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运以来,航空客流如出了黄梅天的气温一样,持续高位运行,东航日均执行航班超过3000班次,日均运输旅客超41万人次。在东航主基地上海的虹桥机场停机坪上,一架架航班腾空而起的背后,一辆辆特种车辆正各司其职、有序穿行。
滚滚热浪中,东航资产旗下中国东方航空设备集成有限公司虹桥维修分部的修理工们穿梭、停留于一辆辆特种车旁,或巡检、或抢修,坚守着这份极为“烤”验人的工作。
“天气一热,这些特种车辆也容易‘中暑’,一些小问题、小故障都会比以往高不少,比如发动机温度过高导致车辆‘罢工’,空调系统故障导致无法启动,所以温度越高,我们越要绷紧弦。”虹桥维修分部副经理姚庆荣一边说,一边拿起测温仪、靠近身旁的升降平台车表面测了测。
53℃!
正午的机坪高达39℃。如此高温的环境,待上几分钟就会让人感觉酷热难耐、呼吸烦闷、直呼“受不了”。但是虹桥维修分部的员工们却毫无怨言,他们五六人一个小组,每天顶着烈日“照顾”700多台特种车辆,为它们“体检”、“急诊”、“做手术”,就像是“急诊医生”一样。“我们的工作很机动,车辆可能坏在机坪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如果车能开,还能开去阴凉的地方修,如果不能开了,只能在原地太阳下进行抢修。”姚庆荣说。
阳光的烈焰直射在身上,火辣辣的。铁皮做的车身和内部的器械经过骄阳的炙烤,表面滚烫地甚至能把皮肤烫伤,修理工们带上防护手套,都不能完全隔绝这种体感上的烫。“如果不戴手套,摸都摸不上去,烫得不得了!”若是碰上更为复杂的问题,他们还要钻进狭小闭塞的底盘下进行检查维修,机坪地表温度高,他们每个人都是说躺就躺,甚至在底盘下面一趟就是一两个小时。
“咬牙忍一忍就过去了,航班生产更重要。”说这话的是虹桥维修分部特种车辆维修组班长陆金辉。“小毛小病我们可以在机坪上抢修成功,但是如果碰上一时半会儿修不好的,我们就得把车拖回基地维修车间里修。”
距离虹桥机场机坪不远的维修车间,环境并不比机坪好多少,加上耳边轰轰的器械声和萦绕着的机油味道,更为高温下的作业升级了难度。车间里唯一配备的降暑设备就是大风扇,但高温天里,就连风扇吹的风都是热的。
只见陆金辉和他的“05”后小徒弟一起蹲在一辆清水车下面,仔细检查着故障的来源。绿豆大的汗珠布满他的额上、脸上、脖子上,“把这里拧开试试”,他一边对徒弟说着话,几颗晶莹的汗珠从他的下巴、眼镜框上滴下,掉落在了他的裤腿上。他取下眼镜擦了擦,俯身也钻进了车底下。等他再出来时,身上、腿上的衣服已经湿的可以拧出水来。“修好了,是加水泵的问题。”他来不及擦汗洗手,又带着徒弟来到另一辆食品车旁维修。
这位不到二十岁的小徒弟名叫王健,瘦高瘦高的,两只细细的胳膊上被机油弄得黑乎乎的。“现在身上基本上每天都是这种脏脏的状态,但大家都这样,不怕苦不怕脏。”王健笑着说。一旁的陆金辉一边拿着扳手拆卸,一边给自己和徒弟打气:“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做了这份工作,有再大的困难你也得克服。”
由于工作忙碌,家在南通的陆金辉还时常趁着休息日把老家的两个孩子接到车间里来参观,让他们学习到同事身上这种坚韧不拔的刻苦劲儿。
像陆金辉、王健这样的维修员,在虹桥维修分部一共有70余位,大家就像一起战斗的兄弟,以专业精湛的技术肩负着维护特种车辆的重任,确保每一辆特种车都能安全、高效地服务于每一架次航班。作为这个团队的直接管理人员,虹桥维修分部经理张伟也和他们一样,投入日常车辆保养、巡检、维修工作。他每天还会不停往返于机坪和车间,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关心每位员工的身体情况,为他们送水、送清凉。
“这是一支默默无闻又能吃苦的队伍,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酷暑寒冬的时候特别难熬,但是大家都觉得,修复好的车辆又投入生产,心中充满了小小成就感。”张伟这几天总会不停嘱咐大家,工作重要,身体也重要,要做好防暑降温、防止中暑。
今年的高温天气才刚刚开始,机坪上那些飞机牵引车、摆渡车、升降平台车、客梯车、行李输送/牵引车等特种车辆的运行还需要“急诊医生”们的守护,对于他们的严峻挑战还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