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主办,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大学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数字法治研究中心协办的“北京大学第五届法律人工智能论坛暨北大法宝25周年庆典”于北大博雅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北京大学法学院领导、业内专家学者及关心和支持北大法宝发展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院校机构、企业、律所等各行业重要嘉宾共38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法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也共同见证了北大法宝品牌新品“律爱多”及“法宝来合同”等法宝系列新AI产品的重磅发布。会议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杨晓雷,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政法行业总监郭璐,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常务副总经理郭叶,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高级培训讲师张露心担任现场主持人。北大法宝视频号、法宝学堂视频号、小鹅通平台以及10家媒体全程线上同步直播,会议反响热烈,各渠道观看总量达7.5万余人次。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杨晓雷主持开场致辞环节。
杨晓雷副书记首先对现场嘉宾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与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共同探讨法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过去25年法律科技行业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展望。相信今天的论坛将迸发出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精彩火花,能为法律、科技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杨晓雷副书记
其后,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雳发表开场致辞。郭雳院长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衷心感谢各位嘉宾莅临参加北京大学第五届法律人工智能论坛暨北大法宝25周年庆祝活动。2024年,北大法学院迎来了北大法学学科创建12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庆祝双甲子系列活动中,北大法律人自豪地发现,北京大学法学院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是建设世界一流法学院的先锋,也是中国法律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和法律人工智能的引领者。郭雳院长指出,1983年,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中国法律信息化建设的列车在北大发车。1985年,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成立,研制出国内首套法律检索软件,并于1995年推出国内首个法律网站“北大法律信息网”。1999年,北大法学院设立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品牌为“北大法宝”的国内首个互联网法律数据库。2017年,北大法学院成立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并在2024年完成北大元法智能系统和法宝来言大模型算法备案。可以说,北大法学院一直是法律科技科研探索的先行者。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改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同年创立的北大法宝,以“让法律更智能”为愿景,历经多年发展,构建起面向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形态的场景化、体系化、智能化应用产品服务体系。郭院长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期待北大法宝继续夯实法律人工智能科技核心,继续做好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继续做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继续做好法治建设科技赋能管道。法途友你,AI有未来,衷心期待各位同仁同道一起为中国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郭雳院长
随后,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发表开幕致辞。董副校长首先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中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法律领域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决策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的作用。他提到党和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以及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科研贡献,包括成立智能科学系、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智能学院。董志勇副校长赞扬了法学院在法律数字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交叉研究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果,特别是北大法宝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重要作用。他期待北大法宝继续发展,夯实法律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服务于法治中国智能化建设,并祝贺法学院和北大法宝取得的成就。董副校长继而谈到,作为法律科技的先行者,北大法宝在推动法律人工智能业界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至今已经发展成为聚焦国家战略、服务教学科研的北大校企优秀代表。在此衷心祝愿北大法学院在法律科技领域继续发展,期待北大法宝进一步夯实法律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服务于法治中国智能化建设,与时俱进,智向未来。
董志勇副校长
