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管理 · 全球论坛组委会、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以下简称“C50+”)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管理 · 全球论坛暨第十七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盛典在无锡隆重举行。
在AI数智时代,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更适用于中国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管理模式如何展现新作为?为深入探讨中国管理模式建构的多种可能,本届论坛围绕“发现中国管理模式”这一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多位C50+成员参与探讨,以前瞻性的观点、独到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案例,奉献了一场管理思想盛宴,激发了与会者和业界对中国管理模式的新认知和新思考。
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管理模式的核心,长城物业集团董事长陈耀忠表示,“以人为本”,是最能代表中国管理模式原则的一个词。在他看来,“中国管理模式”六个字中,“管理”二字最为关键,管理离不开组织,而组织管理中,“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他认为,未来研究中国管理模式需重点放到学习型组织建设,以提升员工成长和组织竞争力。
青岛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乐国林教授指出,研究中国管理模式需关注人、组织、科技同企业的关系,并提出中国管理模式的打造路径,即首先要提出好的思想,其次是形成专业科学的管理范式,再次是厚植民本人和的中国基因,并在实践中得到管理成效,进而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表示,发现中国管理模式,首先要对中国管理的过去、现在有着全面认识,才能探讨新发现对未来的指导意义。他认为,站在更大的舞台上,需要认识到,相比西方管理理论,以人为本、以事为本的中国管理模式,更加适用于中国企业,变局时期,企业家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明确初心使命。
在本次圆桌讨论中,管理者们虽观点纷呈,却共同强调了“人”在中国管理模式中的核心地位。正如陈耀忠所言,“以人为本”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中国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
对于中国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郑文全教授从两个维度进行了分享。他表示,文化与科技创新是研究阐释中国管理的关键维度,在文化维度上,中国式管理应该像寺庙一样利他、像书院一样教育、像晋商一样高度激励;在科技创新维度上,中国式管理应发挥天才模式和组织优势,建立开放式、分散式的创新机制。
作为国际学术界代表,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终身正教授李平表示,中西融合、全球共管是中国管理的未来方向。他表示,中国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管理理论的有机融合与整合,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产业出海的过程中,也要把中国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带出去,共建全球的管理理论体系。
而针对中国管理模式文化底蕴的话题,一心堂集团董事长阮鸿献表示,中国近十年来涌现世界级企业和产业,可归因于中国人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这在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中得到体现。中医文化主张未病先防、未病先治,从管理理论来讲,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也需要企业有“上医治未病”的前瞻性。阮鸿献表示,继承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并跨海传播,将让中国文化和管理模式更有生命力。
在圆桌论坛的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王方华教授进行了分享和总结。他表示,探索中国管理模式需要有指引方向的“路标”,还需要为新思路新方法的突破提供动力的“加油站”,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17年历史,现阶段已将240多个获奖企业案例整合成《路标》一书,为有志于发展中国管理的企业家、学者,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与指引。
王方华表示,当今国际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家、学者必须研究清楚特定环境下新的发展路径,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形成中国管理模式。他表示,中国管理模式不能止步于过去,更要关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涌现出体现中国管理模式的、数智驱动下新模式的创新,让中国管理模式在推动中国企业管理变革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