但他的大型农机就工作一两个星期,因为过了农时就没用了。

但是在中国,我们看到社会化服务在爆发新的、更高效的方式。

我们这些农机手不仅服务自己的土地,也服务周围的土地、乃至更远的土地。收割机可以从湖北一直推动到山东,一台农机一年可以收获上万亩乃至更多的土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农机使用效率远远超过了所谓的发达国家。

0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农业的一个巨大的优势来自于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

在美国很多地方没有网络服务,甚至在田间地头打电话都打不通,因为没有人到田间地头去布网络。

但是我们中国的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每一个村子,我们还把信息网络铺到了每一个村子。我们的移动覆盖可能是全世界的大国里面覆盖范围最大的。

中国的田间地头是有信号的,所以我们看到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他们可以通过线上的短视频工具来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也可以通过手机直播平台来连接消费者。电子商务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信息传导和我们实体的、横跨城市乡间的路网之上的。数字化转型的这种星星之火已经播撒在中国农村的广袤大地之上。

我们知道中国有20亿亩耕地。2008年之前的11年里,我们在快速的城市化,耕地已经减少了1.25亿亩。而18亿亩是我们中国耕地的红线,也是我们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如何实现快速的统计耕地数量?如何监测耕种的情况?如何在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帮助剩余的劳动力更好的生产粮食?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农业专家们通过技术的方式让亩产一步一步的提高,让我们跨过了温饱线。而现在单纯提升亩产还有一定的时间,如何在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的这个趋势下保证我们耕地生产的产量?

粮食是我们的生命线,保证耕地产量就是保证我们全部中国人的生命基础线。这就需要我们用科技手段保障农业正常、甚至更有质量的延续和发展。让中国农业和中国的农民用科技手段实现从原来的“看天吃饭”,到我们现在的“知天而作”。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