最后,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姜伟发表开场致辞。姜伟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受邀参加北京大学第五届法律人工智能论坛暨北大法宝25周年庆典,并代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向本次论坛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北京大学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探索和学科建设起步较早,自1985年北京大学成立信息科学中心,开展了信息学科交叉研究。要把握网络与信息法学建设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时代迎来的发展机遇,网络与信息法学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法学教育领域,也需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注重培养兼具法律素养和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未来复杂的法律问题。从1999年正式成立至今,从密切服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司法部等机关,社会各界共同见证了北大法宝如何以其可信赖的技术实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为法律实务界、学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可信赖的智能工具。最后,姜伟副会长祝愿北大法宝在北京大学和法学院的领导下,继续发挥其在法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引领作用;期待法律科技在政府、产业、学术研究以及实务应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姜伟副会长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由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政法行业总监郭璐担任主持人,CAAI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分会常委熊明辉,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刘哲玮,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骐等嘉宾出席本环节。
郭璐总监
CAAI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分会常委熊明辉围绕“法律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作主题演讲。熊明辉教授首先全面回顾了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莱布尼茨的法律体系公理化构想到现代法律逻辑学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研究领域,涵盖了法律推理的形式模型、计算论证和决策模型、证据推理计算模型、立法执行模型、法律文本自动归类、法律数据库信息自动提取、电子取证法律信息处理自动化以及AI支持法律工作场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法律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最后,熊教授强调了国际法律人工智能学会在推动法律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对未来法律科技的新时代表达了乐观的期待,希望能与业界同仁共同创造法律人工智能的下一个辉煌25年。
熊明辉教授
其后,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刘哲玮围绕“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人类裁判吗?”作主题演讲。刘哲玮副教授在演讲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领域的应用及局限性,通过两个案例及其变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文书记录、文字校对、知识图谱、类案检索、文书生成和风险预警等司法辅助工作中的应用,并强调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司法裁判中事实认定和法律判断等核心职能。刘教授引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为论据,指出人工智能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替代人类的司法裁判,其辅助结果仅供审判工作参考。应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协助进行文书记录、校对、核验等工作,与人类裁判共同发展,以助益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换言之,应将精英裁判者从辅助性审判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事实认定和法律判断等核心职能。
刘哲玮副教授
之后,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戴昕围绕“智能生成时代的版权、隐私与创意”作主题演讲。戴昕副教授在演讲中深入剖析了智能生成时代版权、隐私与创意的交织问题并强调,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日益普及的今天,保护人类智力创作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他提出,法律制度应更多关注如何激励人类创作、保护创作隐私,并促进创新。戴教授还探讨了著作权保护在智能生成时代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从著作权到对优质创作进行针对性补贴的制度化方案,旨在奖励那些个体化、内向、敏感且犹疑的创作者,以保护真正有价值的人类创作。戴昕副教授的观点为智能时代的版权法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戴昕副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骐围绕“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的裁判文书——特点与挑战”作主题演讲。张骐教授在发言中围绕“为什么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裁判文书的特点?人工智能时代裁判文书的时候所面临的挑战?”等三个问题展开分享。阐述了现代司法理念要坚持法治、重视个体保护的人本主义以及兼顾价值理性与形式理性、人工智能时代的裁判文书要实现个性化与类型化的统一等重要议题。发言的最后,张琪教授就“研制人工智能裁判文书的工作是否仅仅是一个算法问题”与会场嘉宾展开探讨,认为在研制人工智能裁判文书的过程当中,应当着重考虑人文的维度。在技术与法律的交汇点上,在司法领域中,要逐步实现技术进步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张骐教授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由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常务副总经理郭叶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处长、研究部主任卢雁等嘉宾出席本环节并发表主题演讲。
郭叶副总经理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与法学教育的未来”作主题演讲。张新宝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分享了与北大法宝的深厚渊源,并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法学教育和法律实务中的重要性。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阅读、讲解、讨论到现代多媒体、智能数据库的演变,人工智能在法律职业中也有了重大进展及应用,如智慧检务和智慧审判的出现。其后,张新宝教授在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与法学教育未来的关系时指出,尽管技术变革迅速,法学教育的核心——培养遵守宪法和法律、具备法律条文解释与案例分析技能的法律人才——并未改变。他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在法律实务中的初步应用,法学教育应更加重视检索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记忆。张教授提倡把法学教育与新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紧密结合,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法律服务需求的法律人才,并建议建立法学研究和教育的新模式,以推动法学教育的现代化和技术化发展。