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导盲犬的一生,大约要行走1000万步。
8月,卫仕科学共生公益团队,在导盲犬使用者诺子的带领下,探访了西安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在这里,卫仕为导盲犬捐赠了强健关节必备的营养品「筋骨魔方」,与所有公益伙伴们共同体验了一场黑暗中的音乐节,进一步了解了更多关于导盲犬的故事。
训练与淘汰
合格导盲犬的养成
四次离别,数次筛选,上万次训练,诞生一只合格的导盲犬。
穿过一大片绿茵茵的野地,推开一扇铁质的篱笆栅栏门,几个集装箱改成的房子映入眼帘,这里便是中国西北区首个且仅有的导盲犬培训基地—西安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占地两亩,里面依次设置了犬舍、训练室、洗澡间、办公室,目前在训导盲犬数量约十几只。
早晨七点半,卫仕公益团队抵达学校,恰逢训导员们依次带狗狗们出去“遛弯”,细问才知这是定点如厕练习,学校的每日课程也从此刻开始。除了坐卧立行、吃饭、上厕所等基本动作练习外,预备导盲犬还需要进行认识、绕开、指示障碍等训练,共计30多项大科目。
从懵懂无知的幼犬成长为合格的导盲犬,它们不仅要通过所有科目严格的考核,还要在掌握技能后适配给符合条件的盲人,双方必须在训导员的指引下进行磨合训练,直到彼此信任,实现相伴出行,这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年时间。截至目前,学校共计“毕业”10名导盲犬,普通人很难在路上偶遇。
“预备导盲犬的淘汰率在60%左右。”
校长王兴介绍,导盲犬的筛选标准严格,任何细微的问题都会导致“练习生们”被淘汰。1岁之前,预备导盲犬会被寄养到爱心家庭,以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同时寄养家庭需要严格遵守长达数百页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其返校后仍能继续培养。1岁之后,预备导盲犬回到学校接收专业化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项目不达标都会被淘汰。
更重要的是,导盲犬必须通过性格测试,训导员们会进行细致的观察,太胆小或太暴躁的都不行,必须是冷静又具有自主判断意识的导盲犬,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纠正使用者的错误指令,避免发生意外。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它们会集中精力听从命令,不被周围的事情所分心,展现出不同于玩耍时的状态。
教舍外的黑板墙上,贴着学校导盲犬毕业生的照片,诺子的导盲犬小优赫然在列,此之外,还有2019年毕业的第一批导盲犬“淡定”和“黑妹”。不久前,黑妹从导盲犬的岗位上功成身退,但它没有像其他退役犬那样,被使用者的家庭领养,或是回到小时候的寄养家庭,而是有了新的使命,王校长说:“黑妹正在接受抚慰犬训练,将来会帮助星星的孩子。”
认知与接纳
被误解的导盲犬
所有的导盲犬都是免费适配给视障人群。
“正规的导盲犬都是公益的,谁说可以卖给你,那就是骗子。” 在西安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的办公室里,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校长和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向每位致电的咨询者解释,以期社会上能多一个人知晓关于导盲犬的真实,却依然无法抵挡蜂拥而至的揣测和误解。
“一条导盲犬能卖几百万吧,他们就是拿来赚钱的。”
“导盲犬得有钱人才能用吧?”
“导盲犬又不认识字,怎么导航啊?”
“导盲犬真的不咬人吗?”
......
