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迈入全新发展阶段。生成式AI从“工具”进化为“共创伙伴”,大模型与物联网深度融合,鸿蒙生态覆盖全球超10亿终端,低代码开发成为全民创新标配。在这一背景下,第五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暨2025华为开发者大赛·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赛题发布会于4月27日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常华阳,上实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以及华为上海云业务部部长何石等代表到场,共同发布了本届大赛的赛题。
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赛题发布
科技赋能教育,数据引领未来
本届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创智学院、上海科技馆指导,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上海市育思青少年计算科学发展中心、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承办。大赛面向在读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参赛者将依托华为云强大的技术资源,设计解决方案、主导实验设计、测试和实践,完成具备原创性与创新性的作品开发。大赛秉持“以技术创新,让美好发生”的精神,围绕“数据驱动”的开发理念,鼓励青少年在比赛中,以数据为核心介质,在整合创新与应用实现中完成创意表达,并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
从2022年至今,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首届大赛即吸引了全国30余省份、630余所学校的3336名学生参与。截止到去年,大赛影响力已辐射至全球范围,吸引近2万名青少年参与。今年,参赛同学将通过华为数字课堂“时习知”,了解华为开发者空间、华为云Astro低代码开发平台等最新的技术与工具,并利用所学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华为云研发工程师也会在赛程中参与指导。大赛结合“学、训、赛”模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开发者思维,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从中脱颖而出,例如自动识别,捡拾垃圾的“海洋守护者——风力怪兽”、实时扫描前方障碍物,并发出提醒的“智能导盲杖”等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参赛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同华为云“Cloud for Good”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
上实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 徐红
上实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在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11月,上海市实验学校已成功获批“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称号。通过数据采集,学校已初步实现了学生潜能画像的动态分析,并利用AI,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未来,上实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提供实践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 倪闽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对往届赛事给予了高度认可。并对到场参加发布会的同学给予了自己的期待:数字化工作是无边无际的,它可以不受物理规律的限制,完全依靠想象力去开拓。青少年要保持创意和想象力,在人工智能、低代码等技术的帮助下,创造出成年人无法创造的数字世界。在数字化世界里,年轻人远比成年人更伟大。
华为上海云业务部部长 何石
华为上海云业务部部长何石在赛题发布会现场表示:华为的长期战略是以高质量为底座,持续构建战略纵深。如果说技术的突破和能力的构建是解决0到1的问题,生态的共建才能够真正打开行业智能化从1到无限的可能,而今天到场的每一位同学,也是华为生态的重要组成之一。“今日参加竞赛的同学,也许就是未来的科技从业者。欢迎大家未来可以加入华为,为我们的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赛题解析,从创意到实践
本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以“让世界充满AI”为主题,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让青少年在体验、学习、运用的过程中提升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助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推动长三角人工智能教育合作与创新发展。“2025华为开发者大赛·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属于AI竞技场-AI智能创新应用板块:赛题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数据世界”的主题展开,尝试构建“数据工厂”。参赛同学可基于身边的问题,如智慧交通、环境监测、医疗智能等,以数据驱动为开发理念,设计开发涵盖软件应用、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等的开发项目,通过完整呈现AI与数据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处理,实现从人工智能认知到创新实践的能力跃迁。
上海市育思青少年计算科学发展中心副理事长 鲍瀚翔
赛题公布现场,上海市育思青少年计算科学发展中心副理事长鲍瀚翔对赛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并分享了往届比赛的优秀案例。他总结到:“在数字化时代,如何高效地采集、处理、分析数据是当代科技探索的重要方向。本次科创比赛以人工智能赋能“数据世界”为核心概念,鼓励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并结合低代码开发平台、数据大屏等,通过实践探索数据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培养数据流转过程中的‘端到端’创新。”
在技术讲座环节,华为云PaaS产品部的技术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低代码主题分享,他系统地介绍了华为云Astro低代码平台的核心服务,结合流程化、可视化的案例,展示了Astro低代码平台如何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能提升,同时也探讨了低代码与AI技术的融合趋势,为同学们解锁了AI技术落地的实践通道,给未来的开发者们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
鼓励创新思维,探索AI教育的星辰大海
伴随影响力的扩大和赛道选题的发布,大赛的奖项设置也进行了改进与扩充。围绕未来“开发者”人才的定位,评委会将根据不同年龄层的认知层次和研究能力,匹配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数据能力、价值观、学习能力、项目展示等评审维度分别进行考察。结合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项目总数提升,参赛项目的获奖率也将提升至70%。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迭代突破。生成式AI推动人机交互范式革新,ChatGPT掀起认知革命,Sora重构视觉生产逻辑,大模型参数量突破万亿级门槛。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AI将创造13万亿美元全球经济价值,各国逐步将AI素养列为数字时代公民的核心竞争力。当AI开始解析蛋白质结构、设计航天器部件、编写司法文书,培养青少年懂AI,用AI是未来教育内容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些学校正在摸索并逐步开设AI相关课程。而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也会成为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技术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少年们写给未来的情书。华为云正在用专业与责任,滋养一个个AI的种子在科技的厚土上生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