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新氧公益夏令营见证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的“角色转变”

资讯 TOM    2025-07-28 16:42

当塞外的风裹挟着历史的气息,轻轻拂过千年古城的砖瓦,一场关于成长与治愈的旅程,在山西省大同市悄然拉开帷幕。2025年7月21日,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救助修复基金管理委员会为战略指导单位、新氧公益基金会主办的“见大同,见自己”公益夏令营正式启动,迎来了6组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家庭。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因小耳畸形、瘢痕、黑毛痣等体表缺陷,在人生起步阶段面临着更加特殊而复杂的成长课题,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此次夏令营通过文化体验、心理疏导、自信提升和成长记录等环节,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历史文化的同时,开启了一段自我认同与心灵重塑的成长之旅。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整协在项目设计、专家资源等方面的全程指导,为公益行动注入了更专业的力量,也为受助患儿的康复与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氧公益夏令营见证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的“角色转变”

令人动容的是,一位特别的志愿者晓丹(化名)也出现在夏令营现场。曾经,她是新氧美丽计划医疗救助的受益者,而此次,她选择以志愿者的身份全程参与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陪伴鼓励了更多的家庭,生动诠释了公益行动中“从受助到助人”的角色反转,也见证了公益的长期价值。

新氧公益夏令营见证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的“角色转变”

图注:晓丹,2022年新氧美丽计划受助者家属,2025年成为新氧公益志愿者

见大同,更见自己:6组家庭开启温暖治愈之旅

本次“见大同·见自己”新氧公益夏令营围绕“文化体验”和“心理成长”两条主线,策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环节,帮助体表缺陷儿童在历史探索中收获知识,在情感交流中找到自信。夏令营首日,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破冰游戏中迅速消除了陌生感,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稍作休整后,他们先后走进大同博物馆、云冈石窟与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在沉浸式参观中探寻北魏历史的脉络、领略佛教石刻艺术的魅力、聆听能源开采的传奇故事。这场实地研学不仅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更悄然点燃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主动表达的热情。

团体心理辅导是此次夏令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特的我”儿童绘画与分享活动上,孩子们勇敢地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内心感受,赢得在场家长与伙伴的阵阵掌声。亲子合作大挑战、心有千千结、亲子祝福卡等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在互动中增进了解与信任,也让孩子更勇敢地表达内心、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交情境。医学科普讲座则为孩子和家庭提供了专业支持。来自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的付妍婕主任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烧烫伤护理和体表畸形治疗的相关知识,并现场答疑,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实用建议,帮助他们重建对治疗过程的信心与希望。最后的手帐创作环节中,孩子们用画笔、贴纸和一段段亲笔感悟,将旅途中收获的点滴凝聚成一本本独特的成长纪念册。营期结束时,不少孩子已经从起初的羞涩拘谨,变得更加自信、勇敢,他们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也多了一份从容。

从文化遗产到心理建设,每一个活动环节都以帮助体表缺陷儿童走出孤立、找到内心“被看见”的安全感为目标,使每个孩子能够更自信地融入社会。通过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和真诚细腻的心理陪伴,这场夏令营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认知世界,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包容、支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被看见、被接纳中迈出坚定的步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结营仪式上,一位家长红着眼眶分享道:“ 虽然我的孩子经历了不幸,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新氧公益基金会,是在座的各位志愿者、医生、工作人员,还有无数默默关心帮助我们的人,用你们的爱心和行动,为我们点亮了希望之光,给了我们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她还讲到,孩子以前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在这次夏令营,她第一次看到孩子这么放松,这么开心,眼睛里闪着光。这样的转变,正是新氧公益基金会期待看到的成果。 新氧公益基金会深刻明白,对于这些体表有缺陷的孩子而言,医疗救助仅仅是改变的开端。许多孩子即便接受了手术治疗,仍会因过往的经历,在内心深处留下自卑的阴影,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害怕他人异样的眼光。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更需要的是深层的心理关怀与持续的成长陪伴,帮助他们驱散内心的阴霾,重新拥抱生活的阳光。

