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在农业农村部座谈会建言:推进猪业结构调整,助力高质量发展

资讯 TOM    2025-07-28 13:14

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汇聚了11家头部猪企、中小养殖户代表,四川、河南、广东等生猪产销大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以及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畜牧业协会主要负责人等,共同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会上,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博士发表了深刻见解,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在农业农村部座谈会建言:推进猪业结构调整,助力高质量发展

猪业地位举足轻重,关乎国计民生

邵根伙博士首先强调了猪业的重要性。他指出,“猪粮安天下,农强方能国强”,生猪产业与粮食产业紧密相连,二者相互促进、生态循环,共同构成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石。同时,生猪产业规模庞大,从业人数众多,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农业强国的建设,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十年发展,成绩与问题并存

回顾过去十年,生猪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邵根伙博士提到,一大批世界级养猪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智能化水平实现大突破,育种技术取得大进步,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降低,料肉比优化。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大企业发展过快,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前3家企业占比接近20%,前30家占比超过40%,前300家占比达65%,部分企业甚至可能达到垄断地位。这种过度集中不仅导致种养结合不友好,还冲击了整个产业链,影响了各方收益,长期来看也不利于疫病防控。

邵根伙博士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百年一遇的非瘟疫情、资本的冲动、各地大招商的力度以及政策扶持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结构失衡等问题。

展望未来,结构调整是关键

针对生猪产业的未来发展,邵根伙博士提出了三点认识。

一是推进结构大调整。他强调“结构决定功能”,建议对生猪养殖规模进行合理限制,单一企业年出栏量不超过3000万头,自繁自养单个规模母猪不超过万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猪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推行种养结合,扩大适度规模猪场。邵根伙博士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猪场和家庭农场,借鉴欧洲模式,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这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加强行业自律,探索配额管理。他建议在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建设,发挥会员自律作用,探索实施配额管理制度。通过行业自律和配额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邵根伙博士还幽默地表示,自己愿意担任猪业秘书长一职,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邵根伙博士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思考他的建议,共同推动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为生猪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猪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