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行文旅召开“乡村振兴·文旅地产规划”企业会议,聚焦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达乡村建设,布局乡村振兴·文旅地产项目规划,致力于更好地满足村民需求的同时,促进村民收入增长,繁荣乡村消费市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湖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丰富多样、脉络清晰、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山行文旅深挖地区发展潜能,制定独有的文旅规划,将在武汉、咸宁、神农架、黄冈、潜江等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达乡村,助力建设新一批“强、美、富”乡村。
为顺利推进和落实规划项目,山行文旅依托政策扶持和优越的市场前景,通过了解各乡村的基本情况、加强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号召村民参与等举措,积极筹备事前准备工作,努力推进项目进行。与此同时,山行文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二十大报告指出,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旅行业虽然不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但它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文旅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在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引领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旅发展,政策先进。为推动文旅行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文旅部和国家有关部委先后下发了数个关于促进文旅消费及产业发展的意见或关联措施,如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制定和印发的《旅游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等等。
可以说,“口罩”开放以来,政策持续利好,各地文旅产业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作为湖北省文旅行业的先行者,山行文旅紧抓“天时”,牢牢把握住机遇,积极筹备和落实“乡村振兴·文旅地产规划”,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带动村民创富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乡渔朝暮,山河已秋。作为荆楚文化、青铜文化和漆器文化的起源地,湖北省文旅资源丰富,各地区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和地域。基于此,山行文旅将“三农”工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落到实处,因“地”制宜,了解各乡村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针对各乡村的具体环境和产业,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在项目打造过程中突出地方特色,以高品质项目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在因地制宜制定对应配套措施的同时,山行文旅也在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山行文旅董事长张宇昂强调:在企业进步过程和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真正做到绿色发展。不仅是各地区的生态要环保、绿色,更是企业自身纪律要绿色。在会议上,各部门多次强调建设用地要规划清楚,确保不涉及⽣态红线;需注明那些地方要搞建设,不可破坏地貌;项目要符合国家要求,要将建设⽤地的区域划分清晰,深化设计。
乡村振兴主体始终是“人”,本着人本主义规划观,山行文旅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切实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对规划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村民根本利益、促进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村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为人而建,乡村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山行文旅鼓励农民、村民及参与者享受乡村发展的成果,直接提高当地就业收入水平。同时,在短期内让村民意识到生活质量提高,并让村民知道如何使用更加便利、便捷的工具,以及将更好的生活条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为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增强村民们对项目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山行文化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强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多元性理念,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同时支持乡村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另一方面,着力增强文化自信,鼓励地方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大力支持“三农”题材相关的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及文艺爱好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在艺术表现形式、传统韵味、功能性价值等方面进行传承和创新,拒绝千村一色、千村一面;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导当地村民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加强经济效益,实现共同富裕。
此次“乡村振兴·文旅地产规划”企业会议还讨论了其它相关内容,如推动规划实施落地的细则、项目建成的经济效益、项目落成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等等。相信随着既定规划的稳步落实,一批具有文化特色、人文情怀和地缘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达乡村即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