事实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正规导盲犬都是供视障人群免费申请的,没有所谓的交易或者买卖。然而,中国有1700万视障人群,导盲犬的数量却不足400只,其稀缺性也决定了申请的难度之大。被问及学校如何筛选使用者时,王校长表示:“优先挑选适配该导盲犬的申请者,在各项条件吻合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家访确认信息是否真实。”
简而言之,有两个重要的适配原则:
一是从导盲犬本身出发,挑选与其匹配的申请者,如体型、步速、性格、活动量等因素,这些都是后天难以改变的地方,两者必须天然适配。曾经有位成功挑战珠峰的盲人前来申请导盲犬,但考虑到对方每天的运动量可能让导盲犬超负荷工作,学校最终还是婉拒了申请。
二是导盲犬给使用者带去的便利要大过于负担,例如在使用者中有位从事盲人按摩的阿姨,之前需要儿子每天接送上下班,导致其不能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家里为此闹出很多矛盾,导盲犬的到来解决了这个家庭的大难题。
聊到导盲犬的使用者,王校长介绍:“大家没有接触过盲人的生活可能无法想象,目前我们的使用者都有自己的工作,可以独立煮面做饭,有位姑娘还在导盲犬的带领下去跑步和爬山”。在学校举办的黑暗音乐会现场,卫仕公益团队有幸见到了几位导盲犬使用者,他们从天南地北赶来,共同应援这场为让更多人了解导盲犬的音乐会。
身着导盲鞍的导盲犬们路过昔日“校友和师长”时并不热切,目不斜视地引领着使用者进入会场,完全不被周遭的事物分心,直到身上的鞍具被卸下,它们迫不及待凑到对方转圈,欢快地玩耍起来,瞬间“判若两狗”。王校长说:”一旦戴上鞍具,导盲犬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会集中于使用者的命令;等到卸下,它们和普通的家庭宠物几乎没两样,也需要玩耍、活动、爱抚、撒娇耍赖、交流情感。”
学校成立8年,遭遇了数次波折,至今仍深陷运营困境。在几次低谷中,王校长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只是每次接到视障患者的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可以适配导盲犬时,他总是心一软,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继续四处奔走为学校筹措运营资金,不遗余力地向社会科普导盲犬知识,只为了他们那句:“你要是不干了,我们就没有希望了。”
被问及最希望大众了解的事情时,王校长想来想说出的还是那句:“所有导盲犬都是免费适配视障人群的。”他把这句标语印在了音乐节海报的正中央,由衷地希望大家提高对导盲犬的认知,社会能更尊重导盲犬的工作。
科学共生
探索公益的第三种解法
导盲犬是视障人群的光,卫仕志在守护这束来之不易的光亮。
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越来越大的交际圈里,总是和谐与矛盾并存,一面是小动物给人类带去的抚慰与支持,逐渐成为许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一面是人类与小动物的摩擦频繁发生,不牵绳的宠物扑咬路人,流浪狗攻击路人、无节制繁育的流浪猫狗影响市民生活等情况。人类之过?还是动物之过?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平衡点,这也是卫仕正在追寻的答案。
过去二十年,卫仕秉持着这样的使命,在各处留下公益的脚印,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他们」伸出援手,为流浪小院解决断粮的燃眉之急,为受困于洪灾的流浪小动物们提供所需物资,参与到猫车救援的行动中,还长期援助各地的流浪动物基地,只为了让被人类抛弃或唾弃的毛孩也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
今年7月,卫仕科学共生公益项目正式上线,在关心动物生存问题之外,把目光放在了人与动物的科学共生关系中,大胆地探索公益的第三种解法,也试图为人类与小动物之间解决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让对无论是对宠物犬猫还是工作犬猫持有有不同态度的人,都能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和谐舒适地共处。
导盲犬作为视障人群密不可分的伙伴,势必要面临社会接纳度的问题,与此同时,8-10年的工作时间,一生行走1000万步的旅程,也让它们的关节比同类消耗更多,基于这样的考量,卫仕科学共生公益的第一季着眼于导盲犬学校,供应筋骨魔方保护导盲犬关节的同时,携手众多公益伙伴参与导盲犬的知识普及。此次西安之行,要特别鸣谢诺子喵呜、 德牧龙哥、 迪士尼在逃黄狗coco、 疯铲姐妹、 佳莉这几位博主,感谢大家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用自己的力量,让导盲犬知识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普及。
未来,卫仕科学共生计划还将不断为探索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方式而前行,竭尽全力守护每一束照亮爱和与希望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