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资讯 TOM    2025-02-12 10:33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现在很多新人,做记者,缺乏新闻敏感性。

特别好的新闻都能眼睁睁错过,搞得我都想回去干记者。

就前天,一小朋友随口说:美国人问哪里可以看《哪吒》。

我说在哪儿问的,对方答在小红书。

我说狗日,这是大新闻,你一点敏感性都没有?

记不记得上个月,百万美方网民涌入小红书。

《人民日报》还发文打气,大意是这么说的:

与其说这是洋网民,不如说是“地球村村民”;与其说是“流浪”,不如说是找到了“新家”。

基本等于是定性了,小红书这是“地球村”一期样板工程。

现在近一个月过去,上面的美国人还没走,还在馋《哪吒》,说明什么?

说明工程顺利竣工了呗!老外已经安了家,搞软装了。

那么好一个新闻,你咋就当瓜吃?

说几句我方这个“地球村”样板工程,又搞笑又魔幻。

起因不详说了,大家估计都明白,责任全在美帝。

这事儿能落到小红书头上,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意外。

我国江湖历史上,拢共发生过三次不太靠谱的仓促上阵:

一次是北宋,派老实和尚虚竹去对付星宿老怪。

二次是明代,派只会吃喝玩乐的“梅庄四友”去看守魔头任我行。

第三次就是上个月,小红书网友出战,接收洋网民。

我就腹黑地想:

假如这个项目我方有事先招标,多半轮不到小红书。

我觉得哪怕豆瓣中标都轮不到小红书。

因为太没有战斗属性了,疯了,派小红书去战斗?

就它那个社区,那些闲云野鹤、卡皮巴拉,几个能打的,是用citywalk累死敌人,还是“美国朋友,听劝”?

可是历史充满了偶然,上帝偏要掷骰子,“滔天富贵”咣当歪砸头上。

还没等小红书反应过来,百万洋网民已经拖儿带女涌来了,活像《哪吒》里被抛弃的螃蟹精、皮皮虾、海瓜子……

面对既成事实,我方只得将计就计了。

活像无崖子对虚竹说:唉唉,派你去面对丁春秋,本非合适人选……天意,天意啊!

小红书则懵逼地把油盐酱醋、花锄围裙丢下,说:保证完成任务!这就和美国人tv!先t哪?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然后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新来的老美才放下铺盖卷,还在疑惑地观望,就迅速被古老东方的人情世故所淹没。

他们发现这不是一般的“地球村”,而是中国特色地球村。

梗多表情包多,好人多套路也多。

朋友来了有好酒,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特地去翻了近一个月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活像看了大型语言类节目,笑到脸痛。

有老外用汉字介绍家庭成员,说自己有两个爷爷,两个奶奶。

中国网友回复:哥们你可以去做摇摇车,来学习家庭人物关系。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有中国博主教美国人三个实用汉语:

看到非常棒的视频,就说“666”;看到好玩的就说“XSWL(笑死我了)”;如果看到一个厉害的技巧,就说“NB”。

美国人回复:666。

之前人们还有个刻板印象,该红书女性用户多,后来发现其实男人吃饭也上桌。

有个美国钓鱼佬分享了一个钓鱼放生视频,获得国内男钓友回复:

钓友您好,在下名叫“常挂底”。

然后评论区各种队形就开始了:在下常打龟、在下四不钓、在下钓不到、在下常爆竿......

不确定美国钓友是否看得懂,但他目瞪口呆地点了个赞。

抱歉这里要刻板印象一下,常听说,一些老外,尤其老白,喜欢彬彬有礼假夸夸。

“哎呀我好喜欢你的衣服。”

“哎呀你做的食物太不可思议太美味了。”

然后转头扑克脸。

他们应该见识一下中国大型生活类社交媒体上的夸夸。

如果把你当了朋友,那夸起来,情绪价值绝对点爆。

一位女博主试中国风妆容,评论首条是:姐妹你真的很适合,面如银盘,柳眉如烟,腮凝新荔,双眸含情。

简直是用考研的本事来促进世界和平。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还有一个美国人发帖说,我是个污水检测员,我对自己的工作有点羞于启齿,人们会觉得脏。

