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年轻人旅游的next level,是自驾奔赴热爱

资讯 TOM    2024-05-20 09:56

导语

这届年轻人最爱的旅行方式,已经不再是走马看花的“特种兵”出击了,citywalk也俨然成了过去时。

有人选择骑行漫游城市,描画出街道的脉络。有人像追演唱会一样到一座座城市跑马拉松,用跑步的方式,燃烧自己品尝当地美食摄入的卡路里。

就连在通常被认为不适合户外运动的冬天,年轻人也都纷纷出动。南方人选择去北方滑雪,体验在雪地里感受飞驰的刺激。北方人选择去南方的山里徒步,在茂密的雨林里领略绿意。

以前年轻人旅游,都是吃吃喝喝、景点拍照打卡。现在年轻人旅游,怎么都开始换个城市、运动起来了?

 

多巴胺,超级加倍

五一假期刚结束,打开朋友圈一看,冲锋衣,防水包,登山杖……是的,年轻人又去徒步了。

放在几年前,你也许会想,不就是爬山,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在去年1-10月的时间里,某社交媒体上与徒步相关的帖子发布量增速近300%,“户外徒步”相关话题阅读量近25亿次。其中不少人选择叫上三五好友,租一辆车,把装备统统塞进后备箱,自驾前往另一座城市去徒步。

运动,正在成为时下年轻人最爱的旅行“搭子”。

在与旅行成为固定搭配的户外运动中,同样火热的还有骑行。从央视发布的骑行热力图来看,今年“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全国范围内就产生了60多万条骑行轨迹,相比平日增长了20% 。 短程的上海黄浦江畔、杭州西湖堤岸、成都环城绿道,长线的海南岛环岛公路、318国道、青海湖环湖公路,都成为了骑行爱好者假期出游的优选。

在一些人骑行上路时,另一群人正在“蹲守”马拉松比赛的名额。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官网发布的《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2023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路跑赛事699场,总参赛人次超过600万。

年轻人玩出了一种新的出行模式,新在不是为了运动出行,而是出行、体育、旅游三位一体。

那些“避热就冷”,专挑小众旅游目的地“捡漏”的年轻人,瞄准了柳州。除了可以观赏“柳州杯”水上摩托公开赛,自己也可以体验水上运动的乐趣。电动桨板、传统桨板、皮划艇、游艇、摩托艇应有尽有。

与江水“肉搏”一通后,螺蛳粉爱好者们既然来到了精神故乡,必然也要品尝煮螺蛳粉、炒螺蛳粉、拌螺蛳粉……吃进的卡路里,又通过运动消耗掉,主打一个热量平衡。

当人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内啡肽、血清素和多巴胺神经递质等“快乐激素”,还会降低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激素活性,从而抑制焦虑和紧张的感觉。你在旅途中运动流下的每一滴汗,都是为快乐而流的。

这些激素同样会在人们沉浸于美景、享用美食时大量分泌。当旅行遇上运动, “快乐激素”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超级加倍。

这些纯粹的快乐,成为了年轻人们回到工位后无数次回味的疗愈良方。

体验是复合的,抵达方式往往也需要多种交通工具结合。不管是雨林徒步还是雪山滑雪,场地往往都在远离市区、公共交通不便的郊外。搭乘飞机或高铁等公共交通至当地,前往户外运动地点的“最后一公里”,成了年轻人的最大痛点。

年轻人旅游的next level,是自驾奔赴热爱

不满足于常规徒步的人,把脚步迈向了雨林

好在网上的各种攻略已经为年轻人指出了一条明路:直接在机场或车站的一嗨直营店租辆车自己开。不必操心各种装备不便携带,比起一路仓促地赶公交车,安全又省心。

而且,既然来都来了,肯定要全方位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一路开车看看龙舟赛和集市赶摆,孔明灯也要放,泼水更是必须的。在秩序里待久了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合理发疯的快意。平时积攒的情绪和压力,都一扫而空了。

“出行+体育+旅游”的火爆,离不开交通的便利。

“3小时高铁圈”已经进入日常生活,然而假日里买票总得拼手速,于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选择用租车自驾的方式出行。

数据显示,2023年“自驾游”热度同比增长了39%。自驾出行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让人能够掌握自己的节奏。反正方向盘在自己手里,歌单也能自己做主,按自己的心情走走停停,本身也是一种在路上的快乐。

 

在路上,激活热爱

户外的风这么大,不少习惯假期家里躺的年轻人,开始了自己的尝试。原本只是去浅浅体验一次,然而这样一趟充能的旅行回来之后,真的很难不上瘾。

起初也许只是在一个无聊的周末报名了徒步旅行团。随着坡度的上升,身边的景致也随之变化,陡坡、森林、乱石、崖壁一一进入眼帘。这会让人突然意识到,原来在自己三点一线的日常生活之外,还有如此立体而开阔的世界。

渐渐地,他们不满足于城市周边的山,租车自驾到城市周边的山野,开启了一个又一个徒步周末,又开始逐步解锁云南虎跳峡和雨崩村、四川四姑娘山、江西武功山,走到了越来越远的地方。

年轻人旅游的next level,是自驾奔赴热爱

自驾出行的路上,车子也可以充当自带空调和音响的帐篷

除了感受在自然中挥汗的快乐,也有年轻人追着赛事去旅行。

爱上马拉松赛的人,立志要“跑”遍全国。他们紧盯各地的赛事预告,闹钟一响,立刻报名抢名额。

这份热爱,很大程度上来自在赛事中收获的自我提升。跑一场马拉松,不仅仅是跑完一段42公里的路程,而是经历无数次关于暂停还是继续的思想斗争,在体力和信念的交汇中,一次次坚持下去。

