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禾素时代填补抗菌抑臭技术缺口,纺服行业“真无臭”渐行渐近

资讯 TOM    2024-08-01 10:49

夏天,一个让人快乐又头疼的季节。出门等于出汗,衣服鞋袜动不动就像被浇透了水。这种不适感还不算最严重的,真正的尴尬在于随汗水而来的还有异味,说是“夏日杀手”也不为过。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于夏天的服装鞋袜宣传,总是围绕着透气吸汗、抗菌抑臭这些关键词。尤其是袜子内衣这类直接接触皮肤、环境又不怎么透气的产品,几乎已经“标配”了这些功能。不过,作为消费者,如果轻信商家的抗菌抑臭宣传,那大概率会在把它买回家后大失所望——因为该出的汗还是在出,发臭的尴尬还是没解决。

Business Research发布的异味控制纺织品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异味控制纺织品市场规模在2022年到2031年有望实现7.6%的复合年增长率。但和大众印象不符的是,目前市场上的消臭性能评价标准并不能准确反映纺织品真实的抑臭效果。这是整个纺织服装行业都面临的问题:抗菌抑臭确实已经成为大众刚需,但现在的抑臭性能评价标准和产品真实效果无法匹配,因此抗菌抑臭纺织服饰产品还有很大的规范空间。

抗菌等于抑臭?必备单品的流行与谎言

打开电商平台,“抑臭”似乎成为了抗菌纺织品的标配,因为目前市面上普遍认为“抗菌就能抑臭”,它们便经常被捆绑宣传。市场上诸多品牌,无论新老和细分赛道,都非常推崇抗菌纺织品,其宣称的抗菌抑臭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负离子、银离子、抗菌纤维、植物成分等。而品类也横跨袜子、毛巾、防晒服等纺服产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抗菌抑臭功能的“泛滥”,实际上有可能属于一种“障眼法”——由于当前行业存在许多分散的标准,抗菌、抑菌、抑臭、消臭等宣传名词的一字之差,背后可能就是产品本质上的巨大区别。

举个例子,这些纺织品的抗菌效果有3A、5A、7A之分,但国家纺织行业标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实际上只提供1A到3A级别的抑菌标准,剩余的等级则来自团体标准如T/SZTIA 001-2023《抗菌纺织品》。而在这些标准中,它们针对的试验菌株往往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三类。

另外,国家标准GB/T 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将抗菌定义为“产品所具有的抑制细菌繁殖的性能”,而卫生行业的标准则把抗菌的重点放在杀灭,抑菌的重点放在抑制。

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没有涉及“抗菌就能抑臭”这些概念,但商家在宣传时却习惯性将抗菌抑臭作为组合词。严格来说,如果一款产品确实既具备抗菌性能,又有抑臭技术,那它显然应该表明各自的技术原理和可信证明。但在大多数商品详情页中,仅有抗菌性能有参考资料,而抑臭则沦为一种宣传话术。

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省消保委近期针对抗菌抑臭产品展开了一项较大范围的调查,通过采购3个品类、每个品类各10批次的样品,送交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江苏省消保委发现,3个批次样品存在和行业标准或宣传不符的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这30款产品在经历实验员运动测试后,抑臭效果均不明显。所谓“抗菌抑臭”的组合宣传,在实际测试中并不可信。

因此,当商家总是把抗菌抑臭放在一起当广告,混淆双方概念的时候,既伤害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也说明从业者没有理解这类产品和技术的本质,用模糊各种概念的方式误导消费者。

不过,随着抗菌和除异味成为市场主流需求,市场规模不断走高,行业始终会自发地开始探索更有效的产业科技。在江苏省消保委的测试中,我们亦看到了一个关键点:经过对样品的微生物分析,臭味的来源,原来是十余种致臭菌。普通抗菌产品一般只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而没有彻底解决致臭菌问题。若行业需要规范抗菌与抑臭的概念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

源头抑臭,纺服行业的机遇与对策

在详解行业抑臭技术发展路径之前,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得到明确:衣服鞋袜的臭味,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对此,行业与科研界早有研究。

以夏季常见的出汗后异味场景为例,人体汗液的主要成份是油脂、尿素、电解质和水等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本身没有味道。但是,当汗液提供了湿度和营养、人体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一部分存在于人体表面的微生物就会获得合适的活动环境,进行生长繁殖。此时,油脂、尿素等有机物将会在这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下产生氨气、醋酸、异戊酸等带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并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臭味。这就是汗臭味的来源,这些会产生臭味的源头微生物和细菌,也就是行业需要关注的“致臭菌”。

由此可见,常规宣传抗菌抑臭的产品之所以不能真正抑臭,正是因为它们针对的是传统的三大菌类。而根据今年1月正式落地实施的T/CNGA 58-2024《纺织品 抗致臭菌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标准,仅人体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致臭菌就达到25种,考虑到人体经常处于移动的复杂环境,实际可造成臭味的细菌类型可能还有更多。幸好,由于纺服产品如袜子本身只会依附于人体存在,若能针对这些致臭菌做处理,便已经有望改善甚至解决“抑臭产品不抑臭”的问题。

上述标准由中国服装协会牵头起草,参与起草的既包括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江苏省消保委与多家纺织品服装知名品牌,也包括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专研抗菌技术和材料的企业。

据悉,针对源头致臭菌问题,禾素时代已经研发出有针对性的技术产品,即非溶出性生物基抗菌抑臭原纱——禾素Pro™。其同时遵循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3A抗菌等级标准与T/CNGA 58-2024《纺织品 抗致臭菌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抗致臭菌标准,因此是实现抗菌与抑臭效果一体化达标的重要突破。

从技术原理看,它也与传统抗菌产品存在一定区别。禾素Pro™纤维以OPHB生物基抗菌原液为核心,在细菌或病毒接触含OPHB的织物后,细菌细胞膜或病毒包膜的特定部位会与OPHB结合,前者的物理结构将被改变,从而达到细菌细胞死亡和病毒失活的效果。这样一来,禾素Pro™将在致臭菌开始大范围活动前就抑制其活动,真正实现源头就开始抑臭。

此外,禾素Pro™的 OPHB非水溶活性成分和 SCF深度固着技术,决定了其非溶出的特性,因此活性成分既不会随汗液残留人体表面或渗入人体,也长效耐洗涤,正符合当前使用场景中对抗菌抑臭技术的需求。

考虑到为行业提供更强的可用性,禾素时代还在传统SCF技术基础上,开发出自研的O-S技术。传统SCF技术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同时具备气液两种状态的特殊性能对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而O-S技术则是在其基础上令OPHB抗菌原液扩散进入纤维表面后,回收超临界CO2流体,赋予纤维抗菌抑臭抗病毒等复合特种功能,可以很好实现从技术到产业化的落地。

因此,禾素时代实际上为行业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抑臭技术落地路径。随着新的产品加速推广,行业将会逐步把抑臭效果落到实处,提升产品价值,消费者也能买到合适的抗菌抑臭产品。

目前,纺服行业绝大多数品类均需要抑臭技术的进一步落实,随着对抗致臭菌认识的加深和抑臭技术企业携手上下游的努力,行业或迎来“无臭”时代,从功能性出发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