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让所有大厂商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更适合市场?怎样的AIGC技术能更好更普惠地推广向整个市场?”昆仑万维天工商业化部总经理肖露向财联社表示。
当下大模型价格战成为科技业内大热话题。产业进展如何?从业者有何思考?以此为契机,昆仑万维天工商业化部总经理肖露在接受财联社独家专访时提出了昆仑万维的思考。
“对于企业而言,大模型通用能力距离解决企业的业务问题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个人用户,最多的使用场景就是聊天机器人,但是聊久了只能‘尬聊’,昆仑万维通过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将我们的大模型通用能力凝练成为AI搜索模型、AI音乐模型等打磨完备的领域模型产品。我们为客户的提供的模型产品不是用基础参数去定义的,而是在专属领域的产品能力。这样更能真正满足客户需求,让大模型技术更加务实高效的落地。”
(昆仑万维与中国移动咪咕音乐联合发布AI音乐视频彩铃创作平台)
近期,昆仑万维在持续为小米, OPPO,汉王等数千家客户提供AI模型产品合作外,并且和中国移动咪咕音乐、北京联通等战略合作伙伴,在领域模型产品和市场展开深度合作,商业化节奏加快步伐。而早在去年初,昆仑万维就在ChatGPT热潮中反应迅速,跻身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第一梯队,后续在大模型方面新进展不断,近期推出全球最大开源MoE大模型“天工3.0”基座大模型,目前天工AI日活已超100万。在肖露看来,国内大模型进入了应用蓬勃发展的阶段,她对后续AI实际的市场需求亦持乐观态度。
API降价很好,但客户未必买账
近日来,DeepSeek与字节跳动率先宣布大模型降价,随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科大讯飞、智谱AI等玩家相继跟随,大模型“价格战”开打。
业内既有赞同的声音,也有反对的观点。赞同者应声降价,反对者痛斥“行业内卷”。还有观点认为,此次降价的厂商基本上是云厂商,主要通过云算力资源赚钱。围绕价格战,引发了业内对于通用模型API调用这一模式的诸多思考。
“降价实际上不算坏事,对于整个模型生态来讲是有好处的。”肖露告诉财联社记者,“对模型厂商与开发者来讲,API的成本降低以后,就能测试更多新的AI需求、尝试新的应用场景。”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本轮模型厂商降价的往往都不是其性能最强的旗舰大模型,而主要集中在一些轻量化的、版本更旧的通用大模型上,其功能较为单一,开发者的商业化限制很多。
通用模型API其实并不能解决客户很多问题。“我们对大模型的理解是,它不仅是通用模型,让大家觉得只是一个聊天工具。而是面向众多生活场景融合真实需求。在这样的商业化道路中,我们秉承着昆仑万维的基因和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做好客户体验的想法。”肖露表示。
昆仑万维的大模型产品思路由两部分构成:
一方面,昆仑万维打造自研基座模型能力,并横向进行能力延伸。举例而言,昆仑万维“天工”系列基座大模型不断进行升级迭代,目前已经升级至4000亿参数3.0版本MoE大模型。同时,在基座模型之上,昆仑万维还推出了SkyMusic AI音乐大模型、Skywork-MM多模态大模型等,对模型能力横向进行延伸。
第二方面,则是把模型能力和市场方面进行融合。据肖露介绍,昆仑万维大模型产品的研发重点之一就是在通用能力上形成产品化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沉淀出产品。2023年8月,昆仑万维推出AI搜索大模型产品“天工AI搜索”,成为国内首个AI搜索产品。而在昆仑万维的C端产品“天工AI”应用中,也已经集成了AI搜索、AI文档、AI PPT、AI漫画、甚至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等强产品化功能。
肖露告诉财联社,大模型采购方企业如果只拿到一个通用API,则还需要围绕这个API进行大量的应用功能开发工作,资源与投入非常大。所以很多甲方企业对这一轮大模型价格战反应并不激动。
相反,能够真正提供产品化、功能化的大模型应用,对于企业而言价值更大。
“模型和产品融合我觉得是一个趋势,而且这样的商业化市场会更大、更有价值。未来更多模型厂商将去选择其特色化的‘小而大美’的场景,这样在商业化产业链中的价值能够更大化地提升,市场壁垒将更大。”肖露表示。
产品基因:昆仑万维大模型商业化之路
今年4月17日“天工”大模型一周年之际,昆仑万维推出了“天工3.0”基座大模型。“天工3.0”拥有4000亿参数,超越了3140亿参数的Grok-1,是全球最大的开源MoE大模型,其在MMBench等多项权威多模态测评结果中超越GPT-4V,全球领先。
在此基础上,“天工SkyMusic”发布,采用自研大模型音乐音频生成技术路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乐器、人声、旋律、音量、音符的一体化端到端音乐生成。在与海外AI音乐大模型Suno V3的横向测评中,“天工SkyMusic”在人声&BGM音质、人声自然度、发音可懂度等领域显著领先,并以6.65分的综合得分超越Suno V3,成为全球AI音乐最新SOTA模型。
