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zone
微博
微信
10月25日,“莞邑红石榴 同心颂中华——东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艺展演”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共东莞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族宗教局联合主办。
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全国及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代表,各镇街(园区)民族工作干部,各民族代表人士,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单位的各族员工、群众、师生代表等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观看了一场凝聚民族深情、展现团结力量的文艺盛宴。展演还通过东莞日报视频号进行直播,让更多市民直观了解东莞民族工作的丰硕成果。
此次展演是2025年东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社会格局,共同绘制新时代东莞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文艺展演节目大部分为原创作品,分为“莞邑聚彩 籽籽同心”“匠心筑梦 携手同行”“心手相牵 共创未来”三个篇章。展演在震撼的开场鼓舞《莞邑同心鼓·奋进新华章》中拉开帷幕。演员以行进式入场,激昂的鼓点如万马奔腾,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瞬间点燃全场氛围。
情景歌舞《家在东莞》以一家新疆烤肉店和苗族银饰店为背景,展现了社区中各族邻居、志愿者和“石榴籽工作驿站”工作者之间的互助温情。该作品秉承了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体现了东莞“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过得好”的城市民族工作理念。
配乐诗朗诵《凌力的援疆日记》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凌力的事迹为蓝本,通过朗诵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他在新疆参与“广东产业援疆一号工程”的艰辛与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凌力当晚还登上舞台,分享了自己从产业援疆一线到天安门观礼台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礼活动的心路历程。凌力是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从事援疆工作9年来,他带着东莞制造的基因与实干精神,在新疆戈壁滩上深耕细作,将新疆东纯兴集团打造成广东产业援疆的标杆企业。他表示,只有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与民族的事业,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随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红石榴”合唱团以手势舞与多声部合唱相结合的形式,深情演绎《祖国不会忘记》,向所有为民族团结、边疆发展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致敬。
蒙古族非遗表演《草原的回响》将呼麦、马头琴、长调与民族舞蹈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华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品《“粤”学越精彩》幽默呈现了少数民族学员在技能培训班的学习故事,体现了东莞在技能培训与就业融合方面的扎实成效。
彝族舞蹈《彝寨欢歌》热情奔放,歌曲联唱《奋斗的足迹》唱出了在莞各族劳动者的心声。杂技舞蹈《奔月·同心共融》以高难度技艺诠释了各民族同心共赴复兴梦想的寓意,粤曲新唱《粤韵新篇颂团结》则将传统粤剧唱腔与现代音乐相融合,歌颂民族团结与祖国繁荣,展现东莞发展新貌。最终,晚会在压轴大型歌舞《母亲是中华》和全体大合唱《歌唱祖国》的感人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展演,是东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生动缩影。通过艺术的语言、真实的故事、情感的共鸣,生动展现了东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具体实践。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东莞拥有约150万少数民族常住人口、56个民族成份齐全。近年来,东莞秉持“来了就是东莞人”的开放理念,以互嵌式发展让各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过得好,绘就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团结画卷。
东莞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