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和要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2019年“中国生生不息心理学会”上,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首次提出了“第三代心理咨询师”的概念,这一前瞻性的理念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革新者,黄伟强一直致力于推动心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此次提出的新概念也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黄伟强在心理行业已经深耕了23年,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深耕,他不仅见证了心理行业的快速发展,还对行业的现状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心理行业之所以未能实现爆发式增长,主观原因在于这一代心理人尚未能充分建立起大众对心理学的信心。
尽管国内心理服务的需求旺盛,心理咨询师的数量亦不在少数,但真正被大众认可为“好”的心理咨询师却并不多。在当前阶段,大多数心理人认为,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高度的专业性。然而,黄伟强通过对壹心理咨询平台过去14年来访者留言的深入分析,发现用户在评价时很少直接提及咨询师的“专业性”,而是更多地称赞他们的细心、温暖和耐心。
对于大众而言,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是必要的基础,但仅有专业显然不足以满足大众多元化的需求。为了重新建立起大众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的信心,黄伟强强调,关键在于培养更多“第三代心理咨询师”——他们不仅具备可靠、扎实的专业技术,更宝贵的是,他们的内心是辽阔的,身上散发着人格魅力。这类心理咨询师能够将心理学真正地“活出来”,他们自带光芒,拥有疗愈型人格,在生活中是大家愿意靠近、甚至渴望成为的人。
回顾历史,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设立了心理学系,这标志着中国心理学专业的正式建立。自此以后,中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先辈,他们将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流派、技术引入中国,为心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第一代心理人,他们是中国心理行业的奠基者,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有了心理学。
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让大量的心理学爱好者开始关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他们怀揣着对心理学的极大热情,积极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并成功获得了证书。然而,短期的突击学习难以培养出真正具备实战能力的心理咨询师。虽然最终有130万人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证书,但真正能够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却不到5万人。这是第二代心理人,他们对心理学充满热忱,是心理学发展长夜中的重要推动力。
2017年,心理咨询师证书被取消。随着“她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互联网大厂的女性开始学习心理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心理人在实践的磨砺中开始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心理咨询师群体中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他们不仅专业技术可靠扎实,更具备宝贵的辽阔内心和迷人的人格魅力。黄伟强将这样一群心理人称之为“第三代心理咨询师”或“第三代心理人”。他们是中国心理行业的未来,是心理学行业发展的“报春鸟”。
展望未来,黄伟强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第三代心理咨询师的日益增多,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将有望真正摆脱当前的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