“从天工1.0、2.0一直到3.0,是实实在在的自研能力的演进。商业化进程中,我们秉承‘小而大美’的方式去做模型类产品,基于通用模型专门针对某一种场景能力去做模型,音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肖露告诉记者。
肖露进一步表示,昆仑万维已经实现了将模型能力与其对生态和客户的理解进行融合。昆仑万维与中国移动咪咕音乐合作的“AI一语成歌”AI音乐视频彩铃创作平台就是一个例子,其AI音乐生成技术正是基于“天工SkyMusic”AI音乐大模型打造。
“AI一语成歌”搭载于咪咕音乐极速版APP内进行相关内容和业务体验。用户只需在APP中输入一段简单文案,AI就能自动完成高质量的词、曲、编、唱、录、混全链路音乐创作,并生成旋律悠扬、画面精美的视频彩铃。用户还可以将“AI一语成歌”所生成的音乐视频设置为视频彩铃(包括主叫视频彩铃与被叫视频彩铃)。
另一个案例是,在AI+文旅领域,昆仑万维与此生必驾318共同打造了“此生必驾318GPT”,使其能够成为自驾318的智能路书,提供智能对话问答、实时AI搜索、AI旅行笔记自动生成等功能,帮助自驾用户了解、规划、体验、享受318自驾出游的乐趣。
作为一家成立超过15年的科技互联网老兵,昆仑万维有着如Opera、StarMaker等多款爆款产品的打造与运营经验,从0到1、从1到100的方法论十分完备。
在肖露看来,昆仑万维多年来沉淀的产品基因、技术能力、数据能力、人才能力和对市场的洞察能力共同构成其竞争壁垒。她还指出,“除了与合作伙伴共创外,随着客户需求变得更加广阔,我们也将围绕着我们音乐大模型的能力和上下游生态做一系列商业化活动,其实它的根是AI源源不断的交互性和创造能力、生产能力。”
大模型进入蓬勃阶段
当前,昆仑万维的大模型商业化进程无疑在快速前进,此次亦是肖露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就在近期,昆仑万维也与北京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昆仑万维将依托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提供包括大模型、智能体、AI搜索、AI音乐、多模态在内的AIGC产品与服务。同时,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共同在人工智能、算力、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安全、集成应用平台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昆仑万维与北京联通达成战略合作)
整体来看,昆仑万维秉持“All in AGI与AIGC”战略,在大模型与应用落地层面齐头并进,当前已构建了AI大模型、AI搜索、AI音乐、AI视频、AI社交、AI游戏等多元AI业务矩阵,并且已经完成“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全产业链布局。
从财务表现看,2023年昆仑万维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9.15%,利润规模继续位居行业前列;研发费用进一步提升至9.7亿元,同比增长40.2%。截至2023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1500余人,其中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超过300人。同时,公司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如颜水成教授(全球计算机科学家排名第56,华人排名第14,新加坡排名第1)等人工智能知名专家加入。
当前,昆仑万维业务全球平均月活跃用户近4亿,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86%,覆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5月27日昆仑万维最新宣布,天工AI每日活跃用户(DAU)已超过100万。目前,天工AI智能体平台已拥有近百万个UGC智能体。
大模型步入应用元年,市场期待大模型落地迎来新进展。据肖露观察,当前大模型的发展已经比去年更深入,迈过了普及大模型的阶段,明显感觉客户需求越来越明确,场景、应用开始变得非常蓬勃。
肖露对后续AI实际的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她展望:C端的渗透度将会非常快,而B端真正的价值除了本身业务稳定性、降本增效外,还需发现客户需求场景,当达到一定阶段,也将爆发式增长。
在大模型走过“卷参数”,来到“卷落地”时代,昆仑万维商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正是其前瞻性选择的体现:避开价格战,专注大模型产品化路线,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