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火山引擎“擎启大模型 教育实战路”系列活动在北京圆满收官。目前,火山引擎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超五成985高校达成合作,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智能化转型。
活动聚焦大模型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核心场景应用,吸引了110余所“双一流”和双高计划高校的权威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索“AI+教育”的创新路径与更多可能。
在活动现场,火山引擎副总裁张鑫分享了大模型应用落地方法论。他指出,火山引擎以豆包大模型、 HiAgent 平台作为教育大模型建设切入点,快速支撑大模型应用搭建与验证,助力教育行业“打通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实现场景的不断开发与落地、沉淀技术资产,搭建开放、智能的创新生态。
火山引擎副总裁 张鑫
浙江大学:大模型加速高校科研进程
浙江大学携手火山引擎,依托 HiAgent 平台,7天时间高效落地“浙大先生”大模型应用体系,为5万+在校师生打造了更智能化的教学教务、科研创新、校园生活等全新体验。
AI 科学家作为“浙大先生”体系中的一站式科研智能平台,集数据整合、文献梳理、科研信息获取与撰写辅助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大模型为用户提供全学科、多语种、多模态数据处理支持,助力高效完成选题分析、资料查找、趋势判断与内容生成,全面提升科研效率与质量。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陈文智
“基于“浙大先生”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构建了 AI 科学家、慧学外语、AI 百事通等多个大模型校园应用场景,实现了“校园处处用 AI,师生人人会 AI” 的智能化校园生态。”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表示。
南开大学:构建智慧校园服务体系,打造首个文学智慧助手
火山引擎全栈 AI 技术生态,支撑南开大学筑牢 AI 服务能力底座,打造国内首个多场景融合大模型能力的智慧校园生态。其中,南开大学构建面向“AI+教育”大数据中心,支撑学校领导驾驶舱、部门仪表盘和师生画像集中展示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多维度数据,并助力学校 AI 广泛应用,同时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测、课程质量的智能评估和课程资源的沉淀,构建了校园智慧管理服务体系。
同时,依托火山引擎 HiAgent 平台,联合南开大学文学院打造国内首个文学智慧学习助手“南开大语智慧学伴”。该应用以“新文科”人才培养为宗旨,围绕中文学科教育目标,整合18年语文数字化教学数据与10余位语文教师宝贵经验,以高质量语料构建大模型垂直应用,为4,000+南开学生提供常态化陪伴学习服务。
“南开大学携手火山引擎探索“AI+教育”,以“打造师生人人可用的大模型操作系统”为目标,通过推广智能服务,改善校园管理与服务体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智慧化能力。”南开大学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焦宝臣表示。
同济大学:师生服务智能化,活跃校园生态
同济大学依托火山引擎 HiAgent 平台,搭建校园 AI 应用创新平台,打造专属智能助手「同济同学」。该助手实现校内多系统智能互通,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基于该平台,同济大学启动“同心云”AI 应用设计大赛,全面激发师生参与热情,推动 AI 能力自主开发与场景落地。校园智能化建设中,使用者的智能素养至关重要,而大赛成功破解这一难题,为全校 AI 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构建起更活跃、更普惠的校园 AI 生态。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许维胜
“与火山引擎合作搭建的 AI 应用创新平台上线后,学校以轻量化成本落地了智能体应用设计大赛,许多非 IT 类专业的学生、学校教职工都踊跃报名,让更多的师生,建设自己的数智应用成为现实。”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许维胜表示。
火山引擎与众多高校深化合作,持续推动大模型能力在教育场景落地。未来,火山引擎将进一步完善合作生态,探索更多“AI+教育”创新路径,加速教育行业智能化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