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经济一季报火热“出炉”,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37亿元,同比增长6.1%。这项亮眼的数据背后不难看出,主要支撑行业的“硬”与经济运行的“稳”息息相关。
为进一步“刺激”产业脉动“跑出”上扬曲线,杭州率先从政策发力,重磅发布了《“中国视谷”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加速提效核心视觉智能产业,酝酿冲刺世界一流 “视觉智能第一城”的“上行”攻势。紧随其后,市、区相关部门围绕2024年“中国视谷”建设工作相继发布《工作要点》。
这幅最新绘制的产业蓝图,杭州全面对标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指标体系,为与时俱进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视觉智能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精准“导航”,势以先锋之姿开展“双新”提能攀登行动,探索更高层次的城市升级之路。这亦标志着“中国视谷”进入了向“世界视谷”加速起飞的发展新阶段,映现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愈发大气开放的“世界之杭州”。
自正式纳入工信部、浙江省新一轮整体合作协议以来,“中国视谷”已踏过500多个日夜征途,在之江大地、湘湖之畔奏响磅礴的时代足音。该《规划》正是为深入落实“中国视谷”部省共建协议应运而生,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中国视谷”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总体来看,《规划》提出了三“新”战略定位,三“期”发展目标,升级擘画了“三层七端多元”产业体系,深化“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四区协同、全域联动”总体格局,推动实施8大关键工程,完善4个维度的保障措施,并附产业细分赛道、重点产业平台、重点创新平台等3项发展清单。
以此为导向,首要任务即是持续放大部省共建效应,向上争取部省优势资源对“中国视谷”建设的全方位支持。
据配套的市、区《工作要点》显示,杭州将争取召开“中国视谷”建设部省(省市)联席会议,明确部省共同支持“中国视谷”建设细化内容,争取部省在发展规划、重大活动、国际合作、项目协调、载体建设、专项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同时,加快组建国家视觉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省级层面制定支持“中国视谷”专项政策。
回看2023年,杭州市视觉智能产业已实现营收7763亿元,同比增长7.1%。相较而言,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光谷”,去年产值为2715亿元,如今11岁的“中国声谷”,在2022年产值超过2000亿,如果按其早期的《行动计划》顺利推进,2023年的产值也刚刚超过3000亿元。由此可见,聚焦产业规模,“中国视谷”在全国“三谷”中起步虽晚,但力争全球市场影响力的雄心却不容小觑。
为此,市《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2024年力争全市视觉智能产业营收超8000亿元,并在视觉智能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能力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也就是说,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为8.26万亿元,视觉智能产值要达到去年省生产总值十分之一。这表明了杭州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中国视谷”产业规模的决心、力度和执行力,也彰显了“中国视谷”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
建设“中国视谷”的短期目标奋发有为,长期目标更是气贯长虹。预计到2025年为建设加速器,“中国视谷”产业规模达8500亿元,形成国家级产业名片;到2027年为深化完善期,产业总规模突破万亿元,形成全球视觉智能新地标;到2035年为全面建设期,形成世界级数字产业新集群。
杭州面向新一轮产业变革前沿,瞄准未来产业赛道、聚焦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在《规划》中明确了重点发展“三层七端多元”的“中国视谷”产业体系。
文件指出,要全面夯实“三层”支撑,主攻“七端”应用方向,着力拓展“多元”领域。突出产业核心优势和基础支撑,打造数字安防一个基础产业;加强重点领域应用创新,做大工业视觉、智能网联汽车、医学影像、智能生活及办公四个特色产业;拓展新兴领域增长潜力,培育虚拟现实及元宇宙、特殊成像两个新兴产业。
与以往相比,“多元”是此次文件中紧扣未来发展制胜点的升级部分。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中国视谷”建设,杭州将围绕视觉智能未来技术产业化和视觉智能技术助力传统产业未来化,持续拓展多元未来产业,推动视觉智能产业向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渗透扩散。
按照该项布局,6G技术、仿生机器人、类脑计算、低空视觉、智慧生活及办公、虚拟现实及元宇宙、特殊成像等未来技术将在杭州全域开展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视觉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形成应用场景驱动、算法技术支撑、硬件和系统集成联动的“视觉+”“+视觉”赋能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网联汽车和低空视觉这两大亮点蓄势待发,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规划》指出,要加强视觉感知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与试点示范中的应用,扩大低空视觉应用,推动无人驾驶物流配送车、无人机末端智能配送等发展。
与此相应,杭州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和推广试点城市、国家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国家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已正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提到,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物联和高端装备两大产业生态圈集合体,是“中国视谷”产业地标的金名片。
作为总规模30亿元的“中国视谷”产业投资基金发起单位之一,杭实集团则计划联合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华数集团组建国有平台,统合公域流量,聚焦低空经济领域数字及物理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政府与低空飞行公司之间的桥梁,助力杭州加速打上“飞的”。
回顾浙江经济发展历程,一个经常为人津津乐道的模式就是块状经济,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产业集中、专业性强、地域特色鲜明。“中国视谷”正是杭州视觉智能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具有辨识度的产业新地标。
如果要进一步定义块状经济的蝶变升级版本,那么“中国视谷”的四区特色协同、全域联动模式便是一次创新尝试。
《规划》显示,全市强化“一盘棋”统筹,全域“一张网”建设,推动城市设计、控规编制和产业规划有机融合,构建了“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四区协同、全域联动”的“中国视谷”空间布局。其中,以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为先行示范窗口,萧山区、滨江区为核心引领区,强化萧山、滨江与余杭、钱塘四区协同共进,辐射带动杭州全域发展,探索有界无域的区域联动“新打法”。
《规划》文件中的“中国视谷”空间布局图
这个空间格局延续了最初的蓝图思路,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细则上更加强调双核引领、四区特色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各区特色“分角演绎”不同的目标靶向。
譬如,萧山、滨江勇挑“双核”重担,突出总部研发、数据服务、产业引领、场景应用等核心功能。萧山区强化产业承载空间、开放枢纽功能、标杆性应用示范场景建设,打造视觉智能产业核心增长极,滨江区则着重龙头引领、平台建设,打造视觉智能产业核心集聚地。余杭区打造视觉智能产业创新策源地,钱塘区打造视觉智能产业智造新高地。四区各展所长,齐力推动区域优势转化为杭州整体视觉智能产业的现实生产力。
风助潮势,潮涨风涌。“中国视谷”自钱塘江南岸出发,“有界无域”的跨区域合作模式日益拓展延伸,既发挥核心区创新能力领先、规模效益显著、一流企业集聚等优势,又持续强化核心区、协同区联动,推动各区、县(市)产业链共建、创新链互促、供应链协同,正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合作共赢的联动发展格局。
伴随着“天下第一潮”的如雷鸣声,“中国视谷”汇聚全市合力奔涌向前,与世界相交相融,相互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