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科幻电影中的家务机器人,如今正加速走进现实。7月26日,中国首款实用型家务机器人“HIVA海娃”在海尔智慧家庭场景实验室首度亮相。与炫技表演不同,此次亮相聚焦于日常家务场景的实操,覆盖了餐厨、洗护、客厅和清洁四大核心家务领域,为普通家庭提供了更接近“无人家务”理想的体验。
眼里有“活”,会做家务的机器人更受欢迎
在这款高度适配家庭场景的服务机器人“HIVA海娃”亮相的同时,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也在同期举行。本届大会不再局限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展示,而是深入物流、零售、家庭服务等复杂场景进行任务演示,并揭示了服务机器人正从“拟人”迈向“可用”的务实趋势。而此时出现的海尔“HIVA海娃”,不仅契合了这一风向,更领先一步进入了对场景化应用的实践测试阶段。
“快量产吧,为人民服务的好东西”“一个优秀的管家应该替主人打工”……在“HIVA海娃”亮相视频的弹幕中,有人称它像个高效管家,有人视其为情绪稳定的保姆,无论哪一个,都道出了未来用户的心声。
在海尔发布的视频中我们能看到,它既能把各种家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又能为主人提供情绪价值。早上,它能为你从冰箱拿出三明治,还能为你煎蛋、冲咖啡,准好一份早餐;洗衣也不再需要你去费心关注、亲自动手拿取,它会把洗好的衣服取出、熨烫挂好;看到客厅地板或沙发散落的玩具和家居物品,它能分类收拾干净;地板脏了,它又能拿起海尔近期新上市的旗舰款洗地机追光 H1 进行即时清洁。一台这么会用家电的机器人,让用户看到了真正解放双手的“无人家务”所带来的快乐体验。
“HIVA海娃”这些丰富的家务功能很多仍是遥操来实现的,这也是机器人训练学习的一个过程。它让我们进一步看到,海尔在积极探索机器人技术与家务场景的相互融合,并通过重点突破多模态感知、任务理解与规划、动作泛化训练等技术,为机器人赋予“超级大脑”。像是应用AI步态算法的外骨骼机器人,加入SLAM导航技术、主动视觉技术的新一代扫地机器人等产品,都是海尔将机器人技术放到实际家务场景中的测试成果。
布局“无人家务”,“HIVA海娃”迈出关键一步
“HIVA海娃”的亮相彰显了海尔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家务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务实方向。这一成就源于海尔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积累,推动“无人家务”从理念向实际应用的转变。
自2021年起,海尔加大了对家庭机器人产业的布局,依托其智慧家庭生态体系,构建了全面的“无人家务”生活场景。在研发过程中,海尔坚持“三用”和“三不”的核心原则。其中,“三用”强调产品需具备实用、易用和耐用特性,确保长期可靠运行;“三不”则避免过度强调机器人外形、追求不必要的集成化,以及进行纯技术炫耀,转而聚焦于解决真实用户痛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一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清洁机器人领域,海尔年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四;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其外骨骼机器人月销量行业领先;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海尔围绕家庭全场景逐步推出陪伴机器人、洗护机器人及综合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形成了机器人融入家庭的示范性生态。
作为一款专注核心家务痛点的产品,“HIVA海娃”并非追求全能型设计,而是通过家庭机器人+应用场景,打造真正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家务问题的产品,推动“无人家务”理念的落地。这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智能的家居体验,也为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务实发展路径,助力整个生态向成熟化演进。
真正的智慧家庭,不是让机器替代人,而是让人更专注于“人”的价值。海尔“HIVA海娃”的亮相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家庭关系的重新思考——当机器人承担繁琐家务,人们得以释放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探索兴趣。而随着此类产品的落地,“科技服务生活”的终极命题,正从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