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6年之际,中国机甲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机甲计划”发起人孙世前被正式聘任为中国航母FLEET18舰机甲技术顾问,相关受聘文件同时亮相。结合不久前举行的2025年中国科幻大会中,其代表作《长城龙》作为大会主视觉艺术装置于北京首钢园展出,这两大事件不仅彰显了孙世前在机甲领域的卓越成就,更标志着中国科幻与军工文化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
孙世前受聘成为中国航母FLEET18舰机甲技术顾问,将机甲技术与军工领域结合。他提出,未来将探索机甲在航母维护、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应用,同时通过机甲设计传递军工精神与爱国情怀。这一合作不仅拓展了机甲的实用价值,更以科技艺术形式弘扬文化自信,正如孙世前所言:“机甲是力量与智慧的延伸,更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与此同时,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上,孙世前团队历时七年打造的“中国第一机甲”《长城龙》成为全场焦点。《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提到:“近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举办,这件由“中国机甲之父”孙世前团队创作的机械艺术装置《长城龙》,吸引了很多科幻爱好者驻足。”
这件长19米、重10吨的巨型机械装置,以5000余个精密零件实现长城与巨龙的形态转换,将“传统为魂、科技为骨”的理念推向新高度。孙世前表示:“长城与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图腾,用机甲这一现代载体重新诠释,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自信。”作品自2021年首展以来,已迭代至第四代《长城龙·水墨》,融入水墨元素并优化运输结构,为海外展出奠定基础。刘慈欣评价其“展现了中国科幻从文本到实体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中国机甲领域的开拓者,孙世前以“一己之力”推动中国机甲技术从零到世界领先的跨越。自2017年推出中国首台可驾驶机甲《申猴·大胜号》,到2023年研发全球首款量产机甲平台MECHASUN,具备抢险救灾、复杂地形作业等实用功能。他始终以传统文化为内核,将机甲打造为传播中华文明的创新载体。其《生肖金刚》系列融合十二生肖与机甲艺术,作品《亥猪·红旗》《年画牛·憨憨》等作品四登央视春晚,向全球展示“中国式科幻美学”。从春晚生肖机甲到《长城龙》的出圈,孙世前用机甲重新定义“国潮”,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孙世前以“笨拙却坚定”的姿态,将机甲从艺术装置推向实用领域,从文化符号升华为国家精神象征。他的探索不仅为科幻产业注入活力,更以“中国智造”向世界传递文化自信,书写科技与文明交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