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背井离乡,在上海打拼五年会变成什么样?在都市摩尔中被孤独感淹没,抑或是,在孤独中杀出重围,成为自己的英雄。90后的女孩zoya,在命运的关口,撞见了Soul创始人张璐,给自己的人生撞破了一道口子,挺身向前。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曾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Zoya仍记得初到上海时的感受,都市中人熙熙攘攘,有着比小地方更高的人口密度,却未必让人更温暖。归根到底,同类人之间的触及,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宛如“大海捞针“。此刻的她,并不会想到在之后的时间里,会遇上另外一个改变她生活的人——Soul创始人张璐。
Zoya
起初在上海闲下来的日子,Zoya爱上了拍视频。2015年,她用手机拍摄了自己租住的小房子的room tour(房间展示视频),发表在网上后竟然获得了十几万的播放量。一个简单的视频,让她多了许多“云上的朋友”。那种触达同类的感觉令她感到久违的兴奋。她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有过这种“兴奋感”了。
Zoya
大学毕业后来上海的第一年,Zoya过得颇为安稳,想象中的沪漂打拼图景并未在她身上发生。她决定结束这种生活。裸辞的Zoya为自己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大不了就回老家”。卸下了心理负担,Zoya的面试之路仍不算顺利。出身于建筑设计专业,如今却想做一份内容运营相关的工作,并不匹配的工作履历和专业背景让她的求职之路更添坎坷。在陆家嘴,她再次收获了一份拒信,然而离开前,那位老板的建议却让Zoya至今感喟。“你下次面试时,不要带简历了,就聊你做的自媒体,聊你的想法。”
Zoya在Soul半年度大会
Zoya茅塞顿开。一直以来卡住自己的,不就是过往不相关的专业和职业履历吗?她决定,下次面试,就带一张白纸去。正想着,Zoya收到了一条面试信息,“现在方便来面谈一下吗?”巧的是,发来面试邀请的这家公司刚好就在Zoya当时所在位置对面的大楼。总结万千,不如一试。Zoya把简历塞进包里,空着手就上了楼。电梯门一开,Zoya心情大好,目之所及的整个大平层有数间办公室,开放区域也布置得很有格调。“看来这家公司规模很大”,Zoya心想。见到面试官,Zoya拿出自己的手机开始展示自己写过的影评、做过的视频,其余一概不讲。没想到,这套“划重点”的打法出奇制胜,Zoya直接通关。
Zoya在Soul五周年活动接受采访
只是第二天办理入职时,Zoya才大吃一惊,原来这整层漂亮的办公区只有小小的一间属于这家公司,整个团队只有三五个人——那便是当时最早期的Soul。
至于当时Soul创始人张璐为什么选择Zoya,来到Soul之后,Zoya的答案越来越明晰。除了自身这套“划重点”的打法体现出的学习总结能力,更重要的是,Soul张璐更加看重她对于内容的热爱和追求。Soul张璐打造的正是一个无压力的、告别社交焦虑、自在表达热爱、展示热爱的社交平台,它能充分满足年轻人的兴趣社交需求。
Zoya也将自己对内容的全部热情倾注于Soul,每天绞尽脑汁策划话题,收集用户反馈,整日不间断地发帖回帖。她甚至还会自己挑选一些有趣的用户故事,再整理成文章的形式发布于Soul的微信公众号上。一天下来,Zoya的精力常常穿梭在五六个不同的项目之间,也正是这些看似有些笨拙的努力,帮Soul沉淀了许多早期核心用户。
五年间,新老伙伴来来走走,Zoya却从未犹疑。每当实现一个新的需求,看到更多用户在Soul里找到同类,Zoya都感到成就感拉满。她一路埋头坚持,成为了Soul真正意义上的“1号员工”。
Zoya
2020年疫情期间,人们多了很多居家时光,这时的Zoya和团队一起商量着做一个新的项目“群聊派对”。在此之前,团队无人做过。从无到有,靠的是一点一点的摸索。
Zoya开始带领团队从头盘起,整整一个月的时间,Zoya和团队伙伴不断地设计、测试。有一回团队尝试着上线了一个玩法,“没想到反馈特别好”,解锁了新的模式。这些看似无心插柳的尝试,并非闲笔。
从项目开始的第一天,Zoya就和团队成员一起将所有的可能性列成表格,任何可能有益的想法都被记录在内。事无巨细又密密麻麻的清单,是在困难中前行的可靠依傍。每天盯着数据的Zoya,也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收获。目前Zoya负责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相关工作,主要是群聊派对内的内容玩法以及策划用户喜欢的活动,受到了大量年轻人用户的喜欢。
“要做一些长择的事,有了长远的目标,就不会为自己短期的一些利益得失而去放弃。”5年过去,Zoya很幸运也依然还在做热爱的事情,初心不改。在Soul创始人张璐的影响下,最初如同小蜜蜂一般的她,只是忙着衔花采蜜,如今五年过去,她已成长为大雁,同样卖力扇动翅膀,却更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