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基质细胞已知具有调节肠道干细胞的繁殖和分化的功能。然而,科学界对这种多样化的基质细胞群维持组织的稳态和修复的精确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却是知之甚少。
日前,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发现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并揭示其在炎症过程中调控肠道干细胞损伤修复机制。
研究发现了肠道基质细胞的一个子集,团队将其命名为MAP3K2调节肠道基质细胞(MRISCs),并表明它们是小鼠肠道损伤后WNT激动剂R-spondin 1的主要细胞来源。MRISCs,在表观遗传学和转录组层面上都有别于此前发现过的肠基质细胞的子集,位于在结肠隐窝底部,以维持LGR5 +肠干细胞和通过加强R-spondin 1的生成来保护急性肠损伤。从机制上来说,这种MAP3K2的特异性功能是由先前未知的活性氧物种(ROS)-MAP3K2-ERK5-LF2轴介导的,以增强R-spondin 1的生成。
研究结果确定MRISCs是肠干细胞利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特别依赖于MAP3K2来增强WNT信号以促进受损肠道的再生。这为肠道修复和再生以及疾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