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大模型落地应用进入加速期,各大头部企业积极部署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大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为各行各业提供动力,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
根据第三方统计以及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公开数据,仅仅是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大模型市场中标项目的已披露金额已超越去年全年,比去年全年增长超过160%,市场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其中,央国企单位成为采购客群的主力,成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排头兵。
与此同时,2024年也被称为“大模型落地应用元年”,今年大模型头部玩家纷纷拿下一众订单,行业马太效应也逐渐凸显。相关媒体统计的1-9月中标排行榜Top6的大模型厂商中,只有排名前两名的厂商中标数量突破30个,中标项目总和比后四名加起来还要多。
图注:TOP6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排行榜(数据来源:智能超参数)
其中,科大讯飞以38个中标项目、21607.1万的累计中标金额位列双第一。38 个项目分布在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行业,以央国企客户为主。
为什么更多的央国企选择了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做对了什么?
01、自主创新才有未来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给出的回答是自主创新。从去年5月讯飞星火正式发布以来,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讯飞星火迅速迭代,模型能力持续稳居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并且在底座能力基础上深度赋能刚需行业,拓展大模型应用边界。
10月24日,在2024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开幕式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公布讯飞星火大模型应用成绩单,并发布讯飞星火4.0 Turbo,首发多模AIUI交互标准等11项技术和产品应用,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正式启动。
在底座模型能力提升的基础上,科大讯飞还首次发布了多模态视觉交互及超拟人虚拟人交互能力。在现场演示中,超拟人数字人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和图文等多模态的交互,比如能够现场解说一段“孙悟空”和“奥特曼”人偶的战斗情节,也可以对日常商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但和行业常见的多模态交互大模型不同,讯飞星火还支持用户创建自己的个性化数字人,可利用一张照片就创建“数字分身”,一句话复刻用户声音,实现随时随地和自己对话的场景。
多语言认知大模型也正式发布,支持除中英文外的8个语种,实现在诸如汽车、医疗等场景的落地。
这些都可以算作是科大讯飞在大模型领域的自主创新,但和其他国产大模型更不同的地方在于,讯飞星火是国内唯一一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出的全民开放大模型,在引领国产大模型底座发展的基础上,科大讯飞还在持续探索无人区,致力于给世界提供第二选择。
本次发布会上,科大讯飞、华为、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打造的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正式启动。去年10月24日,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平台上线,星火大模型持续引领全国产算力平台发展,刘庆峰介绍一年以来攻克了很多‘疑难杂症’,解决了500多次以上的基础软硬件问题和模型适配问题。
据了解,“飞星二号”将带来新模型新算法的持续适配和智算集群规模的再次跃迁,正如刘庆峰所言:“只有在真正自主可控的平台上,才有真正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未来。”
02、央国企第一选择
去年至今,包括中海油、中石油、中国绿发、华润、中国移动等诸多头部行业客户都选择与科大讯飞合作,越来越多的央国企开始选择讯飞星火作为首选大模型合作伙伴。
技术底座的自主创新,以及全国产算力平台的优势,或许是科大讯飞成为众多央国企首选大模型的原因之一。
但仅仅只有这些还不够。在科大讯飞服务的央国企客户中,涉及运营商、金融、交通等诸多不同行业,行业类目差别极大,不同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对大模型在细分行业的落地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讯飞星火的优势在于对多个行业的积累足够深厚。早在科大讯飞启动大模型研发攻关时,就立下了“1+N”的大模型研发架构,“1 ”是指一个通用认知大模型,“N ”则是将认知大模型应用在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
去年的 科大讯飞1024 全球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就联合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发布了十二大行业大模型,覆盖金融、汽车、法律、工业等多个领域。今年,科大讯飞与龙头企业的共建行业大模型已经达到 20 多个,覆盖超过 300 个应用场景,并成功打造了多个具备价值引领作用的行业大模型。
比如中国海油与科大讯飞共建的“海能”人工智能模型,背后就是讯飞星火对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在讯飞星火的强大底座能力下,“海能”人工智能模型可以针对海上油田的稳产增产、安全钻井、海工制造、设备维护、LNG(液化天然气)贸易、油气销售等场景,构建起数据驱动、业务协同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海洋能源产业数智化水平。
中国绿发与科大讯飞共同发布的泰山大模型,还是绿色产业内的首个行业大模型。在讯飞星火的智能体平台的加持下,泰山大模型为每一位绿发员工都配备了一位专属 AI 助手,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据了解,双方还共同规划了100 多个智能体助手,首批上线 20 个。泰山大模型还支持员工根据实际需要自建专属智能体,以覆盖更广泛的办公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讯飞星火大模型还在助力企业迸发创新生态,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讯飞智能体平台,孵化员工自己的AI助手。一些企业甚至在内部举办了智能体大赛,鼓励员工发散创新思维,构建真正好用的智能体助手。比如国能集团就举办了“国家能源杯”大赛,吸引了 126 支队伍参赛,最终孵化出 54 个场景智能体。
03、深耕行业,打通大模型落地
在2024 科大讯飞全球 1024 开发者节上,刘庆峰还介绍了科大讯飞在大模型落地方面的经验。他称,为了帮助各行各业更好地落地大模型,他们构建了从“建算力、理数据、训模型”,到“落场景、保安全、精运营”的全套解决方案。
这六个步骤是层层递进的,“建算力、理数据、训模型”是基础,代表的是大模型的研发过程,包括自主可控的算力平台、高质量的语料构建工具链等。“落场景、保安全、精运营”则是落地阶段,需要从落地、安全以及后续运营等诸多层面进行保障。
也正是靠着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全套解决方案,讯飞星火才能在在运营商、金融、能源、交通等诸多不同的重点行业落地扎根,解决大模型落地难的固有顽疾。
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科大讯飞提供的大模型解决方案也更加灵活。过去,一些企业选购大模型的疑虑之一在于成本过于高昂,无法负担起大模型的巨额投入。
科大讯飞为此提供了“通用大模型+专业大模型”的更低成本的商业化落地方案,1 个通用大模型用于语义理解,几亿、几十亿至几百亿不等的更小参数的专业大模型来负责组合完成任务,兼顾成本与效果。
这套商业化落地方案已经有所实践,比如此前科大讯飞与中石油等企业联合研发的能源行业大模型 ,拥有330 亿参数的昆仑大模型,就是“通专结合”的代表之一。上述提及的中国海油“海能”人工智能模型,也是由 5 个专业场景模型+6 个通用场景模型组合而成,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复杂任务的需求。
一系列细分行业的标杆案例,帮助科大讯飞在央国企客户中迅速打开局面,在众多国产大模型还苦于迟迟无法落地应用时,在垂直领域率先形成先发优势,引领大模型规模化应用。
在发布会的结尾,刘庆峰总结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键的五个关键词:顶天立地、自主可控、通专结合、端云联动、软硬一体。他认为,只有坚持这五个关键点,人工智能就有大未来。
TOM2024-10-28 16:5210-28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