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从北大评价改革看教育本质回归:大咖素质训练营的先行实践》

资讯 TOM    2025-08-04 17:32

近日,北京大学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5级起全面取消绩点(GPA)排名,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跨学科学习和挑战性课程。北大的改革并非个案,而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缩影。近年来,清华、复旦、上交大等985高校也陆续调整评价体系,强调多元评价体系,直指“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问题,或取消绩点排名,或推行“等级制+综合评价”模式。

这些改革举措,标志着高等教育正在系统性地破除“唯分数论”观念。通过强调核心素养培养、跨学科整合与实践能力提升,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释放出重要信号。大咖素质训练营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自2017年创立以来,专注于3-12岁儿童综合素养提升,始终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其创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体系与高校改革方向高度契合。

一、教育评价改革: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北大此次改革直指当前教育评价体系的痛点。根据中国教育学会2023年调研数据显示,在传统评价体系下,超过65%的大学生存在"为分数而学习"的现象,近40%的学生会为提升0.1个绩点选择重修课程。这种"分数导向"的学习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发展。

《从北大评价改革看教育本质回归:大咖素质训练营的先行实践》

大咖素质训练营创立之初,就创新性地采用"六力成长评估体系",从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生活力和实践力六个维度全面评估学生发展,这六项能力不仅涵盖了学术能力的培养,更注重了孩子在情感、社会性及实践能力方面的全面成长。该体系不设分数排名,而是通过学习档案记录每个孩子的进步轨迹。实践证明,经过两年系统培养的学员,在PISA测试中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平均提升32%,远超传统教育模式。

二、跨学科融合:培养未来需要的核心素养

北大改革方案特别强调要鼓励"跨学科学习",大咖素质训练营的教育理念与其不谋而合。大咖的跨学科培养模式,通过广泛的知识涉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拓宽知识视野,从而培养融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学习方式,激发创造力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跨学科创作”主题课程中,将科学探究与写作训练结合,让孩子在动手实验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记录过程,最终转化为生动的文字。

《从北大评价改革看教育本质回归:大咖素质训练营的先行实践》

教育部教材局原局长田慧生表示:"未来教育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前瞻性观点在大咖素质训练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数据显示,参与该课程的学员在半年后呈现出显著变化:93%的家长反馈孩子观察力、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

三、过程性教学:激发思维与创造力

北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将评价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同样,大咖素质训练营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与培养,完整呈现每个孩子的学习历程。在戏剧课程中,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剧情演绎等形式,将自己的思维与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帮助孩子提升表达力和表演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从北大评价改革看教育本质回归:大咖素质训练营的先行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指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大咖素质训练营的实践表明,当教育真正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时,孩子们展现出的潜力往往超乎想象。

从北大的评价改革到大咖素质训练营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评价方式的调整,更是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统一标准转向个性发展。

大咖素质训练营创始人璐瑶妈妈表示:"教育的真谛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七年来,大咖素质训练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少年。他们的成功经验证明,素质教育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落地的实践。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