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广州公交车“热到受不了”霸榜热搜?浅香这波本土创意真的绝

资讯 TOM    2025-07-25 16:31

最近广东人的朋友圈被一辆公交车刷屏了。

车身上印着一排"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旁边配着"广州很热!热就要多冲凉!冲凉当然用浅香啦!"

广州公交车“热到受不了”霸榜热搜?浅香这波本土创意真的绝

这样的广告文案放在其他城市,可能有人要问:这是手滑了吗?小编在线“发疯”?但在广东,它却成了现象级的传播事件。不仅引起了全民打卡热潮,在路上偶遇的市民都纷纷打卡发圈,还登上了广东各地抖音热榜,从广州火到汕头,从深圳火到珠海。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品牌营销策略的一次重要转向。

广州公交车“热到受不了”霸榜热搜?浅香这波本土创意真的绝

回顾浅香近一年的品牌传播,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它的每次出圈都在挑战传统的传播美学。春节期间推出"买浅香送活鸡"活动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啥?送鸡?这也太硬核了吧"。但最终的传播效果证明,这恰恰击中了广东人的文化痛点。在一个"无鸡不成宴"的地方,送活鸡比送任何精美礼品都更有诚意。

广州公交车“热到受不了”霸榜热搜?浅香这波本土创意真的绝

现在的"弹幕公交"延续了同样的思路,用直白"粗暴"的方式表达品牌诉求。这种反常识的操作背后,其实是浅香对目标市场的深度洞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还在为品牌的"高级感"买单时,广东人早就进入了另一个消费阶段。他们不再需要通过品牌来彰显身份,而是更关注产品本身的价值。在这种消费环境下,华而不实的包装反而成了减分项。而广东的地域文化自信,却让本土传播显得更真实、接地气、有温度。

以"冲凉"这个词为例,对广东人来说,它不仅仅是"洗澡"的同义词,更承载着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记忆,这种方言化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宣示。文化自信一旦建立,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品牌认同。

更重要的是,这种基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化策略具有天然的壁垒效应。外来品牌可以模仿浅香的创意形式,但很难复制其文化内核,因为它们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深层理解和情感连接。

"弹幕公交"的成功还在于它精准的场景选择。在广东的夏天,"热"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人的切身体验。当你在公交站台被烈日炙烤,汗水浸透衣衫时,看到一辆车缓缓驶来,车身上密密麻麻地写着"热热热热热"......这种共鸣是即时而深刻的。

广州公交车“热到受不了”霸榜热搜?浅香这波本土创意真的绝

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投放,而是在特定场景下的情感触达。浅香把握住了消费者需要解决方案的时刻,在对的时间说对的话,用直接的方式提供了答案。

同时,这种场景化的传播天然具备社交属性。每个看到这辆公交车的人都会有拍照分享的冲动,因为它太贴合当下的感受了。这种用户自发的内容生产,往往比品牌的付费推广更具说服力。

广州公交车“热到受不了”霸榜热搜?浅香这波本土创意真的绝

浅香的案例为品牌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升级和地域文化自信的增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产品体验,他们渴望能够体现自身文化认同的品牌,区域化深耕可能比标准化扩张更有价值。

与其遵循大一统而模糊品牌个性,不如像浅香选择"小而美"的路径,专注一个区域市场,深挖本地文化特色,建立独特的品牌资产。这种策略虽然在覆盖面上有所限制,但在渗透深度和用户粘性方面却具备了明显优势。

浅香"热热热"文案的走红,最大的启示在于:真正有效的传播从不在于概念有多新颖、包装有多精美,而在于对消费者真实感受的准确捕捉。

当所有品牌都在追求所谓的"高级感"时,浅香选择了一条看似"简陋"实则聪明的路径——用最朴实的方式说出最真实的话。这种反差背后,其实代表着营销思维的根本转变:从自说自话到真正倾听,从概念包装到情感共鸣。

广州公交车“热到受不了”霸榜热搜?浅香这波本土创意真的绝

更重要的是,浅香的成功证明了本土化深耕的价值。在全球化浪潮下,那些能够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用本地语言与消费者对话的品牌,往往比那些试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品牌更具生命力。

毕竟,再精妙的文案技巧,也比不上一句发自内心的"热死了"来得真实有力。而这份真实,正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质。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