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为什么总少不了上汽大众?这还需要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40年前。
20世纪80年代,当第一辆桑塔纳在当时还叫上海大众安亭工厂的生产线缓缓驶下,来自德国的记者对这一合资模式孕育出来的新鲜产物并不抱有好感。但是如今,这个最初投资只有几千万元的上汽大众,已经成为上汽集团的顶梁柱,常年位列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排名前列。而这一切故事的源头,还需要从上面那张照片开始讲起。
这是一张画面略显模糊的老照片。因为年代的久远,你或许已经很难看出每一个人的面貌,但是自从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起,意味着中国轿车工业开始了划时代的新征程。
1978年,时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周子健造访德国狼堡大众工厂,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好在中国这片充满无限机会的沃土上吹动,身处黄金位置的上海市更是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千头万绪之下,周子健抓住机会向时任德国大众董事长施密特提出,希望大众能够和上海汽车公司合作经营轿车业务。自此,中德双方关于合资车企的6年谈判正式拉开了序幕。
中国人都知道,今天的高质量生活,离不开40多年前一个崭新名词的提出——改革开放。在那个充满新鲜感的70年代末,上海有三件不得不提的大事:浦东开发、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和上汽大众的诞生。
那时,海派文化在中国大陆所有文化中,具有思想上的领先性,尤其是开放性、创造性在全球一线城市中都名列前茅。彼时,中国汽车工业之父,时任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提出,我国轿车工业的基础太薄弱、规模太小。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就不能算拥有完整的汽车工业。因此,改造上海轿车厂的任务应运而生。
究竟如何改造?在饶斌的分析下,采用中外合资经营的方式最符合当时的国情。外方将最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提供给合资企业,长期来看显然对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最终,在邓小平的明确表态下,第一批中国汽车人开始为中国汽车工业寻找新时代的源动力。
1978年10月开始,中国机械工业代表团访问了欧洲6个国家,共50多个企业和研究单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机械工业部组团规模最大、耗时最长、考察最系统的一次行动。在最关键的一站中,代表团做出了改写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一次决策,就是走到了狼堡大众工厂的门前,让门卫打通了时任大众汽车董事长施密特的电话。
6年的谈判过程,细节多到可以轻松演绎成一部名叫《中国汽车》的影视作品,但是其中有一个步骤最为关键:合资生产轿车的起点,为什么是桑塔纳?
当时关于合资车型的引进,中国方面提出了两条原则。其一,引进车型必须是中级轿车,而且技术水平应当是领先的;其二,车型的运用必须广泛,既可以做公务用车、商务用车,还能作为出租车。事实上,大众汽车为中国市场提出的方案也不仅仅包括桑塔纳,还有当时与桑塔纳同级别的奥迪80。
中方代表经过研究后发现,桑塔纳的优势更大,理由是新车外形朴实,适合公务车形象,而且内部空间要比奥迪80更大,技术也更加先进。同时,它的车身结构很科学,充分考虑到了碰撞安全,就算车头撞击变形,车门也照样能打开……总之在重重考虑之后,桑塔纳成为了最终的选择。
此后,便是将新车型导入国产程序的“九九八十一难”。在最初的1983年,德方为了试探中方的诚意,提出现在中国组装一批CKD轿车。由于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基本功相对落后,7位师傅用了一个星期才拼装出第一辆桑塔纳,但这一幕恰巧证实了中方的诚意。
同年10月10日,上汽大众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合同,中国汽车工业的崭新时代就此开始。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此前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参考,当时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最典型的,无疑是零件国产化问题,那时上海汽车公司的设备和技术都是一穷二白,更不要提零件国产化问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桑塔纳的生产工作,只能以德国进口零件的方式维持,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又一直在低位运行。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无疑是利用国内配套资源进行优化升级,一口口将这块硬骨头啃下去,最终实现零件国产化率节节攀升,此为后话。
但不论如何,桑塔纳国产化的成功,的确开辟了中国轿车新纪元,为此后所有合资企业的建立树立了模范样本,见证了中国车市从单一产品到产业繁荣的各个历程。时至今日,在中国大地的任何一个城市,桑塔纳的故事仍然被老一辈爱车的人津津乐道,而上汽大众,依旧作为最值得国人信赖的金字招牌,缔造一辆接一辆的爆款车型,在人们的出行生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