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着“综艺教父”之称的台湾电视节目资深制作人、经纪人王伟忠,携深度对谈栏目《伟忠哥来串门》入驻今日头条。眷村竹篱笆上缠绕的乡愁、电视黄金时代碰撞的火花,在娓娓对谈中,成就“人和人之间最好的连接”,也在镜头前,为观众摊开了一幅幅专属于文化的书卷。
近期,《伟忠哥来串门》第二季以视频播客形式归来。镜头前,王伟忠依旧一袭素衫,新一季名单上新增了多位重磅嘉宾:郭德纲、郑晓龙、曹译文。
没有预设的台本,唯有思想和语言的自然流淌,当两岸三地的文化舵手相遇,人生的褶皱与行业的筋骨,便在王伟忠熟悉的声线中缓缓铺开,在碎片时代,为深度对话保留一座灯塔。
在第二季第一期中,王伟忠乘车两小时从北京前往位于天津的郭德纲家“串门”。一束幽谷芝兰,一提陈年老酒,门扉轻叩,颇有伯牙子期金兰之交的意味。一番寒暄过后,两位“喜剧人”的碰撞就此展开。
二人以“麒麟剧社”为切入点,聊起郭德纲早年间的学艺经历。从评书、到相声,再到戏曲,从七岁到十几岁再到二十几岁,在临时组建的戏剧班社里,郭德纲从民国老艺人口中传承下来300多出大戏。
谈及下一辈对于艺术的传承,郭德纲却并不属于“老传统”一派,面对“不希望弟子做直播带货”的谣传,郭德纲表示,后辈发展应因材施教,而不应因循守旧。
不仅是对于徒弟们有着不同于传统师父的期望,对于儿子郭麒麟,郭德纲同样有着不同于传统东方家庭的教育观念。无论是郭麒麟“早早辍学,拜师于谦”,还是谈及儿子婚恋“这个’卑微’的父亲要看儿子脸色”,镜头前的郭德纲既给予儿子自由,也与平常父母一般对儿子满是挂怀。“我们像君臣、如朋友,更是父子”,一番话引得王伟忠感慨连连。
面对王伟忠关于“郭麒麟该如何平衡演员与继承者身份,又该如何找到徒弟与儿子角色之间的平衡”的问题,郭德纲答道:郭麒麟的艺术天份在德云社可以排到前三名,无论是作为继承者,还是郭德纲的儿子,他都可以平衡得很好。
言谈之间,王伟忠与郭德纲由父子关系,聊到艺术传承。新老交替,似乎是华语文化中不变的主题,对于相声圈的郭德纲而言是如此,对于导演郑晓龙、曹译文同样如此。
同为早年间就声名鹊起的影视人,王伟忠与郑晓龙在影视领域有着许多共同话题。谈到如今的作品,自然离不开郑晓龙的代表作《甄嬛传》《藏海传》,从华妃命运折射的人物思考,到忍辱负重的钦天监之子稚奴,甚至堪舆风水文化,郑晓龙的作品一直伴随着对历史脉络的追寻,以及对传统人文的剖白。作为两岸共同精神根脉的延续,生于台湾地区的王伟忠也十分认同“借助华语戏剧能够让世界看到更多中华文化”的观点。
而新生代导演曹译文的加入,则让这次对话更加丰富多元。在两代导演口耳传承的同时,像曹译文这样的年轻一代,也在尝试将全新的技术与理念融入拍摄之中。用王伟忠的话说,唯有如此才能“用中国语言掀起世界范围内的华语浪潮”。
今日头条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我在岛屿读书》到《伟忠哥来串门》,今日头条一直坚持对优质内容和优质作者、嘉宾的追求,未来,今日头条还将持续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入驻,共同打造更具人文品质、更受用户关心和欢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