与此同时,要切实推动人工智能立法,为智能时代法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张新宝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平围绕“数据安全的智能监管与合规治理”作主题演讲。张平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数据合规的挑战。她指出,随着《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相关法律框架不断完善,但数据泄露和违规事件仍屡见不鲜。张教授介绍了智能化数据合规治理的新模式,包括从“人查”到“数管”的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AI合规智能系统的发展,这些技术能够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全方位各环节的细化管理。她预测,数据合规将成为AI技术发展的核心,隐私保护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将释放数据价值,跨领域数据合规标准的统一将为AI技术的跨界应用提供支持。张教授的发言为理解和应对数据安全与合规治理领域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张平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围绕“人工智能体的模块化治理”作主题演讲。张欣教授在其发言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体的法律风险与模块化治理问题。她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其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带来了新的法律挑战,尤其是在控制端、感知端和行动端的风险管理上,包括控制端的机器幻觉与算法偏见、感知端的隐私侵权及系统性安全风险、行动端的隐私与主体性侵蚀风险等。张教授强调,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人工智能体的复杂性,构建差异化监管矩阵和适配技术机理的治理工具模块体系具有充分必要性。她倡导采取模块化治理方案,将治理目标拆解为独立而关联的模块单元,以逐步破解的方式推动治理体系的构建;优先监管“高风险”场景,并建立智慧化的监管工具以适应人工智能体风险的动态性。各方应在现有框架下履行义务,探索共建共治,将各主体纳入治理链条,推动人工智能体治理体系构建。张教授的发言为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体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张欣教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处长、研究部主任卢雁围绕“反垄断法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和思考”作主题演讲。卢雁处⻓在探讨反垄断法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与思考时指出,随着全球数字经济规模的迅猛增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构成了数字经济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包括《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等,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防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卢雁处⻓强调,政府需扮演好中立、监督角色,实现隐私保护与公平竞争的协同共赢,同时对新模式、新业态应采取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的方法,以促进经济福利的增长。
卢雁处⻓
高峰对谈
高峰对谈环节,由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秘书长蔡治博士担任主持人,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改和法律部制度合规室经理潘胜,前某基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员额法官,中国核工业集团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审计法务部高级主管宋燕,中央财经大学“菁英学者”、副教授,法学院商法教研室副主任,资产管理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游以及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副院长、企业法治事业部副总监赵黎明等嘉宾围绕“法学创新实践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机制”主题展开深度对谈,各位对谈者从数字技术的创新运用成效和远景展望切入,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创新性地改变法学实践面貌。
潘胜先生分享了数字技术在企业合规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法律服务的形态和边界;讲解了中国石化正在建立的“五合一”法治和微数据平台,以及在规章制度管理、合同智能审查和文案自动编写等方面的应用实例。通过融合司法数据资源和构建法律知识图谱,数字技术为法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缩短了审理时间,提高了案件审结率。未来,随着平台化、无纸化、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法院将向“全域数字法院”迈进,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司法平台、全时空在线的司法服务、全流程智能的司法模式以及全方位变革的司法制度。
宋燕女士从司法裁判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数字技术对司法活动的影响,包括无纸化立案、电子送达和异步审理等。她强调,未来的法院将不再是固定的场所,而是无处不在的移动式在线服务,这将极大地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同时,数字法院汇聚的案件信息将成为反映社会动态的重要数据资源,推动法律从事后救济向事前规训转变。
周游副教授在发言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他通过个人教学经验,指出AI在提高教学资源共享和传承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AI在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带来的挑战。周副教授首先提到了AI在学生评估中的滥用问题:即便在断网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在考试时利用本地化的AI制作答案,但AI写出来的答案,虽然形式规范,却也暴露出华丽文辞背后的空洞与虚伪。另外,周副教授建议改革考核机制。比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采用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适应AI时代对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的需求。他还强调了AI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呼吁对技术发展进行伦理层面的深入思考。
