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直至今日步入第四个年头,上海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达成垃圾分类领域的阶段性成就,将垃圾分类的概念根植于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
金秋9月,上海惠众绿色公益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原则,首次公开征集可回收物回收体系LOGO和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的名称,意在持续深化垃圾分类的大众科普教育和习惯培养,持续营造分类社会氛围,引导市民巩固分类习惯,树立可持续理念,并最终促进上海在资源循环利用的长足发展。通过此次LOGO征集大赛,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邀请市民一同探索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重要性和实践性,在互动中提升可回收服务满意度和便捷度,共同打造低碳高效的绿色上海,以国际化视角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一)征集内容
1.可回收物回收体系LOGO和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的名称
2.可选择性地设计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的VI视觉系统,包括图形标识、字体的彩色和黑白标准制图等
(二)评委会组成
1.评委会: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行业专家
2.指导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三)征集对象与时间
1.面向社会各界和设计爱好者征集。
2.专业设计师、设计院校在读大学生、垃圾分类和可回收物领域协会、第三方机构等行业专业人士。
3.2022年9月1日起至2022年10月15日止。
(四)征集要求
1.以“可回收物回收体系”为设计主题,为上海市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设计名称和LOGO,通过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双碳目标、资源循环利用等角度,展现可回收物的发展理念,打造全市统一的视觉形象。
2.展现上海在生活垃圾分类和双碳目标领域的城市先行者形象,彰显海派文化底蕴和国际大都市的时尚感。
3.创作内容将应用于可回收物系统中的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内外部场地视觉设计,打造兼具美观度和功能性的上海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新地标。
4.创作主题鲜明、有趣创新、构图简洁,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具有较强的识别性、独特性和创意性,适合在多种场合和载体上推广使用。
5.创作手法不限,表现形式不限,创作风格不限,包含但不限于平面、插画、3D等展现方式。如选择同时设计VI视觉系统,应附效果图和设计的图样及技术说明(图样的尺寸、比例、颜色等)。
6.作品提交需同时附上作品创作思路(该项设计所蕴含的意义、寓意、背景等),还可同时提供延伸场景、作品周边应用等,丰富作品呈现。
(五)投稿要求
1.参赛作品电子稿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大小在10M以下,格式为JPG/PNG/PDF/PPT皆可。
2.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提交,通过官方网站提交。提交信息包括项目正式标题、参赛者基本信息、创意阐述、背景故事、设计亮点和视觉素材。
3.稿件恕不退还,请设计者自留底稿。
4.本次赛事高度重视作品原创性,作品需保证完整性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完全原创,且提交参赛前未发表,无剽窃行为,无在先使用行为。
(六)评选及奖励办法
1.初审
(1)初审评选截止日时,经审核通过的参赛作品将在官方网站平台公开展示。
(2)所有公开展示的作品对网站读者开放点赞权限,读者根据喜好对作品进行点赞投票,每日每人只有一张选票且只可投票一件作品。
2.终审
(1)初审结束后,由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入围作品进行终审评分。
(2)根据入围作品的评分和点赞数,由评委会综合考虑,针对可回收物回收体系LOGO和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名称两个征集项目,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
3.每一位获奖者都将被授予组委会颁发的奖杯及证书,并获得官方平台的专题报道。
4.一等奖作者给予一次性8000元(税前)的劳务补助,二等奖作者给予一次性3000元(税前)的劳务补助,三等奖作者给予一次性1000元(税前)的劳务补助。
(七)知识产权说明
1.参赛者保证对其所提交的参赛作品拥有合法的所有权和知识产权,并保证其向大赛组织方提交的任何文件均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且不侵害第三方的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如果发生侵害第三方任何合法权益的情况,由参赛者承担全部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相关赔偿费用或行政处罚。
2.参赛者同意大赛组织方和其授权主体有权基于赛事举办需求将参赛者提交的作品在相关渠道予以展示和发布,并提供给读者、评委予以评议。
3.参赛者同意,如其作品获奖,则获奖作品的最终成果、过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文、方案、计划、规范、说明等,以及其草稿、半成品、最终上传成品等),其所有权以及之上的知识产权,自获奖之日起均属大赛组织方所有(组织方不拥有署名权),除规定的赛事奖金外,大赛组织方无需就该等作品所有权或知识产权的取得向参赛者支付任何对价。
4.大赛组织方有权直接或间接通过其雇佣或指定的单位使用、复制、修改获奖者交付的全部或者部分获奖作品的最终成果、过程稿,而无需在事前或事后通知获奖者或征得获奖者的同意。获奖者对使用方向无权干涉。
(八)评选标准
1.有调性
参赛作品与可回收物系统的特征与调性有一定的关联性
2.创意性
参赛作品需富有想象力,作品创意创新性十足,易于识记
3.传播性
易于传播,能够引起大众的主动关注以及对于“垃圾分类”和“可回收物再利用”等低碳生活理念的思考
4.完整性
作品的创意说明、设计理念阐述、应用场景拓展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