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确定了致命细菌获得抗药性的关键机制,为新的抗生素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
研究将于3月1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标题为“The pentapeptide-repeat protein, MfpA, interacts with mycobacterial DNA gyrase as a DNA T-segment mimic”(五肽重复蛋白MfpA作为DNA T段模拟物与分枝杆菌DNA旋转酶相互作用),通讯作者为约翰因内斯中心生物化学系的Anthony Maxwell。
在研究中,科学家从结核分枝杆菌中纯化了能使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生素喹诺酮产生耐药性的MfpA,并表明它能抑制DNA gyrase的超线性反应,后者是结核分枝杆菌中喹诺酮类药物的靶点。
进一步研究表明,MfpA能有效地抵抗喹诺酮类药物毒性,从而保护细菌宿主细胞免受抗生素的侵害。利用X射线晶体学,研究人员发现MfpA结合到回转酶的ATPase结构域,这解释了为什么MfpA既能抑制超螺旋反应,又能防止喹诺酮类药物中毒。
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