赵黎明先生在对谈中分享了自己从企业法务到法律科技产品研发者的转变经历,并强调了技术在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方面的潜力。他指出,尽管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和知识应用方面可能超越人类,但人类在综合思考和创新方面的能力是AI难以复制的。赵黎明先生认为,技术的发展应该帮助人类释放潜能,去探索和完成更深层次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地替代人力。因此,教育和法学实践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培养能够与AI协同工作并发挥人类独特优势的法律人才。
本次对谈为数字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数字技术有望在司法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公正。
本环节结束后,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副总经理何远琼博士为活动的上午部分作总结致辞。何远琼博士盛赞上午场各位嘉宾带来的知识盛宴,并代表北大法宝对各位嘉宾长久以来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未来,法宝将不负期待,在法律科技的道路上一直前行不辍,创新不止,邀请大家共同期待法律科技未来的精彩。
何远琼副总经理
下午场,由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担任本环节串讲主持人,主持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及新品发布环节。王凤梅女士谈到,自己从传统法律行业转至法律服务业,再在投身新媒体领域创业的过程当中,一直与很多法律科技公司以及新兴的法律服务组织密切同行,非常高兴见证法律科技行业领军企业在本次会议中分享数十载砥砺前行、光辉奋进的心路历程。
王凤梅女士
主题演讲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CTO梁亮等嘉宾出席本环节并发表主题演讲。
本环节伊始,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围绕“法途友你”作主题演讲。赵晓海总经理首先回顾了北大法宝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法律数据库的发展历程,从北大法律系成功研制中国第一个法律数据库,再到“北大法律信息网”的上线,展现了法律信息服务从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演变。其次,赵晓海总经理结合北大法学院120周年和北大法宝25周年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及北大法宝在法律科技领域的贡献,突出强调了人工智能与法律结合的广阔前景,如AI在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公民法律教育中的潜在作用。再次,赵晓海总经理在发言中回忆了在法律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历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多位专家、学者,包括他们在建设法律数据库、推动法律信息网上线等方面的探索及卓越成就。最后,赵晓海总经理以数字人的形象结束了演讲,并期待在数字元宇宙的新纪元中,大模型多模态技术能够为法律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赵晓海总经理的发言揭示了法律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法律与人工智能在跨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期待法律科技在未来能够为法律行业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
赵晓海总经理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围绕“人工智能与法律语言”作主题演讲。车浩教授在发言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法律语言的关系,并提出了三个核心论点:语言的功能、法律语言的特性,以及人工智能对法律语言的影响。他强调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构建个体存在和社会组织的基础。法律语言以其精确性和专业性,旨在减少解释空间,遏制司法权力,但实际应用中,法律语言的解释不可避免,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条文可以完全精确地适用于所有事实。车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法律语言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辅助法律判决,但法律人的工作涉及的不仅是理性判断,还包括情感、人文关怀和智慧,这些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他认为,法律人的角色是将专业法律世界与普通人的生活世界拉近并沟通,而这一过程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发言最后,车教授再次强调了法律语言的复杂性和法律人工作的独特价值。
车浩教授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CTO梁亮博士围绕“AI有未来”作主题演讲。梁亮博士指出,人工智能具有过程不可预测但结果可接受的特点以及强大的生产力提升价值,其发展面临可解释性和行为可预测性问题。在技术路线上,有全域数据训练通用大模型、基于群论的专家系统和HAII与AIUIE系统三条路线,建议从社会需求和生产力角度思考产品应用。在行业未来方面,大模型在法律行业应用多为检索增强模式,缺乏法律专业性逻辑,导致用户缺乏原生信任。梁亮博士提出,要通过共同教育、分层训练解决可解释性问题,包括将法律专业知识融入模型训练,让模型从高中生水平提升为法科生水平再到行业从业者水平,他同时强调高质量带有人类特征的专业逻辑化数据不可替代,展示了法宝法律数据集及相关成果,如对法律文本的自动分析解读,自动生成假定前提等,以提升AI推理过程的可接受性。最后,梁亮博士提出智慧法库与智能法典概念,为法律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考与探索方向。
梁亮博士
圆桌论坛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辜凌云担任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图谱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CCF中国计算法学分会常委吕长军,秘塔科技COO王益为,腾讯集团专家法律顾问谭乃文,京东科技法律合规部高级法律顾问杨一琦,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张弦等嘉宾围绕“话新声,法律科技实践应用论道局”主题开展深度对谈。
辜凌云博士
Q1:人工智能对于我们整个社会全领域的冲击的环境之下,各类的法律科技的应用产品层出不穷。在进行研发的过程当中,法律科技如何改变了整个法律共同体,如何改变我们整个的工作方式,以及这种变革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图谱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CCF中国计算法学分会常委吕长军在发言中首先强调了法律领域对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从早期的AI到深度学习,再到法律大模型等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众多法律科技产品,这些产品通过提高效率改变了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他指出,法律科技产品的优势在于减轻了法律工作者的劳动负担,使他们能够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然而,他也提出了潜在的劣势,包括可能增加法律工作的惰性,影响法律人基本功的培养,以及对初级法律工作者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内卷现象。他总结认为,法律科技产品对行业的主要影响包括改变了工作方法和步骤,以及对法律行业内部结构和工作分配的影响。
Q2:在法律科技领域,知识服务和人工智能的结合点在哪些方面?在知识管理过程中,AI可以用来做什么?
