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zone
微博
微信
【2025 年 10 月 ,北京】“花 20 万请外包做 AI 质检,调试 3 个月还跑不通;换 Deep X 4 万搞定,8 分钟部署模型,当天就实现缺陷检测。” 浙江某小型机械厂厂长王磊的遭遇,道出了千万中小企业的 AI 落地之痛。MIT 最新报告显示,95% 的企业 AI 项目零回报,试错成本平均高达 20 万元。东方超算近日推出的 Deep X G20 系列,正以 “1.68kg 便携机身 + 4 万定价” 的组合拳打破困局 —— 其承载的 1824 TOPS 算力可媲美 300kg 机房服务器,配合 AppMall.ai 模型商城的一键部署功能,将建筑、医疗、金融等行业的服务响应从 “天级” 压缩至 “分钟级”,试错成本直降 93%。目前该产品已落地 500 余家企业,推动行业从 “固定机房” 迈向 “场景驱动” 的算力新范式。
核心突破:性能不妥协,部署零门槛
Deep X G20 系列通过 “性能 - 场景 - 生态” 三重创新,重新定义便携算力的边界,破解中小企业 “部署难、成本高、适配差” 的核心痛点:
极致性能:便携机身藏着 “机房级算力”
旗舰款 G20 Pro Max 采用 “三芯协同” 设计 —— 以 Intel Core Ultra 9 处理器与 NVIDIA RTX PRO 5000 显卡(24GB GDDR7 显存)为核心,搭配最高 192GB DDR5 内存,形成 “计算 - 存储 - 传输” 高通量链路。在 MLPerf v3.1 权威测试中,其性能超越 NVIDIA DGX Spark 82%,LLaMA 70B 大模型推理速度达 338 tokens/s,Stable Diffusion XL 图像生成效率 30 张 / 分钟,完全媲美传统 300kg 级机房服务器。更关键的是,该设备通过中国信通院 “服务韧性工程(SRE)” 卓越级认证,经 168 小时稳定性测试,性能衰减低于 0.8%,彻底摆脱 “便携设备性能不稳” 的偏见。
场景无缝衔接:算力跟着业务走
针对中小企业 “算力需覆盖多场景” 的需求,G20 系列将体积压缩至 2.7L、重量控制在 1.68kg,仅需 300W 功耗,普通插座即可驱动。其防尘抗震设计可适应建筑工地的复杂环境,低噪音运行能融入医疗会诊室,低延迟特性适配金融交易席位,真正实现 “算力从机房走向现场”。对比传统方案,建筑设计现场响应提速 30 倍,医疗诊断报告出具时间缩短 97%,金融策略执行延迟降低 75%。
生态即开即用:零技术门槛启动 AI
基于 x86 架构的深度优化,G20 系列 100% 兼容 PyTorch、TensorFlow 等主流框架,企业现有 Docker 镜像无需改造即可直接运行,AutoCAD、PACS 等专业软件即插即用。预装的 AppMall.ai 商城内置 1000 + 预优化模型,覆盖 BIM 渲染、影像诊断、策略回测等 50 + 垂直场景,点击 “一键部署” 后 8 分钟即可生成调用 API,成功率高达 98%—— 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平均 40% 的部署成功率,也印证了 MIT 报告中 “采购外部工具的 AI 项目成功率(66%)远高于自研” 的结论。
场景赋能:三大行业兑现 “看得见的价值”
技术创新已在一线场景转化为实打实的经营收益,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 G20 系列实现 “降本、增效、增收” 的三重突破:
建筑设计:现场改图锁定订单,中标率提升 40 个百分点
“之前服务北京大兴区住宅项目,客户临时要求加宽阳台,我们往返公司与工地 3 次,花 2 天渲染效果图,差点丢单。” 北京某甲级设计院建筑师王工坦言。如今携带 G20 Pro Max 到现场,打开 AppMall.ai 部署 “BIM 实时渲染” 模型后,不仅能 3 分钟生成 4K 效果图,还可借助模型的自动化龙骨布置、墙体调平功能,即时输出深化设计方案。“客户说‘把外立面换成真石漆’,5 分钟出对比图,当场签确认单。” 该团队中标率从 30% 跃升至 70%,4 万元设备投入仅 2 个月就通过新增订单收回成本。
基层医疗:10 分钟出诊断报告,漏诊率降至 0.8%
山东某乡镇中心医院曾因 “算力不足 + 数据合规” 两难,每年花 15 万租云算力做 CT 诊断,患者需等 3 天拿报告,漏诊率高达 8%。引入 G20 系列后,本地化部署 “多癌早筛” 模型,村民做完检查 10 分钟即可获取报告,AI 能捕捉到人眼难以察觉的早期病灶信号,成功检出 2 例无症状肺结节患者,漏诊率降至 0.8%。“设备年电费仅 2000 元,较云服务节省 98%,还符合医疗数据不出域的合规要求。” 该院影像科李主任算了笔账,设备投入 2.5 个月就通过减少转诊流失患者实现回本,3 年综合 ROI 达 2225%。
量化金融:毫秒级延迟抢收益,三年 ROI 超 4900%
“量化交易拼的就是速度,之前策略在机房服务器运行,信号传输延迟 20ms,行情波动时根本抢不到最优价。” 某 10 亿规模私募 CTO 张总表示。将 G20 直连交易终端后,延迟降至 5ms 以内,配合 “策略回测” 模型,原本 8 小时的沪深 300 指数增强策略回测,现在 1 小时即可完成,团队日均测试量从 1 套增至 3 套。“Alpha 收益提升 2-5%,每年省 60 万云算力费,4 万元设备 0.7 个月就回本,按当前收益测算,三年 ROI 能到 4900%。”
市场展望:便携算力成中小企业 AI 落地 “必选项”
随着 “轻 CAPEX + 高性价比” 的需求崛起,便携算力设备正迎来爆发期。IDC 预测,2025-2027 年中国本地化 AI 算力市场年均增速将达 45%,2027 年规模有望突破 320 亿元。东方超算产品负责人表示:“G20 系列的核心是让 AI 从‘昂贵资产’变成‘标配工具’。2026 年 AppMall.ai 模型库将扩展至 10000 个,重点覆盖智能制造、零售客服等场景,并开放模型优化 SDK 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
从 “20 万项目烂尾” 到 “4 万快速落地”
Deep X G20 系列正在改写中小企业的 AI 成本公式。当便携算力能精准匹配一线需求,当部署效率能降低试错门槛,当性能收益能被财务清晰核算,AI 终于从 “PPT 概念” 变成中小企业敢用、能用、爱用的生产力工具 —— 这或许就是普惠 AI 的真正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