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穿越周期、走出内卷|FUTURUS未来黑科技徐俊峰:想象未来

资讯 TOM    2024-06-17 18:45

以“想象”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China Auto Blue-Book Forum 2024,CABF 2024)于2024年6月14日—16日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行。想象力不仅是“心智的创造”,也是“直面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月15日下午智能座舱专场中,FUTURUS未来黑科技创始人兼CEO徐俊峰做主题演讲,分享以《想象未来》为题,把论坛的主题“想象”和公司名字“未来黑科技”结合在了一起。

徐俊峰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型,是服务提供方,基于操作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便是苹果、三星、华为,在这样一套生态里也没有太高的经济收益,更不要说车厂了,订阅服务除外。“但如果我们结合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的终端,比如挡风玻璃,比如AR眼镜,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超级平台,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价值网络,这也是第三代互联网中的机会所在。”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徐俊峰建议,还是要花点心思去做创新,如果只关注成本,牺牲质量和体验去降低成本,并不能够让我们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尤其是下一个时代来临之前,我们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以及交互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们要提升卷的品质,眼光也要长远,要有战略。”

穿越周期、走出内卷|FUTURUS未来黑科技徐俊峰:想象未来

以下是FUTURUS未来黑科技创始人兼CEO徐俊峰的演讲实录,略有删节。

徐俊峰:穿越周期、走出内卷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想象未来”。

我拿到题目的时候就在思考贾可博士想干什么,昨天才明白他是想让我们解决中国汽车产业振兴和内卷的问题。因为我们是科技公司,我的题目“想象未来”主要还是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

我们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去做一些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的PEST分析,我发现汽车行业的内卷已经影响到了更高级别的策略,所以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怎样穿越周期、走出内卷,创造汽车行业更好的未来。

1、智能座舱生态思考

中国汽车行业过去十年与时俱进地发明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概念,包括汽车新四化、软件定义汽车、座舱生态等等,今年是AI定义汽车,每年基本上都会去讲一些新概念,我个人觉得这不是很全面。

去年的蓝皮书论坛上,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最能影响汽车行业甚至是影响人类未来科技行业的三家公司是谁?很多人认为是特斯拉、NVIDIA和高通,但我的观点是特斯拉、苹果和微软。因为特斯拉代表的是新能源、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具身机器人;苹果代表的是XR;微软代表的是AGI。人工智能今年已经非常火了,特别是在汽车圈里。

十年前我写过一张关于座舱生态的PPT,我原来是做手机的,所以想通过总结手机智能化的三个阶段,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对汽车座舱智能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代智能机就是功能机,我们称之为没有用的智能机,只有功能没有智能;第二代智能机有点用,但是没有生态;第三代智能机,比如Android和IOS,是有用、有生态、有服务,但没有商业模式。

什么意思?纯数字经济就是以订阅服务为主,互联网就是把实体经济数字化,包括外卖、出租车、网约车、机票、酒店等等,Android在纯数字经济、基于实体的数字经济中都是没有大量参与的,而苹果在订阅服务中则是有抽成的。

绝大多数互联网服务包括美团、滴滴这些跟现实世界、物理世界相关的互联网服务,即便是苹果、三星、华为、小米这样的巨头,也是不能获取到很大的商业价值的。

汽车主机厂做座舱生态,其实想做的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做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这个事情苹果花了20年都还没搞定,单独的汽车主机厂想完成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还用二十年前移动互联网的逻辑去想未来的事情,我认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的座舱大屏大概相当于诺基亚,做得比较好的相当于黑莓,都没有什么应用。很多车厂认为自己的这块屏幕相当于Android,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看一下日活的时长就明白了。

我们的观点是,想要做基于位置的服务,需要等第三代互联网技术的来临。

穿越周期、走出内卷|FUTURUS未来黑科技徐俊峰:想象未来

我们公司2015-2016年开发的一款WHUD产品,已经在理想L系车型上量产了,并且功能还在不断迭代,前段时间刚刚OTA了电子后视镜功能,我认为这样的产品是目前汽车人机交互相对比较合理的形态,HUD让我们的驾驶者再也不用看仪表了。

穿越周期、走出内卷|FUTURUS未来黑科技徐俊峰:想象未来

我们目前重点开发的一款产品是增强现实的ARHUD,现在可能看着过于未来主义,但长期来看,我们非常坚信这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去做的产品。

2、人工智能与车载交互

AI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所谓的行业拐点,也经过了图灵测试,多模态的机器人只是临时形态,或者是数字化的Agent(分身),还不能发挥AI全部的威力。我们需要在物理世界中赋予它一个实体,或者在数字世界里赋予它一个虚拟形象,才能够爆炸性地释放AI的生产力。