新氧公益夏令营见证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的“角色转变”

此次夏令营作为 “新氧美丽计划” 在医疗救助后的重要延伸,承载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在活动设计上,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亲子共创活动,孩子们在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得以探索自我、提升表达能力、重塑自信。而家庭之间也在互动中增进了情感沟通与联结,孩子们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真切地获得了 “被理解、被看见” 的温暖体验,这些体验将成为他们未来勇敢前行的坚实力量。

特别的 “她”: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用亲身经历照亮他人

在这场充满欢笑与感动的夏令营中,志愿者晓丹(化名)的身影始终忙碌而坚定。她穿梭在活动场地之间,时而蹲下身为孩子整理衣领,时而耐心倾听孩子们的烦恼,成为孩子们眼中亲切的 “晓丹阿姨”。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三年前,她还在为女儿欣欣的先天性小耳畸形四处奔波,艰难求医。

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的晓丹,在出租车公司做后勤工作,收入微薄。2014年离婚之后,独自抚养女儿欣欣(化名)。生活的重担早已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但更让她揪心的,是女儿的病情。欣欣患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右耳畸形导致听力存在障碍。在成长过程中,欣欣没少遭受异样的眼光,一句句 “残疾人” 的称呼,像锋利的刀子,一次次刺痛着母女俩的心。为了给女儿治病,晓丹四处奔波求医,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那段日子,晓丹常常在深夜里偷偷落泪,她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转机出现在 2022 年 10 月,新氧公益基金会向她们伸出了援手。在基金会的帮助下,欣欣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成功的那一刻,晓丹紧紧握着女儿的手,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喜悦与感恩的泪水。这次经历,不仅让欣欣重获新生,也彻底改变了晓丹的内心。从负债累累四处求医,到女儿顺利手术展露笑颜,于晓丹而言,新氧公益基金会伸出的援助之手,是黑暗中最明亮的灯塔。晓丹在其中,读懂了公益的分量 ——那是能托起绝望、点燃希望的强大力量,自此在她心底种下回馈社会的种子。

从那以后,晓丹也开始尝试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许多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家庭,正在经历着曾经她所经历的痛苦与迷茫。晓丹没有犹豫,主动分享自己的求医经历、术后护理经验等,用自己的故事鼓励着其他有着相同或相似经历的人们。

当得知新氧公益夏令营招募志愿者时,晓丹没有丝毫犹豫就报了名。“新氧无微不至的的暖心帮助让我非常感动,我希望能和新氧公益一起,帮助更多的人,陪伴他们一起走下去”晓丹说道。在夏令营的志愿者分享会上,晓丹分享了自己从受助人转变成为志愿者的心路历程。从曾经那个在困境中无助的母亲,到如今用爱温暖他人的志愿者,李丹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公益的力量——这份爱,一旦传递,便生生不息,温暖着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从 “救助” 到 “共建”:新氧公益的协作型公益理念

晓丹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的角色转变,不仅体现了个人生命的蜕变,也印证了新氧公益倡导的“协作型公益”理念的巨大价值。传统公益通常采取单向救助的模式,而新氧公益则构建起多方参与、协作共建的生态系统,让患者、家庭、医生、志愿者等主体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公益项目的共同决策者与执行者,使公益行动真正成为凝聚多方力量、携手并肩成长的双向奔赴。

作为基金会核心项目的“新氧美丽计划”,不仅提供医疗援助,更涵盖义诊筛查、心理支持、患者康复及公众倡导等全流程服务。越来越多像晓丹一样的受助者主动回馈社会,成为公益生态中积极而重要的参与者,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

新氧公益坚信,一次善意的帮助或许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持续的、相互回应的善意行动则能撬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缓解孤独与隔离,让温暖和理解持续流动。未来,新氧公益将继续秉持“平等协作、持续共建”的理念,携手患者家庭、医疗工作者、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伙伴,共同推动公益事业长期、稳健的发展。让每个曾经被帮助的人,都能成为温暖他人的力量,让公益的光芒薪火相传,不断延伸。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