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石化关键功能材料领域又一次实现重大突破!
2025年8月26日在宁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烷烃脱氢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催化”)进行了新产品发布,公司董事长卓润生教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铬系固定床丙烷脱氢催化剂(以下“丙烷脱氢”简称“PDH”),成功实现首套国产化工业应用。其历经20余年攻关已在国内某石化企业50万吨/年工业装置中实现稳定运行超过一年,各项技术指标全面刷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彻底攻克这一“卡脖子”技术。
关键指标全面超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作为生产丙烯的核心工艺之一,丙烷催化脱氢技术长期被美国企业独家掌控。我国虽占据全球70%以上的PDH产能,却始终面临专利授权费用高昂、供应链不稳定等风险。如今,润和催化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丙烷单程转化率达44%,丙烯选择性88.2%,装置产能负荷提升至108%,抗结焦能力提高30%,机械强度提升40%,反应与再生阶段的床层压降控制达行业最优水平,脱乙烷尾气中CO₂含量低于3 mol%,综合性能已全面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卓润生教授表示:“此次突破绝非简单的国产替代,而是催化剂性能的技术升级,我们通过50余项发明专利构建的技术壁垒,保证了中国公司在烷烃脱氢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品种产能全面覆盖,有望从进口到出口
在催化剂供应链方面,作为全球唯一具备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三种脱氢催化剂生产能力的企业,润和催化在2021-2023年投资6亿元打造的浙江舟山基地,PDH催化剂年产能近万吨,具有为全球及时提供品种齐全、品质卓越、服务优秀的烷烃脱氢催化剂的能力。
此项技术发布后,在业内化工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行业专家指出,这一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企业来讲,催化剂采购成本与周期大幅下降、库存压力降低、技术本土化服务便捷;对行业来说,我国PDH产能已突破2300万吨/年,占丙烯总产能的32.3%。PDH催化剂技术的突破,有利于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有利于PDH技术国际化。
润和催化以不断的技术迭代为发展战略,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催化剂公司,催化剂产能达5万吨/年、种类多达100多种,产品畅销美国、印度、中东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30余家大型石化企业提供核心催化材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