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运营系列报道
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这是个曾经伴随着地铁一号线和首钢而声明远播的居民社区,可谓伴随了建国之后首都的建设和成长。记者近日走访这里的群众文化活动,看到了这个老社区一番别开生面的新景象。时值酷暑,在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苹一社区)内,舞蹈队、合唱队、音乐剧队3个基层文艺队伍组成的近百名群众正在这里紧张有序的排练。在燥闷的夏日午后,原本应该倦意疲乏,但这里的每个人投入的热情却丝毫不亚于室外的烈日高温。
“之前我们合唱队来文化中心排练的次数并不多,因为有时候下午五点来就关门了,有时候跟其他文艺队伍在排练时间上容易起冲突。现在好了,不仅开放时间延长到了六点半,还可以提前通过微信、电话进行预约,非常方便。而且文化中心定期还会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我感觉自己的合唱水平大有进步。”住在苹一社区的孙女士对记者说道,在被问及对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变化的看法时,她交口称赞到:“现在知道公共文化设施的人越来越多了,每日来文化中心排练、参加活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日常,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也明显增强了。”在苹果园街道,像这样的基层文艺队伍还有很多,太平鼓队、京剧队、二胡队、太极队、书法队、模特队等60余支文艺队伍聚集在此。
活跃基层文艺生活,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基础。苹果园街道位于石景山区的中西部,辖区内共有21个社区,多以老旧小区为主。2016年以来,石景山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按照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000平方米的达标要求,推动苹果园街道通过趸租、改扩建的方式,挂牌建立了苹一、西黄新村西里、西黄新村东里三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解决了长期以来受困于活动中心面积不足、设施陈旧而无法满足辖区居民文化需求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苹果园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社会化运营,借助专业的社会力量提供了更多居民喜闻乐见且免费的书画、舞蹈、合唱培训以及手工制作、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并配备8名工作人员,实现每周开放56小时以上,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了社区居民的“好伙伴”。
家住苹果园街道西黄新村西里的王先生是位多才多艺的老师,平时喜欢拉二胡、练书法。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挂牌建立后,他就成为了这里的“忠实粉丝”。在他的影响和号召下,二胡队和书法队逐步兴起并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许多群众都是零基础开始学起,王先生却从来不会觉得辛苦。“之前我带过一些朋友学习二胡,但是因为比较扰民后来就暂停了。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公益场地,让我们这些二胡爱好者能够有合适的地方进行练习。现在我们二胡队的很多队员都已经‘出师’了,街道组织文艺展演的时候我们也会提供一些节目,很多群众看了之后很感兴趣,想跟着一起学,我就告诉他们到街道文化中心。学习、练习都是完全免费的,很多群众一开始还都不相信。”
活跃基层文艺生活,更离不开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软服务”。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不断加强学习、创新思维、转变职能,做好自身“服务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通过开展制度设计研究、日常效能监测、专题培训等工作,推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社会化运营规范化发展,为群众提供标准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化运营的初期,我们社会化运营团队按照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的要求,通过半个月的走访调查对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基层文艺队伍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调研,发现群众对延长开放时间和增加活动种类的需求较强,我们结合调研结果和三个场馆的实际情况为居民和基层文艺队伍提供周到、创新的服务。”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运营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到:“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苹一社区)的大舞台是特色之一,配备大尺寸LED屏幕和专业舞台灯光音响等高科技电子设备,为街道举办大型的文化展演以及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日常排练提供支撑。而建筑面积分别为1099平方米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西黄新村东里)和800平方米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西黄新村西里),则以活动种类丰富、设施空间多元受到群众喜爱,内含的图书及电子阅览室、健身室、培训室、摄影沙龙、乒乓球室、多功能厅、3D影院、棋牌室、书画室等活动室,全部免费对群众开放,我们以此为依托开展了许多培训课程和文化活动。”
苹果园街道辖区内的海特广场不仅是街道室外演出的大舞台,更是“广场舞基地”。这里聚集着一群酷爱舞蹈的姐妹,由于不满足于跳广场舞的现状,她们在街道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金苹果艺术团海韵舞蹈队,曾多次在市级的舞蹈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除了日常在这里排练、学习之外,街道文化中心举办的舞蹈培训班还培养、发掘了许多‘好苗子’,为我们舞蹈队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舞蹈队队长宗女士对记者说到:“只要你喜爱舞蹈就可以来学习,从零基础班到提升班再到高级班,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就可以参与我们的舞蹈队,进行文艺展演甚至去参加大型的比赛。”
“同时,陪伴也很重要,平时在开展文化活动和协助基层文艺队伍训练的时候,我们社会化运营团队也会积极的跟群众搞好关系,陪他们聊聊天,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另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讲述:“之前端午节我们没有休息,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就说我们来陪你一起过节啦,还有群众特地送来粽子。有时候路过文化中心还会过来送一些西瓜、桃子等水果。虽然我们都婉拒了,但是这份真心让我们很感动,像家人一样。”
用心,不仅让苹果园街道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了社区居民的“好伙伴”,更成为了群众生活中的“真朋友”。每当街道组织文艺展演的时候,基层文艺队伍都会全力配合,用自己饱满的热情为更多的群众提供表演。不久前举办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苹果园街道社区文艺展演活动就吸引了200余名文艺爱好者争相参与,涵盖歌曲、舞蹈、快板、杂技、器乐、舞台剧等多种表演形式的展演活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奉献了一场文艺盛宴。服务好基层文艺队伍,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将更多精品、优质的文艺节目带给广大群众,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与乐趣,一个环环紧扣的公共文化服务闭环模式正在苹果园街道逐步形成。
苹果园街道文化的蓬勃开展正是石景山群众文艺百花园的一道风景线,而在八宝山、八角、古城等街道,类似的群众文艺队伍组织和活动,每天都精彩纷呈。截止目前,石景山区已培育发展群众业余团队561支,涵盖戏曲、舞蹈、合唱、模特等多个类别,参与近1.4万人次,并且建立4000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逐渐形成了“文化干部统筹、专业人才引领、群众队伍支撑、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地区文化人才发展格局。石景山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履行团结引导、组织协调、服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层倾斜,服务向最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广泛开展文艺人才培训,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努力成为文艺工作者事业上的好伙伴、生活中的真朋友,推动石景山区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现如今,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正在逐渐贴上“文艺百花园”的新标签。
电影界2022-05-25 20:1905-25 20:19
电影界2022-05-25 20:1505-25 20:15
电影界2022-05-25 20:1505-25 20:15
电影界2022-05-25 19:5705-25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