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李子柒两访南通,00后孙女让蓝印花布“飞”向Z世代

资讯 TOM    2025-04-08 15:46

在江苏南通二甲镇的正兴染坊里,一家人配合默契,专注地做着一件事——传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用心守护着那一抹独特的蓝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李子柒曾先后两次来到这里,拜访蓝印花布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兴。

李子柒两次到访南通学习技艺

从2018年到2024年,李子柒两次来到正兴染坊,拜访蓝印花布传承人王振兴。2018年,李子柒以“四川小李”的身份第一次来到王振兴家中。她在网上看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后,被深深吸引,于是来到染坊参观。她详细了解了蓝印花布的整个制作流程,并亲身体验了刮浆、染色等环节。

李子柒两访南通,00后孙女让蓝印花布“飞”向Z世代

2024年李子柒拜访王振兴,图源:江苏微旅游

2024年3月23日,李子柒再次来到正兴染坊。在王振兴眼中,李子柒是一个非常认真、尊敬长辈且热情洋溢的姑娘。她专程前来学习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李子柒两次到访南通,深切感受到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喜爱与日俱增,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也逐渐得到改善。王振兴还向李子柒展示了新染的布料和创新产品,这些产品特别时尚且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原来,这些创新设计出自王振兴的孙女徐钰雯之手。作为第三代接班人,她正潜心学习刻版等核心技艺,同时以年轻化设计推动这项技艺破圈。

蓝白之间:三代人的坚守

王振兴家族三代人坚守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的故事令人动容。王振兴今年85岁,与蓝印花布相伴已有60多年。18岁时,他成为二甲印染厂的一名学徒工,从此与蓝印花布结下不解之缘。1995年,王振兴创办了正兴染坊。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使用“大青叶”和“小青缸”,以天然植物蓝草为染料,用传统手法制作蓝印花布。他的产品不褪色、图案清晰,深受市场欢迎。2006年,正兴染坊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展示基地”。

李子柒两访南通,00后孙女让蓝印花布“飞”向Z世代

王振兴一家人的合影,图源:江苏微旅游

正兴染坊里有九名员工,包括两位老人、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和一个孙女,一家人齐心协力从事蓝印花布印染工作。大家的分工十分明确:大儿子王建烽负责业务接洽、图案设计和花版制作;二儿子王建勇主要从事生产,负责染色、配制浆料和刮花等工序;小儿子王建炜掌握靛缸配料,如今保养“小青缸”的工作也由他来完成;三个儿媳则负责洗布、晾晒和缝纫,她们将染好的蓝印花布缝制成服装、帽子、台布、提包等多种工艺品。

“00后”年轻力量的破局:让传统技艺“潮”起来

曾经机器纺织的冲击让蓝印花布一度沦为“博物馆里的摆设”,家族作坊也曾为生计发愁。直到王振兴的孙女徐钰雯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为这份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子柒两访南通,00后孙女让蓝印花布“飞”向Z世代

王振兴的孙女徐钰雯,图源:江苏微旅游

徐钰雯是“00后”,如今24岁。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到蓝印花布的制作中。她已经基本掌握了蓝印花布的制作技艺,并正在潜心研究刻版技术,这是整个制作流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对蓝印花布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蓝印花布,徐钰雯在网上发布蓝印花布的相关视频,还尝试通过直播带货来推广产品,并筹备开设网店。尽管她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曾因经验不足遭遇封号,但她并未放弃,依然坚持探索非遗的年轻化表达方式。她还制作了一些适合年轻人的蓝印花布小产品,如扎染发圈等,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打开市场。

未来可期:千年蓝调的新生

王振兴提到,这几年蓝印花布的变化很大。00后孙女徐钰雯成为接班人后,这门技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今,正兴染坊每年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目前已经接待了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学生,还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和体验。蓝印花布与知名茶饮品牌的周边联名产品更是上架即售罄。王振兴期待这门技艺能持续破圈,让蓝白之美在创新中不断注入年轻的血液。正如李子柒所说:“传统文化就像一位垂暮的老人,它需要不断地被看见,被喜欢。”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