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zone
微博
微信
一颗红薯,如何蜕变为“金疙瘩”?一个传统农业县,怎样靠一碗酸辣粉实现富民强县的华丽转身?在河南开封落幕的2025第四届酸辣粉行业大会上,“中国酸辣粉之都”通许县用生动的产业实践,给出了响亮答案。
本次大会以“链通四海·共许‘味’来”为主题,既是行业前沿的交流盛会,更是对通许酸辣粉产业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阅。会上披露的一组数据振奋人心:通许县已培育规模以上酸辣粉企业25家,建成相关生产线76条,年产酸辣粉达7亿桶,已成为全国酸辣粉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十桶酸辣粉,八桶河南造,六桶出通许”的行业共识,更印证了其在全国酸辣粉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的精彩一跃
地处豫东平原的通许是“中原粮仓”的重要一员。然而在传统农业大县的光环之下,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通许县精准捕捉市场风口,将目光锁定酸辣粉这一细分赛道,开启了围绕“一碗粉”的全链条革新。
“我们立足本地农业禀赋,以工业化理念和产业链思维布局,决心把‘小特产’打造成‘大产业’。”通许县委书记张云涛在大会上介绍。通过精准制定产业规划、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建设2730亩高标准产业园区等一系列“组合拳”,通许成功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转变。
“四轮驱动”铸就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家甘薯产业集群核心区,通许拥有优质甘薯种植基地与独特富硒水土资源。在此基础上,该县率先发布《通许酸辣粉》团体标准,严守“零明矾、100%纯薯粉”的品质底线,从源头筑牢产品的健康与美味根基。
聚焦行业鲜湿粉保鲜期短痛点,通许龙头企业携手高校科研力量,共同攻克“无脱氢保鲜”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品质革新。目前,当地核心生产设备已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累计拥有29项相关专利。
通许高标准打造集生产制造、电商运营、物流配送、配料供应、机械研发于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园区,成功吸引京东、福景堂、紫林醋业等产业链头部企业入驻,构建起“龙头引领、配套协同”的良性产业生态。
“通许U粉”区域公用品牌正加速从地方特色品牌向全国知名品牌跃升,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拓展。目前,相关产品已远销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大会期间启动的“酸辣味道・粉链全球”出海计划,标志着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国味道正加速登上“全球餐桌”。
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通许方案”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赵栓成指出,通许县成功构建起从红薯种植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产业体系,是河南从“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乃至“世人餐桌”转型的生动实践样本。这种以特色产业带动全域发展的模式,实现了促农增收、稳定就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多重叠加效益。
据悉,通许酸辣粉产业已带动就业6.1万人次,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随着京东智能物流港的开园运营以及淀粉产业园的即将投产,通许酸辣粉产业的集聚效应和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从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到声名远播的“中国酸辣粉之都”,通许用一碗粉书写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如今,这场关乎味道与产业的变革仍在持续推进,一条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正伴着“通许U粉”的浓郁香气,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