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字能源加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汤恩智能的清洁机器人在国际舞台擦亮“中国智造”名片,公牛集团的实验室迸发创新火花……这些看似独立的创新脉搏,都跳动在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简称“长三角绿洲智谷”)这同一个坐标上。
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市西软件信息园核心区的长三角绿洲智谷,距离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仅5站地铁。自2021年底投入运营以来,园区不断完善创新和产业生态,培育产业发展“动力源”,正化身为“长三角数字干线”上的创新枢纽。
长三角绿洲智谷是科创园区,也是产业社区;彼此的衔接不仅是空间上的物理共存,更是理念、人、产业、空间和服务等化学融合,由此构成完整的生态,形成一个融合式创新区,共同促进园区实现服务能级、园区温度、发展活力的整体提升。
眼下,上海正在朝着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目标奋勇前进,长三角绿洲智谷也已进入全面运营新阶段。如今的长三角绿洲智谷,数字引领更加强劲,科创动能更加澎湃,产城融合更加深化,随着产业融合不断提升和产城融合不断增能,一个集产业创新、生活服务、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科创产业社区,正在上海西翼加速崛起。
产业生态塑就多元场景科创动能愈加澎湃
作为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布局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首个特色标杆科创园区,长三角绿洲智谷自一诞生便有着科创的鲜明底色。
几年来,园区紧扣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以及新赛道和未来产业,依托长三角数字干线,已初步形成以数字经济为主导、数字能源为特色的产业集聚。
在数字能源领域,拥有卓越技术实力和丰富行业经验的华为数字能源,已经吹响全面构网的冲锋号,正加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入驻长三角绿洲智谷,将让人们看到更多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数字能源产业的集聚和协同创新。激发全链路价值,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中,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正从华为数字能源和长三角绿洲智谷喷涌而出。
在人工智能领域,汤恩智能以其自主研发的全场景商用清洁机器人,成为行业的创新先锋。在2024年的ISSA北美清洁展上,汤恩智能凭借其旗舰产品TN10清洁机器人荣获年度自动化和设备奖,同时也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公司,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
此外,集摩托车、电动车整车及零部件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已经将企业的电动化研发事业总部落地长三角绿洲智谷,未来将在这里展开新大洲本田智能两轮电动车项目研发。
在新能源领域,国内民用电工领域的龙头企业——公牛集团,2022年签约入驻长三角绿洲智谷园区。近年来,企业围绕“智能生态、新能源、国际化”三大战略方向,不断推动业务向科技、时尚转型。在品质技术持续领航的同时,企业还加速品牌升级,以GONEO新名片亮相海外,打响国际名号。随着公牛集团上海总部的正式启用和“未来能源研究院”的揭牌,未来,企业还将与园区深入协作,共同发展,探索科创园区产业融合的新路径。
随着多家行业龙头或领军企业的研发中心及华东区总部先后入驻,园区现已集聚包括华为数字能源、公牛集团、国泰海通、欣巴科技、新大洲本田、仙乐健康、峰飞航空等知名企业,为园区形成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截至今年6月,园区累计引入企业超320家,实体入驻企业近80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比超50%。
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对于实现城市能级跃升至关重要。
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恩亮表示,目前,长三角绿洲智谷正持续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研究和跨区域协作,探索前沿技术、共搭研发平台、打通创新链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活力,汇聚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向着引领未来的创新策源地、开放共享的创新试验场、英才汇聚的创新“强磁场”不断进发。
科创服务赋能企业发展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在汇聚一批具有新质生产力和创新引领力企业的同时,长三角绿洲智谷还通过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科创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
围绕打造示范区标杆科创园区目标,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积极推进高标准、高质量科创载体建设工作,目前超9000平米的国际化企业孵化器——长三角科创中心已投入运营。
该中心专门设有科创会客厅、初创型企业孵化空间、成长型企业加速空间、开放式创新合作空间等,为企业提供包括“技术转移、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企业加速、产业推进、产业转移”全生命周期的“接力式”双创孵化服务,加快聚集优质科创企业入驻。
现在,长三角科创中心已累计孵化科创企业(项目)近80家,综合入驻率超90%,初步形成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为典型特色,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的科创培育体系。“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铜聚奖”获得者——汤恩智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立得空间、L4级无人作业解决方案研发公司——库萨科技等优质科技型企业均在载体内加速成长。
园区还积极开放赋能场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长三角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举办“创客中国”“创·在上海”“海聚英才”等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赛事,为企业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初创企业与成熟企业搭建技术对接桥梁,促进“大手牵小手”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同时,园区在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拓展、链接的桥梁纽带作用,紧密结合园区发展实际、企业发展需求,做强产业生态、做优企业服务,凝聚多方合力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实现党建链、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多链融合”,“梦巷里”党建“红色引擎”持续激发着园区创新活力。