秘塔科技COO王益为在发言中讨论了法律科技领域中知识服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以及AI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他指出,尽管AI被视为生产力工具,其在法律行业的落地存在难度,主要因为人们对AI的不信任,担心知识被AI学习后会取代他们的工作。他提到,这种担忧类似于过去对微软Word的担忧,但随着工具的强大,人们逐渐接受并依赖这些工具。王益为强调,通过展示AI能显著提高生产力,可以突破人们对AI的心理顾虑。他还提到了私有化部署和保密协议等手段来促进AI的落地。王益为展望了AI在个性化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如AI搜索技术,可以帮助管理和搜索知识库,这一技术已不再是玩具,而是可以实际落地的工具。他期待与法宝合作,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知识管理,提高效率。
Q3: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法律人面对的挑战众多,选择一两个印象深刻的问题,与现场嘉宾聊一聊这些挑战的应对方式或案例。
腾讯集团专家法律顾问谭乃文指出,随着AI技术的进步,它不仅能够辅助法律专家进行更精确的损害评估,还能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支持,尤其是在版权检测和侵权识别方面。然而,AI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作品的版权归属、市场对作品真实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如何平衡创作者权益和公共利益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法律专家、技术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法律框架和技术支持,以确保AI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健康发展。随着AI技术的发展,法律行业需要重新审视工作价值和伦理挑战,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
Q4:结合在企业合规实务中的经历,谈谈法律科技改变合规工作,以及如何确保合规工作跟上业务步伐?
京东科技法律合规部高级法律顾问杨一琦在发言中强调了法律科技对企业合规工作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模式风险的科技化识别与评估、合规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她提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能够挖掘历史数据,识别业务风险和趋势,并将合规管理嵌入业务流程,提高效率。杨一琦女士分享了京东合规团队对法律科技的积极态度,并从用户和产品经理的视角参与产品打造,如智能法院平台和合同智能审核工具。她认为,要跟上法律科技发展的步伐,企业合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行业动态,探索法律服务模式创新,用AI执行机械性工作,解放人力,提高合规工作效率。
Q5:您平时在工作当中接触到大量客户,或者说用户关于法律人工智能的需求,怎么去判断哪些需求可以用法律大模型去解决?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张弦在发言中从技术角度探讨了法律科技领域中大模型应用的可能性和挑战。张弦指出,评估大模型在法律领域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四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技术因素,需要评估当前大模型的能力是否足以满足特定需求。这包括模型的知识储备和推理能力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目标法律问题。然后是数据因素,数据是智能的来源,实现需求的前提是拥有充足且均匀分布的数据样本。如果数据样本不足或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模型产生偏见,影响大模型辅助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第三是人才团队因素,还需考虑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合现有团队的能力。最后是价值因素,就是否值得去用大模型解决,投入产出比是否合适。
此外,张弦强调,尽管大模型的发展使计算机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但仍然存在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大模型有时能提供准确的答案,但仍然可能出现幻觉和遵循指令不足的情况。因此,建立可溯源和可信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确保其在法律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法宝新品发布
新品发布环节,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副院长、企业法治事业部副总监赵黎明发布新一代智能合同平台——法宝来合同。赵黎明副总监提到,“法宝来合同”是从之前的“法宝来签”产品更名而来,这一变更不仅体现了北大法宝作为法律科技公司25年的传承,也标志着公司在新时代下的新使命——“让法律更智能”。赵黎明副总监解释了新品牌名“法宝来合同”的含义,强调“来”字代表的是对合作伙伴和用户的欢迎与服务。他指出,法宝来合同将聚焦合同场景,通过数据和大模型驱动的方式,提供智能合同审查等核心功能,并计划探索构建生态型智能法律服务平台。他还提到,2024年法宝来合同在每个季度都实现了自研核心功能、生态合作和产品营销模式上的突破,包括智能合同审查功能的上线和引入法天使模板库,为用户带来了高质量的合同模板资源。最后,赵黎明副总监提出了对未来法律科技趋势的三个判断:大模型驱动的法律科技产品已具备提供简单法律服务的能力;法律服务行业最终交付的结果还需要人机协作;法律服务的易得性提高将刺激市场扩大。基于这些趋势,北大法宝将尝试以智能合同为起点,探索建设智能法律服务平台,促进需求方和供应商在平台上的交流合作,期待大家持续关注并支持法宝来合同的发展。
赵黎明副总监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高级培训讲师张露心担任串场主持人,主持圆桌论坛、新品发布及闭幕致辞环节。
张露心女士
圆桌论坛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生态运营官于泽辉担任圆桌论坛主持人,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郭德忠,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郭涛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北京办管理合伙人、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律师管冰,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汉来,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执行副总裁、合规与知识管理总监、高级合伙人李泳澜等嘉宾围绕“听回声,法宝用户敞心局”主题展开对谈。
问题一:法律科技在当今已经成为法律工作的重要帮手,想请教各位,您是如何使用法律科技为自身的工作高效赋能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使您在众多产品中坚定地选择了法宝?
