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一种白酒,有其独特的工艺和特点。除了大家熟知的“12987”工艺外,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堪称为国粹,那就是3755低水分酿酒技艺。
何为“37”?70年代前的老茅台就属于低水分(“干饭型”)工艺酱酒,润粮用水率低至37,即蒸生粮环节,100斤高粱加入37斤开水润粮。低水分酿酒,出酒率低,香气成分占比多,酒香特别浓。
何为“55”?在1952年,其实最开始的茅台酒其度数是较为接近53度的,当时经由中国专卖总公司测量得出茅台酒的度数为52.8度;在1953年,再次使用酒精计测量,得出当时茅台酒的度数为55度左右。但是这个度数并不是在标准的20摄氏度下测出来的,故此,其度数并不准确;1957年,在贵州省工业厅的指导下,茅台酒欲再次调整度数,遂勾兑了53、54、55这三种度数的茅台酒来品评。当时大家还是一致觉得55度的风味最佳;1963年,再次品评,“55度”的茅台酒仍然是大家格外青睐的度数。
低水分酿酒技艺由茅台一代酿酒宗师王绍彬老先生发扬光大
这项低水分酿酒技艺正是由王绍彬老先生(1956年至1983年担任茅台酒厂副厂长,低水分酿酒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既是传承者更是奠基者,被尊称为“一茅”)发扬光大。经过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洗礼,现在酱酒行业普遍采用100斤高粱加入52斤以上的高水分酿酒,70年代老茅台纯手工酿酒方式,因其产量少、体力重、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回报周期长,已经几乎消失了,所以也很难喝到,成为了一代人记忆中独属于茅台的难忘味道。
低水分酿酒技艺由二茅袁仲华传承与复兴
为了守护濒临失传的低水分技艺,给中华民族留一坛好酒,袁仲华(茅台一代酿酒宗师王绍彬的徒弟,行业内人都叫他“二茅”,他被行业内的人喻为“救酒医生”,“救酒博士”)始终坚持“少一点水分,多一点尊荣”的理念酿酒,从4853到掌握3955低水分工艺,花了50年,现如今仍在追求恩师王绍彬绝技之3755低水分的造诣。
二茅袁仲华向一茅王绍彬致敬并复兴的低水分酿酒国粹,全部采用传统小窖池发酵、纯手工酿造技术,沿用传统的核桃木铲、硃砂石蒸酒器、三合土晾堂、糯米秘方窖缝泥等工具和工艺,酿造正宗的传统极品酱酒。为了保障口感细腻、优雅,酿好的酒必须藏养10年以上,以追求酱香酒的独特口感。
当年,茅台酒厂为了纪念一茅王绍彬老先生,在茅台酒厂建造了一所王绍彬老先生的雕像,以示纪念。如今,二茅袁仲华沿着师父的道路继续探索,弘扬低水分酿酒技艺,提高酱酒的口感和品质,让酱酒在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为中国民族留一坛好酒,低水分酱酒技艺让更多人品尝到中国酱酒巅峰时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