穿越周期、走出内卷|FUTURUS未来黑科技徐俊峰:想象未来

今天我重点要讲的其实是这张About Future的图,也就是对于未来的想象。我把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增强现实都放在这张图里。左侧这列是数字世界,方便理解可以简单认为是互联网,但其实不是。右侧这列是物理世界,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宇宙或者地球。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还有一个桥接世界叫做数字孪生,就是把物理世界1:1复制到数字世界,可以简单理解为是Google Map或者高德地图,也就是二维或者三维的矢量化地图。数字世界中的系统和执行单元叫做信息系统,物理世界中的系统叫做执行系统,信息系统和执行系统中间还有一个模型系统,这里可以把AI模型融进去。

最下面这行是机器和人类,人类是绿色的,机器是透明的。那么如果是机器处理信息、检索信息,人类思考决策和执行,比如我们在美团上选了货品以后下单,可以送到家,这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又分成两个维度:Internet(传统互联网)和Mobile Internet(移动互动网)。移动互联网相比传统互联网有一个特质,就是无线联网的功能,比如说有4G、LTE和5G。但如果把移动互联网只看作能够无线联网的手机和电脑就太肤浅了。

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可以随时随地连接到数字世界,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物理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还可以有一个矢量化的地图,做基于位置的服务。Google、早期的淘宝、百度和现在美团的模式是不太一样的,商业模式也是不太一样的。

传统互联网是Connected(连接),移动互联网叫做Connected(连接)和Located(定位)。

那如果是机器处理数据、思考和决策,人类去做执行,相当于把人工智能约束在数字世界里,没有办法释放到物理世界,这就是人工智能现有的形态,包括ChatGPT、GPT3.5、以及各种大模型等等,可以放在电脑上,也可以放在手机上。

但是我更推崇的,其实是人工智能作为我们的Digital Agent(数字分身)或者Agent in Virtual World。赋予人工智能物理形体或者躯体,出于美好目的让它解决一些体力的劳动,这是很好地释放人工智能生产力的方式方法。

那么在纯数字世界里,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呢?人类除了体力劳动之外,还有精神和交互的需求,因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增强现实。

我们通过增强现实的人机交互,把人工智能便携在身上,就可以在数字世界、物理世界、数字孪生世界中穿行,人工智能作为Co-pilot(副驾)和Agent(分身),帮助我们人类解决现实的问题、虚拟的问题、精神的问题等等各种各样的需求。

这里我为什么不说脑机接口呢?

增强现实其实是通过眼睛和脑机接口,我个人不反对脑机接口,但我反对用脑机接口去做超高数据量的交互,因为人的脑子不可以做超高带宽、大码率的交互,这样人的脑子吃不消的,所以说基于眼睛的增强现实交互是唯一的方式。

因此右侧我放了两个图,一个是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或者也可以放Robotaxi,另一个是AGI+Robot,这里我放了Vision Pro,就是VR+AR+XR。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型,是服务提供方,基于操作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即便是苹果、三星、华为,在这样一套生态里也没有太高的经济收益,更不要说车厂了,当然订阅服务除外。

但如果我们结合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的终端,比如挡风玻璃,比如AR眼镜,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超级平台,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价值网络,这也是第三代互联网中的机会所在。

为什么我坚信需要在物理世界中赋予人工智能实体,或者是在数字世界赋予它虚拟形象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它的威力?

通过观察九十年代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下一代的互联网技术,我认为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都已经过了iPhone时刻,那么iPhone4时刻什么时候到来呢?肯定是在2030年前。

3、未来的想象与布局

穿越周期、走出内卷|FUTURUS未来黑科技徐俊峰:想象未来

这些是我过去十年所做的工作,我们从2015年到2020年花了五年时间,重点开发和推广这一款WHUD产品,甚至现在还在迭代,因为它可以让汽车交互变得特别好用。

我们相信科技的短期终局是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如果在车里的话,还要加上抬头显示的交互技术,我们将这种交互形式称之为AGI+AR的Ecosystem(生态)。所以今年或者明年我们重点要推广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光场ARHUD,两种HUD的底层技术是一样的,只是具体内容有所区别,我们的光场ARHUD明年年初就会量产。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纯AI,不需要和环境交互融合,这也是我们2015年开始重点研发的另一款产品,叫全车窗PHUD,也跟国际上一些客户做了POC项目合作。但这款产品目前我个人觉得在当下这个时代有点过于复杂,我认为不如光场ARHUD产品人性化和合理。

最后分享一些关于实体产业和数字产业的想法。

我们的实体产业和数字产业目前来看的话,中国的优势主要是在实体产业。

现在汽车行业的卷,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小卷怡情,大卷伤身,强卷灰飞烟灭”。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还是要花点心思去做创新,如果只关注成本,牺牲质量和体验去降低成本,并不能够让我们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尤其是下一个时代来临之前,我们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以及交互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我们要提升卷的品质,眼光也要长远,要有战略。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