园区还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环境监测、智慧交通、能源管理、公共服务等,以数字化赋能园区运营管理,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园区2022年正式上线“i智谷”小程序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园区运营、企业管理与员工服务三大端口,以数字化手段精准解决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关键痛点,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立足“东融西联”区位优势,长三角绿洲智谷向东全面融入青东联动发展,主动承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溢出效应,向西全方位链接青浦新城高质量发展,围绕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全面强化特色产业聚集能力。 园区正充分发挥市西软件信息园核心区的承载功能,奋力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上充满活力的创新枢纽节点。
园区入驻企业仙乐健康、汤恩智能多次深度参展进博会,连续发布自主研发的AI智能产品及创新成果,更多新质生产力走出青浦、走向世界,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长三角绿洲智谷也获评2022—202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最佳承接特色园区。
去年,长三角绿智谷获批“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成为2024年上海市经信委正式批复同意的4个园区之一。园区先后荣获上海市级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先后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和市级孵化器。
让上下楼成为上下游,让邻居成为合伙人,既做企业创新发展的孵化载体,也为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应用场景。长三角绿洲智谷立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强创新协同、产业链协同,提升科创服务功能,完善创新服务链条,园区正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为突破口,不断汇聚创新资源,赋能企业发展。
精心雕琢高品质生活圈产城融合不断深化
随着产业的升级,能吸引并留住企业与人才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高品质生活质量的区域,且产业的科创浓度越高,该要素重要性越大。
如今的长三角绿洲智谷已经不只是一个产业园区,更融合了产业社区全方面功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居住结构、消费结构在这里得以紧密结合。秉持产城融合理念,园区持续优化功能配套格局,实现产业与生活功能紧密衔接,构建高品质生活圈,打造区域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新典范。
去年12月,备受关注的绿洲智谷花园里开业,作为长三角绿洲智谷的核心商业项目,绿洲智谷花园里是园区重要的产业配套商业综合体。项目坐落于17号线嘉松中路站南北两侧,目前率先开业的北区已汇聚人气餐饮、潮流娱乐、数码科技、亲子休闲等主力业态,并入驻了一批品牌主力店以及上海和青浦首店等,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园区的功能配套,构筑了一座开放自在、丰富放松的时尚活力场。
对于园区企业而言,优质的配套服务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在园区内精心开发了绿洲智谷人才公寓。依水而建的1500余套舒适居所,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涵盖公共客厅、影音室、洗衣房、健身房等,构建起多元化、高品质的休闲学习与娱乐空间。
在居住品质方面,人才公寓注重每一个细节。精致的装修、合理的布局、高品质的设施……居住者自踏入公寓那刻起,便能感受到园区的关怀与诚意。放眼整个园区,还有会议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健身中心等覆盖运动、休闲、餐饮、生活、会务等各类灵活多样的配套空间,面向人才社区客户开放共享。目前园区内的公共配套已基本实现全方位运营,园区企业及员工各类需求能够足不出“圈”得到一站式满足。
作为服务于园区人才乃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功能布局,绿洲智谷人才公寓超七成已出租入住。园区还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资源,通过青年夜校丰富住户的业余生活。眼下,数百名华为员工在这里享受温馨生活,企业正在申报上海市级人才公寓。未来,公寓还将成为更多青年人才的选择。
落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块“世界级料子”上的长三角绿洲智谷,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扇窗口,更是西岑科创中心“研发—孵化—产业—生活”全链条闭合的一种探路实践。园区正致力打造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园区样板,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园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开门见山,还开窗见水。
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以蓝绿为底板,利用天然水系优势,园区构筑起了“以水为邻、移步异景、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空间,昔日效果图上的设想一点点被精心描绘成了实景图。厚植这片沃土,园区多个项目获评LEED金奖预认证、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上海市建设工程金属结构“金钢奖”等。一片“科创森林”,正不断积蓄成长的力量,展现出勃勃生机。
产业聚人、服务留人、品质养人,从人才安居到产城融合再到功能升级,在长三角绿洲智谷,产业与产业、产业与城市、产业与生活充分互动,园区的可持续动能深度锚定在产业与空间的协同进化中。
从实验室到全球展会,从研发线到咖啡吧台;孵化器里,科创新苗破土而出,进博会聚光灯下,企业向全球输出 “中国智造”。只有站在产业的角度,为人才打造合适的环境,才能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集聚,从而支撑创新策源地的构建。
当绿洲智谷花园里的咖啡香飘过滨水人才公寓,1500余套智慧居所正诠释“工作即生活”的品质图景——这不是简单的产业园区,而是一个活力生态圈。一座融总部研发、科创孵化、商业服务、人才公寓及公共配套于一体的新一代智慧产城社区正展翼腾飞。
TOM2025-07-08 18:4007-08 18:40
TOM2025-07-08 16:0207-08 16:02
TOM2025-07-08 16:0207-08 16:02
TOM2025-07-08 15:5507-08 15:55
TOM2025-07-08 15:5507-08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