问题二:各位作为法宝的资深用户,一路见证了法宝的成长与发展。在此,想请各位畅所欲言您对法宝的期望和建议。您希望法宝在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功能,或者引入哪些新的服务?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郭德忠在发言中强调了北大法宝在科研和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提到,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撰写论文和准备课件时,北大法宝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法宝在案例检索方面的分层展示功能,能够根据案例的影响力进行排序,从而节省寻找重要案例的时间。此外,法宝提供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英文翻译,对于加强国际化和双语教学也提供了重要支持,为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郭教授也表达了对北大法宝的深切感激,一直以来北大法宝都是北理工学生进行线上实习的重要平台。自2021年起,学校设立了法学与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的特色班,该班的实习内容也深度依赖于北大法宝,使学生能够融入并参与到法律AI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工作中,法宝在法学教育和实践教学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郭涛在发言中强调了北大法宝在法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他提到,北大法宝提供的法律法规分类详细,包括法规的级别、生效和失效时间、修改历史以及对比方案,这些信息都非常详实可靠。郭律师强调了数据库的准确性对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性,表示北大法宝多年来一直是非常准确和可信赖的,节省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甚至不需要进行二次核验。他还提到,与其他数据库相比,北大法宝的国内法律法规数据库是最全面的,包括一些难以找到的地方规章制度和司法解释。关于中英文互译领域,郭律师指出,近年来北大法宝的翻译质量快速提升,现在在准确性上已经无可挑剔。最后,郭涛律师提到了对北大法宝的信任感,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合伙人是北大校友,对北大有天然的信任。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北京办管理合伙人、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律师管冰在发言中强调了选择北大法宝的三个主要原因:全面性、准确性和应用上的可视化功能。管冰律师特别提到了北大法宝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为国外客户分析案件时,能够提供案件在中国的分布、法院受理情况、判决结果和赔偿金额等关键数据。管冰律师指出,使用北大法宝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因为它能够直接生成包含当事人分布、地域分布和赔偿金额的图表,这些图表可以直接用于报告中,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她认为北大法宝的智能化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且数据直观、精准。总的来说,管冰律师认为北大法宝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智能化应用是其作为法律数据库的重要优势。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汉来在发言中提到,北大法宝覆盖了70%以上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因此对于律所来说,选择北大法宝是出于对其实力和创新的信任。金汉来律师还分享了个人使用体验,指出AI生成的法律文件虽然需要修改,但已经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他同时强调了人工判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复杂的法律问题上,机器辅助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判断。最后,金汉来律师建议北大法宝在移动端和智能端的数字化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执行副总裁、合规与知识管理总监、高级合伙人李泳澜在发言中表示,律所选择北大法宝的原因总结来讲就是它的内容+技术、实力+创新方面的优势。北大法宝数据库内容全面丰富权威,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使得各项功能使用便捷高效,是律所律师们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两年前律所进行数智化平台升级时,也将北大法宝的产品以接口方式接入到了平台的资源中心模块,赋能律师工作。同时,德和衡也是北大法宝重要的内容合作方,为北大法宝的律师实务模块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内容。双方都受益于这种深度的合作关系。谈到对未来的期待,李泳澜律师表示,北大法宝依托北大顶级学府的学术和科研实力以及在法律和AI领域的不断创新努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北大法宝会不断更新和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也希望未来继续与北大法宝相互支持和合作。
圆桌论坛