比赛之余,他们也在体验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

也许是在武汉沿着东湖跑过怒放的樱花后,开车两小时到黄石阳新仙岛湖,感受“世界三大千岛湖”之一的壮美风光。也许是在舟山的海边赛道跑完马拉松后,又到大青山来场惬意的环岛自驾游。

运动后的旅行,让他们在燃起挑战自我的斗志之后,也开始重新发现对生活的热爱。

就算没有参加赛事,做一名观众也是一种享受。有研究认为,观看各种类型的现场体育比赛为观众提供了许多社交互动的机会,有助于形成群体认同和归属感,从而减轻孤独感并提高幸福感。

哪怕你不知道比赛规则,但是看见有人冲线、进球,你仍旧会与身旁的人一起欢呼喝彩,在现场沉浸式享受热爱。

毕竟,热爱不是专属任何人的特权。

 

为热爱,全城热血

那些旅游与体育完美融合的城市,承载了无数年轻人的热爱。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体育旅游也增添了不少能量。

也许你很难想象,人们聚在一起滑滑雪、跑跑步,为城市带来的GDP增长能有多可观。在“马拉松城市”厦门,去年的一场马拉松赛,带来了报名费、赞助费、转播费、广告费等直接收入 2.87 亿元。而除此之外,参赛者和观赛者的涌入,则带来了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方面的衍生收入,数量多达近4.5亿。

体育赛事的赋能,往往影响深远。

已经结束两年的北京冬奥会,时至今日仍在带动城市经济。北京延庆区、石景山区,河北张家口市,这“三大赛区”的场地,在冬奥结束后仍在持续吸引着一波波游客。

以延庆为例,在去年为期三个月的冰雪季,就有440多万游客造访。其中很多是北京上班的年轻人,趁着假日租辆车,载着朋友一起去延庆滑雪泡温泉。

年轻人旅游的next level,是自驾奔赴热爱

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14.5公里的海坨穿越雪道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挑战

火热的“冰雪经济”,使得“三大赛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集体增长。延庆区去年的GDP,甚至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体育旅游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一二线城市,同样也辐射到了之前人们或许没有听说过的县城和村庄。

“村超”就是最好的例子。去年,在“村超”和“村BA”的带动下,无数游客为了现场观摩一场球赛,涌入贵州的小城,把全省一年的旅游总收入拉高了四成多,超越了疫情前的纪录。

而在今年“五一”假期,榕江县每天吸引外地游客超12万人次,全县387家酒店及民宿预订量达98%。

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体育旅游也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热门旅游地。

不少人为了去现场看一场火爆全网的热血球赛,专门把贵州作为自驾旅游目的地。石桥村的古法造纸看了,凯里酸汤火锅吃了,西江千户苗寨逛了,继续驱车一个半小时前往榕江县吃牛瘪、看“村超”。

而当出行、体育和旅游结合起来之后,城市也成为了不同文化与价值交融的空间。

在“村超”的现场,观众席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下至五六岁的小孩,上至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都在为球赛振臂高呼。一场比赛下来,大家手里的锅碗瓢盆都被敲瘪了。

在“村超”的中场休息时,各村村民们跳起苗族芦笙舞、水族铜鼓舞,奏起四十八寨琵琶歌。

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来到了这里,就可以一起热血。

民族文化的魅力、大众的高参与度以及竞技体育的融合,让“村超”“村BA”在海外也受到关注。去年7月,美国NBA球星吉米·巴特勒也曾前往“村BA”的现场,体验乡村的热血篮球。现场的视频流传到海外视频平台,有网友感叹,这才是真的运动。

体育旅游能火起来,归根结底,也无非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纯粹、热爱。

而为了奔赴自己的热爱,年轻人憋着的一股劲,能让一座城变得热血沸腾。

有人原本只是计划去跑一次马拉松,但想到好不容易有一次远行的机会,还是忍不住提前做足攻略,准备在两天时间里把目的城市玩个透。

有人周五上班,直接装备齐全背着登山包就去公司,只为下班时间一到就乘高铁抵达目的地,在大自然中度过一个完美周末。

更有人为了亲自去现场观看一场NBA中国赛,从年初就开始盘算一场圆梦之旅。

而在年轻人奔赴热爱的路上,一嗨全程助力。

今天,一嗨租车正式官宣与NBA中国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成为NBA中国的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和汽车租赁服务合作伙伴,为全国NBA球迷及一嗨租车用户带来专属的NBA热血体验。

年轻人旅游的next level,是自驾奔赴热爱

以热忱、逐梦、链接的共同品牌精神内核为基础,双方将在线上线下展开长期性、全方位的市场合作

一嗨创新向上的活力,与NBA热血的竞技精神相碰撞,为奔赴热爱的人们注入了勇气与激情。

这次合作,是一嗨“出行+”模式布局中的又一成功实践。如今,一嗨已经和文旅产业链上各个领域的企业都建立起了深度合作。而在“出行+体育+文旅”之外,一嗨还在不断探索更多出行可能。

奔赴热爱,不论你的心之所向是什么,一嗨会让那些热爱驱动的旅程,都有所依托。(文章来源:浪潮工作室)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