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以志愿红点亮民生路 用实干劲彰显担当情

资讯 TOM    2025-09-19 11:21

“小区楼道干净了,出行路顺畅了,连防骗心里都更有底了..”说起身边的变化,襄阳不少群众都会提到那群身着红马甲的身影。目前,全市联通系统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88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20余个,累计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问题解决,让“志愿红”在文明实践中熠熠生辉,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扎根社区,织密服务“—张网”

襄阳联通志愿服务队将优质服务延伸至社区每一个角落,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服务体系。线下设立便民服务站,线上组建社区服务群,实时解答业务疑问,提供套餐咨询、故障维修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线上渠道及时推送话费套餐、宽带优惠等信息,确保惠民政策与福利第一时间触达每一位村民,月均处理群众诉求240件,满意度高达96.5%。

针对老年群体等特殊用户,推行“银发无忧”服务。开展81场智能手机培训,组建“宽带义诊”服务队上门检修216次,组织56场“防诈骗知识进乡村”活动。通过服务下沉与精准对接,让社区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用贴心服务筑牢党群“连心桥”。

 

扮靓家园,绘就文明“一幅画”

在襄阳的老旧小区里,联通志愿者的身影宛如流动的风景线,为社区注入了温暖而鲜活的力量。新世纪家园小区中,他们带着工具开展“洁城行动”,清除楼道“牛皮癣”、拾捡地面烟头落叶、清理堆积的生活垃圾,让“无盲区、无死角”从承诺变为实景。365人次的接力参与,如同滑滑细流汇聚成河,让这个老旧小区悄然焕新。

清理环境的同时,志愿者们更注重文明理念的传递。他们化身“文明宣传员”,主动走到居民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八项文明行动”。在志愿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进来。“共建共享”的理念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了居民的日常,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指南。

看着小区环境的蜕变,感受着邻里关系的和睦,居民们纷纷为联通志愿者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不仅擦亮了小区的“面子”,更焙热了大家的“里子”。联通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文明之花在老旧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悄然绽放。

 

守护出行,筑牢安全“一道线”

在襄阳早晚高峰的车流人海里,那抹跃动的“志愿红”总与交警的藏蓝身影并肩,共同守护着城市的交通脉搏。襄阳联通积极响应市精神文明办“文明交通共建”号召,迅速组建起12支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从春寒料峭到盛夏酷暑,从秋雨绵绵到冬雪纷飞,志愿者们从未缺席——红马甲是他们不变的“战衣”,他们在市区主要拥堵路口、路段引|导交通秩序,向行人宣传文明交通知识。遇到非机动车逆行、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他们及时劝阻;面对群众的路线问询,他们又变身“活地图”耐心解答。

那印着“襄阳志愿者”的红色马甲,与手中挥舞的小红旗交相辉映,在车水马龙间勾勒出独特的风景线,在志愿岗位上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正是这无数个清晨与黄昏的坚守,让匆忙的交通多了一份温度,让城市的文明底色愈发鲜亮。

 

助力振兴,铺就乡村“一条路”

乡村振兴战场上,襄阳联通志愿服务队同样不缺位。他们聚焦帮扶村的需求,将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10场接地气的宣讲、座谈和现场咨询,把党的创新理论“种”进群众心里,激发大家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累计投入35.9万元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完成14.6万元消费帮扶,推动产业帮扶、乡村治理、平安乡村等10个项目落地见效。175名员工参与消费扶贫,购买帮扶村茶叶400余斤、贫困县产品10余万元,用“以购代捐”的方式助农增收。保康天子坪村120KW光伏项目已实现年预计集体收益10万元,为移民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

从社区到乡村,从街头到巷尾,襄阳联通的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回应民需。这抹跃动的“志愿红”,不仅是文明的象征,更是担当的体现,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他们正以更坚实的步伐,书写着新时代的责任与温情。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