大康会客厅主理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分会副秘书长杨大康主持本环节圆桌论坛,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阳,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合伙人潘扬,北京星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玮,隆安全国合规委副主任,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隆安湾区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焕,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星伙团队AI行业小组牵头人李绍杰等嘉宾围绕“以AI破局,律所中“老问题”的“新解法”——知识管理与律所运营升级新引擎”主题开展深入对谈。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阳在发言中讨论了律师事务所在知识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她指出,尽管知识管理被普遍认为重要,但国内律所普遍缺乏有效执行。主要问题包括对知识管理的浅显理解,将其等同于文本收集,导致动力不足和利用率低。此外,律师的贡献没有得到记录和激励,使得知识管理难以形成正向循环。程律师认为,AI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自动收集知识,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快速更新过时的知识。她强调,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解决老问题,还能推动知识管理向前发展。最后,程律师提到了人工智能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转变,以及对法律行业管理运营模式的关注。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合伙人潘扬在发言中讨论了一体化律师事务所在知识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他指出,知识管理过往在律师事务所没有落地的原因包括:谁来做,成本谁承担、谁有权限看、谁有好处和谁来更新等关键问题。潘律师提到,尽管AI技术的出现帮助解决了一些知识管理的问题,但采集、整理和更新知识的挑战依然存在。潘扬律师分享了过往经验,即通过公司制一体化的财务机制来承担律所统一管理的知识管理的成本,结合每个部门和行业委员会每年的工作计划,将知识管理纳入目标。同时,在日常品宣文章、培训分享和专题研究中,将内容进行整理和更新,利用AI工具进行语音转写和内容整理,将信息汇总到知识库中。通过建立一种从激励机制、管理机制、成本承担到分享的闭环以促进知识管理逐步落地。
北京星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玮在发言中强调了律所运营管理中AI的重要性,指出除了律师外,律所的其他运营人员也是律所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他提到,AI在辅助律所运营管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举例说明了AI产品如何帮助律所的市场服务人员处理客户咨询,通过同步录音和文字转换,快速生成案件信息表格,并给出基础法律建议。郑玮律师认为,这些70分的AI产品可能比99分的产品更能满足律所运营管理的需求,因为它们能更高效地处理案源流入等问题。其次,郑律师还提到了AI在品牌宣传和知识管理方面的应用,如将讲课内容快速转写成新闻稿,以及帮助总结案例内容。从运营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通用AI结合一定法律背景的AI产品,能够为律所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是老问题的新阶段。
隆安全国合规委副主任,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隆安湾区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焕在发言中讨论了法律科技产品,特别是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和市场教育过程。他提到,去年市场上主要只有两个AI产品值得关注,而国产产品尚未成熟。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包括北大法宝在内的多家法律科技公司推出了自己的AI产品,显示出产品的逐渐发展和成熟。陈律师强调,律师在使用AI产品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而法律科技公司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水平。他提到,法律科技公司的产品负责人曾表示,如果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还需要动脑筋,那就是对产品的不尊重,意味着产品应该对用户更加友好。陈律师认为,无论是律师的使用水平还是法律科技公司的产品发展,都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需要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
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星伙团队AI行业小组牵头人李绍杰在发言中介绍了万象天勤北京办公室的星火团队,这是一个由资深专业律师组成的独立律师团队,拥有专门的管理体系和运营制度。他强调了知识管理在律所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协同:律师与AI产品之间的协同、律师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协同、以及与甲方客户之间的协同。李律师认为AI产品能够帮助律师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并期待AI产品能够促进律师之间的协作,沉淀智慧,并打破律师独狼式工作模式,建立不同的链接点。他还提到了AI工具在处理专业术语和方言时的挑战,强调了准确性在AI应用中的重要性。
新品发布