一个国内网民回帖:你没意识到?你是管着人家啊,厂子能不能排放你说了算,哥们你是个regulator啊,有实权啊。

这句非常社会、非常体制味儿的夸夸,如同横穿太平洋的暖流,瞬间照亮美国工人阶级心房。

比一百句敷衍的“你很棒”“要相信你自己”都管用,毕竟权力是男人的春药。

对方振奋地回“yes!”,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强得可怕。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我还发现中国网民什么天都能聊。

要聊接地气的,这里有九年制教育漏网之鱼;要聊高大上的,这里有扩招无数轮之后的大批硕士博士。

有一个冷酷脸的黑人博士妹子,发了个在实验室做电泳的视频。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她大概只是想在茫茫人海中偶遇一两个同行。

结果被小红书上的实验室牛马们发现了。

你猜回复多少?6666条,硬是几乎没一条我能看懂的:

“想问下你们实验室,跑完一次wb需要多长时间?”

“你们做wb在孵育抗体的时候是完整的全膜还是裁膜?”

“请问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提取蛋白质时,是否在装载后高温加热蛋白质?”

我忍不住都想回复:你们聊这么私密的事都不避人的?

中国网民绝不会让话掉地下,这是基本功。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有几个美国高中姑娘展示自己的午餐:

香蕉、面包、一点番茄汤。

国内网民淡淡回复:“这是饭前吃的,还是饭后吃的?”

简单一句,云淡风轻,却又震耳欲聋。

那一瞬间于谦、李伯清、呼兰灵魂附体。

不只能接话,他们还特别能共情,怪会疼人。

有好几个意大利人说,菠萝披萨真的接受不了啊。

有网民回一张包橘子瓣的饺子,说:想想这个我就能理解你了,都不容易。

导致老外甚至已经学会了中式四大共情:

来都来了,大过年的,还是孩子,都不容易。有的还学会了“多喝热水”。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傻乐呵的老美不会知道,一个中国人顺利长到成年,要经过多少说话的淬炼。

从小就要会叫人,聚会就要表演节目,上学先学写检讨,工作了先会说“收到!”

还有多少必经的语言关卡,山东的酒桌,东北的炕头,北京的出租车,重庆的火锅店,经受女人的盘诘,男人的凝视,同学会的阴阳,领导的黄段子,千锤百炼才能化茧成蝶,变成一个好东西。

别的不说,一穷二白回家过年,咱都能应付到初七,百来万老外有什么消化不了的?

最近流行一句话,伟大是不能计划的,其实逗比的地球村也不能计划。

在过去互联网民的计划中,“地球村”有过几种模式。

有“七伤拳模式”,先伤我,再伤敌,甚至以当年聚贤庄围攻契丹人的劲头,对境外ip应激反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外人来了就打七伤拳,大家一起相约icu。

有“古墓派模式”,自我封闭,外面世界都是渣男,咱们在活死人墓谁也不许出去,定期检查守宫砂,谁出去就拍死谁。

有“月亮圆模式”,误以为什么都是外面的月亮圆,国内搓澡搓两面,国外搓澡搓四面。

“地球村”的概念说了那么多年,以为早就该建成了,结果近年来,组到组、户到户拆伙过日子,村子反而越来越散装,原来还通摩托车的路,现在骡马都快不通了。

山川异域,结果抑郁;风月同天,难扛三天。

谁也想不到,一个年底意外上马的“地球村样板工程”,居然在对方空里活棋,实现了中美合租。

原来吃汉堡的舌头一样可以吃水蒸蛋,原来外人也不全是居心叵测,我们也不是那么不会聊天。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看到如今很多人在论证:红薯们到底做对了什么,为什么新来的洋网民陷溺其中不能自拔?

一群貌似最没有战斗癖好的社区居民,咋做到的?

其实就是包容和有趣产生的吸引力。谈天说地的风陵渡,一定比非黑即白的聚贤庄好玩。

外国人一样是人。一个天天慷慨激昂随时索取你认同的大哥,和一个即便不十分了解你,但肯和你一起聊聊生活趣事,分享点“笔记”的同学,人们肯定更喜欢后者。

就和过年回家的道理一样,多聊天少抬杠,爱凑趣不极端,包容得大大方方,自恋得明明白白,这样过年保证热闹。

中国人很爱讲“和”,儒家有所谓“和而不同”。孔门十哲里的子夏还说,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就是国人的道。

注意这话里还有原则,是兄弟,不是爹。

说白了,其实建“地球村”很复杂也很简单。

能够一统江湖的,终将是江湖本身。

如不自宫,照样成功。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