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黔中大地,千亩荷塘碧波荡漾。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千亩荷塘碧叶连天,十里的荷花在阳光下舒展,栈道蜿蜒其间,恍惚走进一幅活起来的《荷塘清夏图》。
7月30日晚,第九届水井乡村嘉年华开幕式,在苗家敬酒歌的欢快旋律中拉开帷幕。这是水井村连续第9年举办这一盛会,乡亲们亲切地称它为“水井乡村嘉年华”。
今年的水井乡村嘉年华开幕式以“蓝天水井·非遗点亮乡村”为主题,融合了荷产业推广和普定非遗文化的展示,主办方对高台地戏、苗族古歌、阿江、铜鼓、花灯等道地非遗形式进行了二次编创,普定现代而传统的文化魅力得到了各方称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帮扶项目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蓝天水井”进一步升级,“蓝天水井·非遗点亮乡村”文旅品牌正式亮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十年耕耘、四任航空驻村第一书记接力,在普定水井村打造出一条产业融合文旅的发展之路,水井乡村嘉年华正是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亮眼一环。
开幕式全程在农民日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三农发布、三农头条、农视网、普定文旅、普定融媒矩阵账号全程直播。
荷田织锦:一幅产业振兴的生态画卷
水井村的蜕变,要从一片荷塘说起。
这个藏在喀斯特群山间的小村落,曾经没有支柱产业,人均年收入不到8000元,村集体经济为零。
2016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定点帮扶水井村,依托水源和生态优势发展莲藕产业,深入挖掘荷文化资源,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十年间,水井村的荷田从最初的30亩扩展到如今的近1000亩。当下,村里建起藕粉生产车间、荷叶茶绿茶综合生产车间,开发高原纯藕粉、荷叶茶、藕粉蜂蜜月饼、藕粉灰粽等一系列特色产品,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同时,以AAA级景区"陌上荷塘"为核心,通过连续8届乡村嘉年华吸引游客,旅游创收1555万元。
如今,正在火热举办的第九届水井乡村嘉年华,正续写着'荷塘经济'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非遗展演亮点纷呈 屯堡文化绽放新彩
本届水井乡村嘉年华开幕式以普定非遗文化为核心,推出原创情景短剧《家园·时光》,该剧以穿洞文化为起点,跨越五万年时空,讲述普定的古人类文明、明代屯垦造城的历史,以及今日水井村“荷塘经济”带来的变化,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普定人“在石缝里种春天”的奋斗精神。高台地戏、花灯、阿江等当地非遗,以全新姿态走上了舞台,将现代文艺形式与传统非遗元素有机融合,为普定道地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新做法、新思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今年持续投入帮扶项目,迎合水井乡村嘉年华建成岩洞茶咖、星空露营基地、网红穿梭小火车、特色民宿,实现整个千亩荷塘景区的提质升级。与往年一样,星光市集再次亮相水井乡村嘉年华,21个摊位向游客提供特色饮食,重庆火锅也落户水井村。来自贵阳的游客李女士感慨:“荷塘很美,品尝到了当地美食,非遗表演很惊艳,我和孩子看得很投入!”
“蓝天水井 非遗点亮乡村”文旅帮扶再升级
开幕式现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普定县共同启动“蓝天水井 非遗点亮乡村”文旅品牌,以非遗为媒、生态为底、文旅为桥,推动乡村从“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跨越,让千年穿洞文化、六百年屯堡文化与现代荷香共绘振兴新图景。
未来,普定县将继续借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帮扶力量,持续挖掘、传承当地非遗文化,为“蓝天水井 非遗点亮乡村”文旅品牌注入活力,促进当地文化振兴,推动文旅产业与莲藕产业齐头并进,互促发展,让文化成为水井村民鼓起钱袋子的助推力。
在黔中热土上,水井村正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翼,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