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非遗圈粉年轻人!秋油大典与艺术礼盒焕活千年技艺

资讯 TOM    2025-10-30 18:17

当潮州 “90 后” 匠人在朱泥壶上勾勒现代艺术曲线,当成都高中生用蜀锦技艺织就专属 IP 图案,当苏州评弹被年轻人簇拥成 “非遗演唱会”,曾经被贴上 “古朴”“小众” 标签的非遗文化,正以越来越鲜活的姿态走进当代生活。这些年轻群体的创新实践,不仅打破了 “非遗老” 的刻板印象,更让人们看见:非遗从不是博物馆橱窗里静止的展品,而是能融入柴米油盐、与现代审美同频共振的生活智慧。

非遗圈粉年轻人!秋油大典与艺术礼盒焕活千年技艺

在这场非遗 “破圈” 浪潮中,越来越多承载着岁月沉淀的传统技艺,正通过与生活场景、艺术美学的结合,找到与年轻人对话的新方式。它们或许是茶饮包装上的苏绣纹样,或许是潮玩身上的敦煌色彩,又或是藏在餐桌调味里的古法匠心 —— 那些凝聚着祖祖辈辈对自然的理解、对工艺的执着的技艺,正以 “有魂有形” 的模样,重新嵌入当代人的日常。

非遗圈粉年轻人!秋油大典与艺术礼盒焕活千年技艺

这份嵌入生活的努力,往往藏在一场场庄重而鲜活的非遗仪式里。每逢霜降时节,赤水河庄园的百年古晒场上便会响起悠扬鼓乐,一场延续百年的秋油大典在此启幕,将非遗技艺的传承故事娓娓道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带领着非遗手工班缓步走入晒场,遵循 “青史启卷”“礼正乾坤”“三重献祭”“醴破天光” 的四幕古礼,完成敬天、取油、封藏的庄严仪轨。当覆盖酱缸的篷布被缓缓揭开,三载日晒夜露沉淀的鲜酱酯香瞬间弥漫河畔,围观的人群中,不少年轻面孔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幕,有人轻声惊叹:“原来一瓶好酱要等这么久”。

非遗圈粉年轻人!秋油大典与艺术礼盒焕活千年技艺

这场大典藏着非遗传承的核心密码。正如清代文献所记 “旧晒三伏,晴则夜露。深秋第一签者胜,名秋油”,从春制曲、夏晒露到秋取油,13 道工序严格遵循 ,将赤水河的水源特质、当地的温湿度与微生物菌群奥秘,尽数融入三年时光的发酵里。仪式中,传承人舀起第一勺秋油的瞬间,阳光透过酱缸的缝隙洒在琥珀色的液体上,现场的年轻参与者跟着轻声念起 “赤水河,万古流,上酿酒,下酿油” 的古老号子,在庄重氛围中读懂 “天人共酿” 的东方哲学。大典后的生态酱馫论坛上,更有年轻人主动提问 “如何让古法酿造适应现代厨房”,在与烹饪大师、非遗传承人的对话中,为非遗的生活化出谋划策。

非遗圈粉年轻人!秋油大典与艺术礼盒焕活千年技艺

而这场大典的高光时刻,恰是一款艺术联名礼盒的亮相 —— 它以徐悲鸿《饮马图》为灵感,将画中骏马 “饮水思源” 的敬畏与 “昂首当先” 的活力,与秋油大典里的传承精神完美呼应。原来艺术与匠心的共鸣,藏在笔墨与酱香的相遇里。礼盒的设计里藏着不少打动年轻人的巧思:水墨风格的包装线条勾勒出东方美学意境,内里搭配的酿造佳品,既保留了非遗技艺的醇厚本味,又适配现代家庭的饮食场景。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晒出用它搭配家常菜的日常,或是在非遗主题分享会上,拿着礼盒讲述背后 “自然赋味、回归本真” 的故事;也曾在那场河畔秋酱雅集上,有人因它驻足,跟着参与 “敬天取油” 的仪式,在触摸古法酿造工具、闻着鲜酱酯香的过程中,读懂非遗并非遥不可及的 “老手艺”。

非遗圈粉年轻人!秋油大典与艺术礼盒焕活千年技艺

这份礼盒的受欢迎,本质上是年轻人对非遗 “可感知、可参与” 的认可。就像潮州朱泥壶的现代曲线、成都蜀锦的个性 IP,它没有刻意 “复刻” 传统,而是用年轻人熟悉的艺术语言、生活场景,搭建起与非遗对话的桥梁 —— 让大家在品味滋味、欣赏艺术的同时,不知不觉触摸到文化的温度,理解 “天人合一” 的古老智慧。

非遗圈粉年轻人!秋油大典与艺术礼盒焕活千年技艺

如今,越来越多这样的非遗实践正在发生:它们不再局限于 “保护” 的框架,而是主动走进生活、拥抱年轻群体。当秋油大典的古礼能吸引年轻人驻足,当艺术礼盒能成为他们餐桌上的常客,我们便会发现:非遗的年轻化,从来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让千年智慧在当代生活里,重新 “活” 出新生,让更多人看见 —— 传统从未过时,它只是在等待被重新理解、重新热爱。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