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上海钻石交易所联合天然钻石协会举办的“天然钻石媒体沙龙分享会”传出重磅信号:全球天然钻石市场正迎来价值回升的关键窗口期,供需两端的积极变化与核心价值的深度认可形成多重利好共振。
市场数据率先印证回暖态势。上海钻石交易所市场拓展部经理徐熙在沙龙上披露,2025年1-7月通过钻交所海关报关的一般贸易项下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达117.88万克拉,同比激增93.8%。这一数据与全球市场走势形成呼应,行业分析师PaulZimnisky指出,2025年全球原钻产量预计仅1.05亿克拉,处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位,而戴比尔斯更将年产量削减至2000万至2300万克拉,创2013年以来最低。供应紧缩与需求回升的双重作用,推动市场进入价值重估周期。
稀缺性作为天然钻石的核心价值支撑,成为价格企稳回升的基石。天然钻石协会商业零售总监张昂在分享中强调,全球已勘探的七千余个岩管中,具备开采价值的不足百分之一,年产量仅以健身球或篮球体积衡量,其数十亿年的形成历程造就了不可复制的稀缺性。这一属性在供应端持续强化:现有矿山剩余开采年限不足15年,新矿勘探因环保要求提高举步维艰,毛坯钻石短缺问题日益显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培育钻石价格较峰值跌超80%,且因产能过剩缺乏保值功能,进一步凸显天然钻石的价值优势。
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双重驱动构成市场回升的核心动力。投资端,3克拉以上高净度天然钻石成为资产配置优选,在金融市场波动期,其抗通胀和避险属性备受青睐。数据显示,天然钻石原石价格自2007年上涨37%,过去35年成品钻石价格年均增长率约3%,行业预测未来十年价格指数年增将达3-5%。商业财经创作者铁总商业财经指出,彩钻及大克拉钻石在拍卖市场持续增值,高净值人群与新兴中产阶层构成核心增长群体。
消费端呈现多元化升级态势。中国市场消费场景从传统婚庆向悦己、赠礼、投资拓展,34-44岁品质中坚层注重独特性,45岁以上群体视其为传承资产。全球市场同样表现亮眼,贝恩咨询报告显示,2025年天然钻石婚戒销售额逆势增长7%,日本市场1克拉以上天然钻石购买量飙升23%,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受益于AI驱动的经济活力,需求回暖动力强劲。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记者张诗旋观察到,新生代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的情感与美学价值认可度持续提升,其价值正融入日常场景。
行业规范与共识进一步巩固市场基础。2025年下半年起,GIA对培育钻石采用完全区隔的分级系统,天然钻石独特价值获制度性认可。在沙龙自由交流环节,跨领域嘉宾一致认为,天然钻石的稀缺性与情感价值将持续彰显长期价值。上海钻石交易所表示,未来将通过数据共享与市场教育深化消费者认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从全球产业链视角看,钻石毛坯来料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00亿美元,亚太地区以8%的年增速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下,天然钻石正以“情感硬通货”与“稀缺资产”的双重属性,在全球经济调整期提供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