律爱多团队版发布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总经理助理、产品中心总监赵佳,政法行业总监郭璐、产品中心副总监吕诚以及立法运营总监曹琴携北大法宝智能律师平台新品牌——律爱多团队版以及法宝AI应用开发平台系列产品亮相新品发布环节。
赵佳总监在发言中分享了AI时代律所团队知识管理在协同、共享领域的一些思考,同时重磅发布了法宝律爱多团队版产品。自6月份法宝生态大会正式发布以来,本次发布的团队版是法宝律爱多产品再一次重大升级。在知识库搭建、智能检索、问答助手以及应用中心四大核心模块和功能矩阵基础之上,团队版重点解决如何让知识在律师团队中流动起来、高效实现团队知识资产转化的问题。赵佳总监在产品发布中结合律师日常业务重点演示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涉及实习律师和资深律师使用团队知识库进行法律检索、编辑和存储初稿和定稿文档;第二个场景描述了律师如何利用团队知识库通过问答助手模块生成视频主题和口播稿,用于营销和专业能力展示。通过这两个场景的演示和解读,赵佳总监指出,借助于法宝律爱多团队版角色划分、跨库智能检索、问答助手内容生成、检索结果二次编辑收录等核心功能,可以帮助律所实现精细化团队知识管理,辅助知识转化融于业务流程,降低律师进行知识资产转化的难度和成本,从而有效促进律师团队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与应用,更好地赋能律师业务拓展、提质增效。在发布会最后,赵佳总监指出,后续将重点规划研发融合业务场景、知识库、业务流以及工具四位一体的法宝律爱多智能体,并欢迎感兴趣的律师律所一起共创智能体搭建与应用。
赵佳总监
法宝AI应用开发平台发布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政法行业总监郭璐在介绍北大法宝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时强调,该平台是为法律科技行业设计的AI原生应用开发平台,旨在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以提升法律人及其组织的运营效率与工作质量。他以中央厨房形象的类比智能体平台,说明了平台支持法宝来言、GPT4o、国内大厂等多种大模型,简化AI应用开发流程,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参与定义和快捷操作;通过集成多种工具组件,提供易于使用的接口,帮助法律专业人士专注于业务洞察和需求梳理;进而以权威向量化的法律大数据、强大的AI推理和计算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辅助,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北大法宝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以“让法律更智能”为使命,期待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院校机构、企业金融业、律协律所等法律工作者加入法宝AI生态,共同探索法律科技的未来。随后,2024年北大法宝智能体大赛的优胜队“橘锋”张桢代表法学生和青年律师发言,介绍了劳动纠纷智能体搭建的经验和收获,表达了智能工具对学习和工作的积极影响。
郭璐总监
最后,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产品中心副总监吕诚及立法运营总监曹琴分别围绕“法宝角色版——智伴生涯,共创未来”及智慧立法产品展开分享。吕诚副总监介绍,,法宝数据库产品陪伴一年一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法律人从莘莘学子到职业精英,一直走过了25个年头。我们深知法科学生从校园到职场每个阶段对使用法律数据的需求与场景大有不同,因此,我们从目前“法宝V6”通用数据库产品的千人一面,升级具象出法科学生法律职业旅途中不同阶段角色版。遵循北大法宝CEO赵晓海先生“律企学服外”的顶层规划,本次我们发布[法宝AI莘莘]与[新法宝律师]。[法宝AI莘莘]是针对学院场景研发,智搜全球文献→论文初稿→智能排版→智能引注,为智能论文写作引注发表为产品逻辑,为在校法律人提供法宝智慧学术研究平台。[新法宝律师]即是法宝律师系列产品的集成平台,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为律师们提供AI效率工具箱,也为各位律师提供了私域运营平台,还有传统数据库产品暂无的专业聚类和指引。在新法宝律师里,既可以宣传自己,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务见解,也可以在工作台中进行业务对接、团队协作,还可以使用法宝产品系统中的智能增值功能。法宝角色版是法律行业设计的AI应用平台,通过智能工具提升律师工作效率和学术研究深度广度,包括个性化工作台、智能文书撰写、全球文献AI搜索、内刊智能引注排版。法宝数据库产品未来将在国际市场拓展和生态合作方面的未来规划,预示着法宝V6将引领法律服务行业向更高效、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期待继续陪伴一代又一代法律人成长前行。曹琴总监则介绍了提高立法效率和质量的智能立法辅助工具,该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审查、文本生成、智能文本等,辅助立法者进行立法活动。产品功能覆盖立法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包括备案审查信息平台、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系统等,服务于60多家立法机构,包括国家部委、地方人大、司法厅局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展现了其在立法领域的广泛应用。
闭幕致辞
会议最后,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作会议闭幕致辞。赵晓海总经理对线上线下嘉宾的参与致以诚挚的谢意,多年来北大法宝的每一步探索、每一步前行,都凝聚着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用户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法宝用户长久以来的信任与肯定,有你、有AI、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